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战绩显赫,战争中屡次受伤,却从未退却;他身负重任,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受命组建装甲兵部队,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他淡泊名利,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却几番辞让,高风亮节令人敬佩。他,就是从长沙农村走出来的开国大将许光达。
立志革命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 1908年11月19日出生于长沙县鹿芝乡萝卜冲(今黄兴镇光达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许光达在家中排行第四,在堂兄弟中排行第五,人称五伢子。小时候,母亲因病离世,许光达只能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许子贵是一个老实忠厚的农民,目不识丁。因家境艰难,许光达6岁就成了放牛娃,但他少年有志,求学愿望非常强烈。许光达7岁时在凤凰庙小学读书,因文思敏捷,受到老师称赞。课余回家,他帮忙料理家务,干农活,还要带弟妹。11岁时,他考入长沙县㮾梨镇第一小学高小部,开始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
许光达从㮾梨高小毕业后,考入由徐特立主持筹办的长沙师范,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读了《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他目睹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连年混战下的国家危亡局势,立志投身革命洪流,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5年5月,许光达在长沙师范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春,受湖南党组织选派,许光达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学习。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炮兵营当见习排长,随军移防九江。时值宁汉合流,革命处于危急关头。许光达偕同炮兵营几个共产党员偷偷离开九江,前往南昌参加起义。但赶到南昌时,起义部队已撤离。他不顾同伴劝阻,在宁都追上了起义部队。同年9月许光达回鹿芝乡,与同乡教师邹希鲁之女邹靖华结婚。婚后十多天,他告别父兄和妻子,带领队伍开赴浏阳,踏上了革命征程。
发现英雄
1947年春,许光达奉命率晋绥野战军第三纵队主力南下作战,赢得汾孝战役胜利。接着,部队集结于文水、交城一带休整。在此期间,许光达接到独立第二旅关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15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报告,深受感动,立即派独立第二旅宣传科长黄绍奎前往刘胡兰家乡参加祭奠,收集资料,用刘胡兰烈士的英雄事迹教育部队,同时上报晋绥军区和中共中央军委。战斗剧社和独立第二旅剧社很快编排演出了歌剧《刘胡兰》,对启发广大指战员阶级觉悟、激发战斗意志,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久,毛泽东回电,为刘胡兰烈士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65年7月,时任装甲兵司1CV/D4t7HiDMzMCGM56fgQ==令员的许光达接到下属部队的一份事故通报:坦克第二师工兵营第一连班长王杰在江苏邱县张楼乡执行训练民兵任务时,炸药包意外爆炸,他当时用身体掩护了在场的民兵和人武干部,不幸牺牲。通报认为这是一起由技术原因造成的重大事故。
许光达看完了事故通报,提出了质疑:如果说是技术原因,那么在炸药包意外爆炸时,为什么就近操作的民兵却没有事,而在旁的教练员王杰没躲避,反而要扑向爆炸点呢?这固然是一起事故,但在事故的后面是否有更积极的因素在起作用呢?接着,他又收到几封由王杰掩护过的民兵、人武干部和张楼乡党委写来的信,称赞王杰的举动是舍己救人,要求表彰王杰。这就越发使许光达觉得有必要把这个事故搞清楚。
为此,他向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写了报告,并派专人到现场进行调查。
不久,调查报告出来了,王杰在陪民兵操作时,导火线意外燃烧,在炸药包即将爆炸的危急时刻,他毅然扑向炸药包,用身体掩护了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就这样,一个险些被责任事故埋没的英雄,恢复了他的本来面貌。很快,《解放军报》发表了王杰的英雄事迹,号召全军向王杰同志学习。毛泽东根据王杰的英雄事迹,对“两不怕”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题词:“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回乡探亲
1950年10月,刚任装甲兵司令员不久的许光达获中央军委批准,携家人回老家探亲。与他同时回乡探亲的还有耿飚、杨德志和傅秋涛等几位湖南籍的将领,也带着家眷同坐南下的火车。车到长沙,许光达一行受到湖南省党政军领导的热烈欢迎。大人们兴奋地谈起过去、现在和将来,孩子们聚在一起撒欢。用当时11岁的许延滨的话说:“原来,探亲是多么的美好。”
在长沙停留了三天,临回乡前一天晚上,许光达告诫儿子延滨说:“回家后,要乖乖地给爷爷、奶奶、外婆磕头,还要到祖坟上上香磕头。”“我不干!”儿子许延滨理直气壮地回答。出生在延安的许延滨,是在部队里长大的,认为磕头作揖是封建的一套。许光达用威严的眼神告诉他:“这是命令!”在旁的母亲邹靖华对儿子说道:“你必须这样做,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更没有你。”许光达补充说:“祖坟里埋的都是农民,我们就是农民的后代,你看见的那些牺牲的叔叔伯伯,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孙,为了让农民的后代都有好日子过才来参加革命的。”
早春的萝卜冲,生机勃发,春意盎然。
许光达没有乘车,也没有带警卫。他徒步从鹿芝岭下来,一眼看见父亲和兄嫂在冲口迎候,便拉着妻子邹靖华的手快步上前,取下军帽,立正,向许子贵恭恭敬敬地行了九十度的躹躬礼,接着和兄嫂握手言欢。聪明的小延滨从父亲身后转过来,跪倒在爷爷的脚下,拜了三拜。老泪纵横的爷爷摸着孙子的头,哽咽着说:“乖孩子,你太像你的爸爸了,就是德华脱的壳。”小延滨说:“爷爷,我非常想念您,我要在家里多住几天,吃吃萝卜冲的萝卜、芋头、白菜。”站在旁边的几位伯妈、婶婶接过话茬,说道:“萝卜、芋头、白菜多的是,我天天煮萝卜芋头,让你吃个饱。”一向威严的许光达也开怀地笑了,二十二年的思念,换来了满屋子的欢声笑语。
许光达在家住了十多天,还是像他少年时代一样,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和他们同桌吃饭,给他们敬酒敬菜,并说道:“你们在家辛苦了,我参加革命后,你们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还为我承担了多少政治风险。”每天,他到萝卜冲附近走访,看望亲朋和乡邻。当时鹿芝乡的人听说许光达回来了,大家自愿出钱给他赠送了一块长两米、宽两尺的镜匾,上面题写了“邦家之光”。许光达对这件事批评道:“我是共产党员,毛主席教育培养的革命战士,不是封建时代的军阀,不是衣锦还乡,更不敢接受父老们的馈送。”他向前来的乡亲们问好,鼓励他们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清匪反霸,搞好土改,建设新国家。
主动让衔
1955年9月,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
当这一消息传到装甲兵司令部,许光达一夜未眠,翻来覆去。他对夫人说:“这怎么能行哪?我不够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多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以及更多叫不出姓名的战友都牺牲了!我的这顶‘乌纱帽’就是建立在他们流血牺牲基础之上的,我这个幸存者今天已经得到很高的荣誉了,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许光达多次找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贺龙,提出降衔申请,但是没有得到同意。万般无奈之下,他经过慎重考虑,提笔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各位副主席写了一份情真意切的《降衔申请书》,请求授自己为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
毛泽东读到这封信后,感慨地对朱德、彭德怀、贺龙等军委领导说:“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的明镜啊!”还称赞道:“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党中央、中央军委没有同意许光达的降衔申请,仍然授予他大将军衔。授衔命令公布后,许光达在屋里转来转去,不言不语。夫人邹靖华问他怎么了,他说:“授得太高了。上面还有那么多人比我强,好多人性命都丢了啊!”后来,他又经过再三申请,总算是给自己降低了一级薪金待遇。10位开国大将,有9位定为4级薪金待遇,只有许光达定为5级。这样,他才勉强感觉心理平衡了一些。
1969年,许光达离世。人们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在一部《毛泽东选集》的扉页上,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百战沙场驱虎豹,万苦千辛胆未寒。只为人民谋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闲。”表达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题图/陈自罡
编辑/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