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上小学时正是中苏关系友好时期,我们什么都想学“老大哥”。歌,唱的是《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学分,是“5” 分制;外语学的是俄语;穿衣,像苏联小孩一样,不分男女都穿花格衫……在这里我讲一个学俄语的故事,就可见一斑。
教我们班俄语的是一位30岁左右的女老师,名叫刘蒲香。那时大家觉得学俄语很好玩,学得很起劲。回到家里,有时吃饭、拿碗、夹菜等都不讲中文,而是蹦出一句俄语。因俄语与家中讲的汉语,尤其是与攸县土语发生“碰撞” 时,家人都骂我们吃的是中国饭,放的是外国“屁”。因此,对于学习俄语,一是难学;二是没有语言交流的环境;三是排斥者较多,我们班就我和另外两位女同学学得认真,成绩最好。我班有位较调皮的男同学最厌烦学俄语,因此,做作业不认真,考试总是不及格。有一次,刘老师在批改他的作业时写了一段评语:“xxx同学,你要提高学俄语重要意义的认识,要认真学习,取得好的成绩,假若将来有机会去苏联的话,那不就用得上吗?”我的这位同学在老师的评语下也回敬了一段话:“谢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如果我有机会访问苏联,那就更不要学了,可以带翻译嘛!”弄得老师哭笑不得。还有一次,课间休息,天正下着大雨,因课堂上刚讲过下雨的词组,老师想考考这位同学记住没有,便要他将下雨的词组读出来。只见他摇头晃脑,两眼翻白,瞧老师和同学都望着他,隔了许久时间,突然拖着长腔,用卷舌音高声答道:“老——师,下——大——得……啦!”由于这声调很尖、很颤抖,猛一听,还真有点像讲外语,弄得在场的同学哈哈大笑。打此以后,这位同学不断通过变调变声,创造出许多新“俄语” 词组,比如手表:手——腕——上——得;书包:挎——在——肩——上——得;眼镜:鼻——子——上——得,等等。
有一年,湖南省记者协会组团赴俄罗斯考察,我有幸参团。入境后正赶上苏联解体。为了安全,我们没有按原计划到莫斯科,只在苏联边境城市——赤塔呆了两天。由于语言不通,女翻译娜塔莎一人忙不过来,大伙儿吃尽了语言不通之苦。我有幸懂得两三句俄语,吃亏就少多了。俄罗斯人最爱喝烈性酒、吃泡泡糖,他们不分男女,总缠着你要。你只要说上一句“捏度” (没有),他们就再也不找你了。若不然,他们会没完没了地缠着你要。当时带队的省广播电视厅厅长杨世芳为此伤透了脑筋。这期间,你只要会几句俄语,就可减少许多麻烦,还可买到特便宜的东西。比如:打声招呼,喂——阿喽;同志——达瓦里西;你好——日德垃斯特维捷,等等。
总之,在彼时彼地,懂得一点俄语,真如俄语老师教导的——到时会用得着的,而且有时办事非常顺畅方便。
编辑/欧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