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从西柏坡迁入北平(北京)。当毛泽东看到古老的北京城门时,心中不禁回忆起三十年前的往事,无限感慨地说:“三十年了,三十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点苦头,遇到了一位好人,那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彼时的李大钊30岁上下,以他的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青年。
李大钊一生关心青年,热爱青年,对青年寄予厚望。他将青年视为“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把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他说:“凡以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者,固莫不惟其青年是望矣。”他指出青年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青年的运命就是中华民族的运命,青年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青年不死,即中华不亡”。他鼓励青年,要发扬“薪胆精神”,赴国难,雪国耻,为创造青春中华披荆斩棘。“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作为一代青年的思想领袖和导师,李大钊引领广大青年服膺马克思主义,深入劳苦大众,促使大批青年在实践中迅速成长。
1917年底,李大钊受章士钊推荐、蔡元培校长邀请,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在他的管理下,北大图书馆气象万新,不仅从封闭的旧式藏书楼转变为开放式的新型现代图书馆,而且成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1918年1月至1923年9月,北大图书馆所藏外文书籍从9970册增加到28836册,增长了近三倍。介绍各种社会思潮的新增图书中,包括了《共产党宣言》在内的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北大红楼图书馆成为青年们最喜爱的地方,李大钊的办公室更成为师生的聚集地、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这里没有师生之别,没有礼节客气,充满着学术自由的空气。大家在这里阅读新书,畅谈新思想。李大钊总是身穿一件褪了色的布袍子,热情接待向他求教的青年,畅谈自己的看法。李大钊积极发挥青年社团的作用,指导成立国民社、新潮社、少年中国学会等进步社团。其中,少年中国学会成为五四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青年社团之一,会员广布中国甚至海外,毛泽东、张闻天、邓中夏、高君宇等来自各个领域的进步青年,都曾加入其中。当时,李大钊在北京联系各种派别和社团,促成统一的社会主义运动。
1920年8月,天津觉悟社成员在周恩来的带领下来到北京,目的是将觉悟社与北京的进步团体联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挽救中国危亡。周恩来找到的联系人正是李大钊。在李大钊的帮助指导下,8月16日,觉悟社、少年中国学会、青年工读互助团、曙光社、人道社等团体在北京陶然亭慈悲庵举行了茶话会,决定“改造联合”,共谋发展。李大钊出席了茶话会,并以“标明本会主义之必要”为题做了演讲。他指出:“对内对外似均应有标明本会主义的必要,盖主义不明,对内既不足以齐一全体之心,对外尤不足与人为联合之行动也。”李大钊这里所要标明的主义,便是马克思主义。他希望各社团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从事革命活动。
李大钊是我国最早提出知识阶级要与工人、农民结合的思想家、革命家。他鼓励青年到农村去做实际民众的工作,使知识阶级和广大劳苦民众打成一气,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社会。他号召:“青年呵!速向农村去吧!……那些终年在田野工作的父老妇孺,都是你们的同心伴侣,那炊烟锄影、鸡犬相闻的境界,才是你们安身立命的地方!”在李大钊的指导下,1919年3月成立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团员们以“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走上街头,走进农村、工厂,宣讲平民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20年冬,李大钊又委派邓中夏等人到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从做工、劳动讲起,讲明白工人为什么受苦受穷,为什么要团结起来同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资本家斗争,讲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以及为何要成立工人阶级的政党。平民教育讲演团和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的活动,促进了知识青年与劳动群众的联系,启发了群众的政治觉悟,锻炼了青年,为开展北方工农革命运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李大钊不仅在思想上引领青年,在实践中锻炼青年,在学习中、生活上也时刻关心爱护学生。新潮社刚刚成立时没有活动场所,李大钊就从红楼图书馆中腾出一大间房子供他们使用。当新潮社的罗家伦、傅斯年两位同学受到诬陷时,李大钊挺身而出,为他们辩护,以证学生们的清白。为了能够解决家庭贫困学生的半工半读问题,李大钊参与发起北京工读互助团,并与胡适等发出启事,为工读互助团的学生介绍工作,恳请北大各科室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学生生活有困难,李大钊便慷慨解囊,有时手头紧了便预支自己的工资,因此月底发薪时领回家的往往是一把欠条。如今,李大钊纪念馆还陈列着李大钊为北大哲学系学生刘仁静缓交学宿等费的担保信,以及送给罗章龙的毛毯等。
李大钊关心爱护青年,也受到广大青年的爱戴和拥护。北京大学建校25周年纪念活动中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其中一个问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结果李大钊在43名得票人中位居前8位,可见他在北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之大。1983年以中共中央名义发表的李大钊烈士碑文中这样写道:“许多青年在他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其中有些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活动家,如邓中夏同志、高君宇同志等。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也都受到过他的影响。”这是对李大钊教育和影响青年的充分肯定。
责任编辑:侍晓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