幼儿园项目式学习活动实施策略研究

2024-10-20 00:00:00马丽雯马丽娜王晓芳
科技风 2024年29期

摘要:幼儿园阶段是儿童戏曲启蒙的重要时期,然而在幼儿园教育中,京剧教学往往面临着内容碎片化、学习方式单一等问题。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通过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可以有效解决目前京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以银川市A幼儿园某大班实施的京剧项目式学习活动为例,通过参与式观察和非结构访谈,详细阐述了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研究发现,教师在实施幼儿园项目式学习活动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策略:激发兴趣,驱动性问题引发深度探究;自主探索,赋予幼儿学习主动权;整合资源,构建多元支持的学习环境;动态调整,确保项目持续推进。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策略;大闹天宫

一、研究缘起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幼儿园阶段是儿童戏曲启蒙的重要时期,然而在幼儿园教育中,京剧教学往往面临着内容碎片化、学习方式单一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社会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和协作等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通过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可以有效解决目前京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幼儿对京剧文化的感受和体验。

二、dHqvuQO1alCRwrX6iFfGpQ==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建构性的教与学的方式,教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项目化,指导学生基于真实情境而提出问题,并利用相关知识与信息资料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操作,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和分享项目成果。在幼儿园阶段,项目式学习通常围绕幼儿生活中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展开。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引导和支持的作用,帮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和合作等多种方式,深入探究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项目式学习有利于充分激发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围绕幼儿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全面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和文化自信。因此,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幼儿园京剧教育,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研究以银川市A幼儿园某大班实施的京剧项目式学习活动为例,详细阐述了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分析并总结幼儿园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幼儿园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提供实践指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银川市某区级示范性A幼儿园的一个大班。该班幼儿共36个孩子(男孩20人,女孩16人),为戏曲教育实验班,教师接受过系统的幼儿园戏曲教育培训,已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幼儿园戏曲活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法。研究者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班级,观察并参与记录该大班项目式学习计划、组织和实施的全过程,结合非结构化访谈法,深入分析该大班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案例,总结幼儿园项目式学习活动实施策略。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共经历了10周,其中包括1周的预观察和9周的正式观察。为期1周的预观察,研究者首先熟悉该大班的教师与幼儿,融入该班级的一日生活,了解该大班“京剧”活动的开展情况,如幼儿对京剧文化的已有经验及兴趣点,教师在开展项目式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预观察后,研究者与该大班教师一起梳理幼儿的问题,初步构建项目式学习活动网络图,开始为期9周的正式观察。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该大班以“京剧”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班本课程活动,幼儿对京剧文化有了初步感知。教师在图书角投放了《看戏》《长坂坡》和《盗御马》等京剧绘本,并带领幼儿观看京剧表演视频,在过渡环节播放幼儿戏曲音乐。通过投放京剧绘本和欣赏京剧表演等活动,教师为了给幼儿营造一个沉浸式戏曲环境,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直观感受京剧的魅力。研究者从该项目“开始阶段—综合发展阶段—高潮阶段”的发展脉络入手,分析该项目组织与开展的具体过程与实施要点。

(一)项目开始阶段

在开展大班京剧活动《大闹天宫》时,教师先请幼儿观看了《大闹天宫》的片段,并自由讨论。

幼儿L:孙悟空好可怜呀,这么厉害居然去养马。

幼儿X:但是孙悟空养马很开心呀,他还可以骑不同的马,在天上到处飞。

幼儿G: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

教师W:你们觉得孙悟空为什么大闹天宫?

幼儿L:孙悟空不想养马。

幼儿H:因为孙悟空在花果山是大王,不让他当大王,他很生气。

在上述案例中,在幼儿对故事内容产生困惑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围绕“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这一问题,孩子们对故事内容开始了进一步探究。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如何知道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孩子们提议“可以再看一遍视频”“可以问爸爸妈妈”“可以回家问姥姥”。针对幼儿的建议,教师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请幼儿利用周末时间了解:大闹天宫讲的什么故事?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我针对这个故事内容还想了解哪些问题?教师在图书角投放了《大闹天宫》绘本,并将孙悟空的衣服、头饰等放入表演区,帮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故事内容,通过表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综合发展阶段

1.表演小组

(1)讨论台词,制作表演剧本。幼儿探究故事后,跃跃欲试想要表演京剧,教师请喜欢表演的小朋友进行展示,但是孩子们表演结束后发现效果并不好,于是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探讨如何更好地表演京剧。通过讨论,幼儿发现自己迫切需要解决台词问题,于是教师给幼儿播放了《御马监》的京剧表演视频,幼儿发现京剧演员说的台词和绘本上各个角色说的内容有很大差别。有幼儿提出:“我们可以把表演内容画下来,这样下次就可以看着画进行表演了。”因此,幼儿开始绘制每句台词对应的表演动作,教师与幼儿一起整理,并协助幼儿剪纸、粘贴、装订,最后制作了一套《大闹天宫之御马监》剧本。

(2)创编表演动作,绘制表征图。幼儿按照剧本进行表演,他们对京剧人物夸张的动作表演非常感兴趣,一边看视频一边模仿,但是幼儿难以掌握一些高难度的武打动作和唱腔,孩子们开始想办法解决动作太难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剧情提出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创编表演动作。创编完成后,请其他幼儿扮演评委并提出建议,表演组的小朋友进行改进,并绘制动作表征图。由于创编动作较难,幼儿兴趣度降低,教师邀请了高校研究戏剧教育的专家对幼儿进行指导。专家从动作和配乐上对幼儿进行了指导,如对京剧演员上台的走步、手势、不同人物形象的表情等方面进行逐一示范,再次激起了幼儿的活动热情。

2.服装道具小组

通过观看视频,幼儿熟悉了《大闹天宫》的服装和道具的种类,了解了不同人物的服装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绘制了服装和道具的设计图,并寻找材料进行制作。但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制作时没有事先测量演员的肩宽袖长,导致制作的衣服过大或者过小;服装道具上的配饰不够牢固,容易掉落等。幼儿由于没有提前沟通,出现衣服制作重复的现象,通过教师引导,幼儿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选小组长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了解到不能只考虑自己,应该一起想办法,合理分工才能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三)高潮阶段

1.实地考察表演场地

服装道具制作完成后,幼儿开始选择表演场地,孩子们意见不一,有的提议去幼儿园大厅,有的说去社区和广场,于是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了一次集体讨论,探讨如何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选择一个合适的表演场地。有的孩子说:“我们出去之前需要画一个表,考察一下选的这个地方适不适合。”王老师问:“那我们都要写哪些内容呢?”孩子们回答:“要写这个地方位置大不大,需要量一下尺寸。”“要先问工作人员这个地方能不能建舞台,有没有人在这里表演,要是和我们撞上就麻烦了。”幼儿设计好个性化的调查表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到社区。刚开始幼儿不敢主动上前询问,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尝试着主动询问社区工作人员,并在调查中拿出卷尺对场地进行测量。幼儿发现社区只有一个会议室,会议室的空地太小,但户外天气又冷,于是放弃在社区和广场进行表演的想法。孩子们返回幼儿园,发现音乐厅非常宽敞、干净,最终选择在音乐厅表演。该过程使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出决议,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同时也加强了幼儿园与社区之间的联系。

2.表演京剧节目

历时两个月的项目活动终于接近尾声,孩子们表演前开展彩排工作,并制作邀请函,邀请其他班级的幼儿和教师、自己的家人前来观看演出。幼儿还制作了京剧人物挂饰,准备作为小礼物在表演当天送给来参观的家长。《大闹天宫之御马监》京剧表演结束后,幼儿园给每位小朋友颁发奖品,并合影留念。在京剧《大闹天宫》项目式学习中,幼儿经历了多线索的持续探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幼儿通过合作学习对京剧《大闹天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京剧的探索欲望更加强烈。

五、讨论与建议

(一)激发兴趣:驱动性问题引发深度探究

在幼儿园项目式学习中,驱动性问题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首先,设计多样化的问题链能够不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通过“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这一问题,幼儿们对故事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并衍生出两个子问题:“为什么名字叫大闹天宫?”和“如果你是孙悟空你会怎么做?”,这些问题有助于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角色动机和行为背后的文化背景。其次,鼓励幼儿积极提问能够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和自主性。教师应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项目内容,使探究过程更具个性化和深度。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还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自主探索:赋予幼儿学习主动权

在幼儿园项目式学习中,赋予幼儿学习的主动权是提高他们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关键。首先,构建自主探究环境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如在“大闹天宫”活动中,幼儿通过自主探讨台词、设计动作和制作道具,亲身参与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交流各自的想法,最终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其次,支持幼儿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有助于促进其全面发展。如幼儿们用废旧材料制作孙悟空的金箍棒和腰带,通过亲手制作,他们不仅理解了故事中的场景,还学习了环保和资源再利用的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学习体验,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资源整合:构建多元支持学习环境

在幼儿园项目式学习中,整合资源有助于幼儿持续探究。首先,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能够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如在选择表演场地时,教师支持幼儿的想法,带领幼儿进入社区实地考察,让幼儿与社区工作人员近距离交流,帮助幼儿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持续探究、解决问题。其次,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家园共育的效果。如个别家长参与到道具制作中,与孩子一起设计和制作表演道具,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有助于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伙伴关系。通过这些资源整合,幼儿在项目中获得了全面发展,不仅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所提升,还在情感和社会能力上得到了成长。

(四)动态调整:确保项目持续推进

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持幼儿的学习热情。首先,定期反思和调整能够帮助项目顺利进行。如在“大闹天宫”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对表演的动作不满意,及时组织了一次集体讨论,听取每个孩子的意见,最终调整了表演方案,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其次,通过动态调整,教师可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制作道具和服装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反馈,提供了不同的材料,与幼儿一起探讨制作方法,帮助幼儿解决了制作中的问题,提升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整个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原晋霞.对幼儿园项目活动开展中若干困惑的思考[J].幼儿教育,2023(16):4-8.

[2]邱雪华,许婧怡,陈丽,等.基于项目式学习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参与式行动研究[J].幼儿教育,2021(9):12-17.

[3]马飞.关于幼儿园项目活动实施策略的思考——以“草莓成长记”为例[J].幼儿教育,2022(31):36-39.

[4]邹叶丹.幼儿园“自然日”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早期教育,2022(52):33-35.

[5]萨拉·列夫,阿曼达·克拉克,艾琳·斯塔基著.如何在儿童早期教育中实施项目学习:消除误解,走向成功[M].李敏谊,张语麟,许婧怡,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22.

[6]杨鑫,于开莲,邓金萍.幼儿园项目式学习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福建教育,2023(38):29-32.

课题:银川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项目式学习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师支持策略研究(YJKG22-079);2024年宁夏第七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幼儿园综合美育课开发与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马丽雯(1988—),女,回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讲师,研究方向:幼儿园课程、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