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我们溆浦县老年大学、老科协及卢峰镇政府的一行人,来到卢峰镇大潭村老英雄舒清育家门口,正在院子里晒太阳的舒清育老人连忙起身,进屋搬来凳子让我们坐。
眼前的舒清育老人身材高大,有一米八的个子,据说他年轻时臂粗腰圆,力大如牛。舒老须发皆白但满面红光,精神饱满,行动敏捷,与我们交流也口齿清晰,谈吐自如,让人丝毫看不出他已110岁高龄。我们向他请教健康长寿的经验时,他脱口而出:“少荤多素,饭后百步,遇事不怒,劳逸适度。”
当我们提及他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时,他从卧室中取来一叠珍藏多年的老照片以及几枚立功荣誉勋章,还送给我们一张他佩戴着勋章的照片。我们寒暄几句后,舒老就自己一生的传奇故事打开了话匣子。
舒清育1914年2月出生于溆浦县麻阳水乡(现并入卢峰镇)大潭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因病在家休养。1947年,他考入武汉一所学院学财经。1949年一毕业,他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舒清育随军入朝鲜作战。因为他那时是大学生,入伍后不久就被任命为排长。舒清育入朝后第一战,是在1950年10月25日,他所在的40军120师360团配合39军118师攻打温井,打败了南朝鲜军队,取得志愿军入朝后第一个歼灭性战斗的胜利。此役舒清育所在的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几天后,在39军打响云山之战同时,部署在清川江北岸的40军,也向敌军发起勇猛的攻击,舒清育所在的营掳获了美国24步兵师的少校情报科长。“这一战,我被记了二等功。”舒老说,“我们缴获了一个‘喇叭炮’——炮的屁股像个喇叭,炮弹上很多洞。还缴获了一根圆溜溜的粗铁管子。”他说的这两件洋玩意儿,是无后坐力炮和“巴祖卡"火箭筒,这是两种新型反坦克炮,之后被国内兵工厂迅速仿制,用来装备志愿军部队。
在朝鲜战争第二阶段的一次战斗中,敌我双方展开了肉搏战。一阵激烈搏斗后,敌军死伤一大片。他深受鼓舞,作战也更加勇猛。之后,敌人发起了炮击,舒清育的耳朵被爆炸声震聋,暂时性失聪。他说,此战他因作战勇敢又荣立二等功一次。
因右耳听力损失较大,舒清育被调离一线连队,到后勤部门当军需财务助理,一直到战争结束。因管理钱粮账目清楚,他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1953年停战后,40军仍驻扎在东北丹东待命,以防敌人反扑。待了一年后,他们又被派往一个农场生产。1954年,他晋升为副连职助理员,1955年,被授予预备役中尉军衔。
20世纪50年代,舒清育退役回乡后,由政府安排进入麻阳水乡农业中学教书。70年代,他又回村务农。他身体好,有文化,接受事物快,成为队上的骨干。他一心支援国家建设,在交公粮时坚持好粮送国家,次粮不出队,年年超额完成上交任务。当年的老社员谈及老英雄回农村搞生产建设的事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老舒敢说敢干,有一股军人的气质,他打过仗,教过书,种过地,样样都行!”
2001年,舒清育老伴去世,他从此跟随小儿子生活。他坚持每天早晨起床后散步,白天挖地除草,或是养鸡养鸭,午休前要读书看报,晚上9点按时睡觉,他一生不喝酒抽烟,生活十分简朴而有规律。舒老说:“长寿要养身养心,养身于动,养心在静。”他总结出一套长寿之道,打印成文,赠给亲朋好友及乡邻,同时还摸索总结出一些常见的疗伤好方子,无偿传授给亲友乡邻。
2008年,94岁高龄的舒老,由于家族亲友的信任和推荐,担任家谱主编,修订舒姓家谱。他不辞辛劳,走遍了周边地方搜集资料,花了6年时间,终于编辑成8卷《舒姓通谱》。
2016年,舒老不顾年事已高,自己到溆浦县城客运办办理了老年证。天气好时,他常去县城转转,感受县城的新变化。儿孙们担心他的安全,不让他出远门,但拗不过他,于是给他配了手机以便联系。2018年2月14日,溆浦县城二桥竣工通车,104岁的舒老得知这一消息后,很是兴奋,不顾家人劝阻,执意参加了大桥通车典礼。
近年来,舒老仍积极支持和参与县老科协、关工委的工作。2021年,他来到溆浦县河长办申请加入“民间河长”队伍。成为民间河长的当天,他就在溆浦三都河大潭村段河道开始巡逻,认真观察排查险情,一边清理垃圾,一边记录发现的问题。县河长办工作人员武清泉说:“舒老是目前怀化市年龄最大的民间河长,为治理、保护家乡的一江碧水不辞辛劳奉献余热,是我们全体老同志学习的榜样。”
2024年3月,溆浦县志愿者协会会员陪同舒老一同观看电影《长津湖》。老英雄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眼中闪烁着泪光与自豪。看完电影,他又与志愿者们分享了当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的亲身经历。
舒老一生育有四男三女,现五世同堂儿孙70余人。现在的舒老,身体硬朗,心态平和,对待乡邻总是和蔼可亲,没有架子。党和政府的关怀,大家庭的和睦,儿孙的孝顺,使舒老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编辑/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