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山西临猗桃、梨品种多而杂,且混栽现象普遍,致使梨小食心虫危害趋重,严重影响生产。基于几年的调查研究,掌握了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摸索总结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生产影响;发生规律;综防措施
桃、梨是山西临猗重要经济作物,近年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出口形势渐好。在生产中我们发现,梨小食心虫发生逐年加重,而且其为害隐蔽,不易防控,重发年份对生产影响较大。经调查,掌握了梨小食心虫为害情况与发生规律,摸索总结出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可为今后有效防控该虫,保证水果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1 发生现状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俗名梨小蛀果蛾、桃折梢虫,简称梨小,在山西临猗桃、梨、李、杏、苹果、山楂等作物上为害,尤其桃和梨受害重,在全县分布很广,各乡镇均有发生。
近年来,随着临猗苹果栽植面积减少,桃、梨栽植面积增加,尤其是随着桃早、晚熟品种的增多,以及桃、梨混栽现象的普遍化,果园梨小食心虫基数越来越大,受害果树面积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品质效益。
2 形态特征
2.1 成虫 一般长5~7 mm,灰褐色,无光泽,前翅前缘有10组白色短斜纹(这是梨小食心虫的显著特征),近外缘处有10个小黑斑点,后翅暗褐色,基部色浅。雄蛾比雌蛾略小。
2.2 卵 长0.8 mm,椭圆形,扁平,中央稍隆起,初产乳白色、半透明,2~3 d后变为黄色,孵化前黑褐色。
2.3 幼虫 刚孵化出来白色,头部和前胸黑色;3龄后体长10~13 mm,淡红色至桃红色。腹部末端有臀栉4~7个。
2.4 蛹 长6~7 mm,纺锤形,黄褐色,腹部3~7节,背面有两排短刺,排列整齐。
3 为害特征与田间识别
前期主要危害嫩梢,后期主要危害果实。
幼虫在嫩梢髓内蛀食,被害梢枯死、折断、下垂,蛀孔处流胶并有虫粪排出。
幼虫多从萼洼、梗洼处及果实与果实相贴处蛀入果内取食果肉,并深入果心,食害种子。幼虫从蛀孔内排出大量虫粪,引起虫孔周围腐烂变褐,俗称“黑膏药”。与桃小食心虫田间危害状区别:桃小食心虫蛀果后,多留下1个针眼大的蛀孔,孔口流出泪珠状汁液,果实外面比较干净;取食果肉后虫粪多留在果内,呈“豆沙馅”状。
4 发生规律
根据成虫性诱定点观察,梨小食心虫在山西临猗1年发生4~5代;可越冬,越冬虫态是老熟幼虫,外有薄茧;越冬场所多而复杂,落叶杂草、老翘皮、包装物等处均可。
第2年3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越冬代成虫始见期一般在4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盛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产卵盛期比成虫盛期后推4~6 d,1代卵产在桃树嫩梢3~7片叶的叶背面,初孵幼虫从嫩梢端部2~3片叶的基部蛀入嫩梢,1代幼虫为害盛期在5月上中旬,主要危害嫩梢。
1代成虫发生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2代卵多产于桃树嫩梢,少数产于梨或苹果果实萼洼等处,5~8 d后幼虫孵化,主要危害嫩梢,个别危害果实。
2代成虫发生期在6月中旬末至7月中旬,3代成虫发生期在7月下旬末至8月下旬,4代成虫发生期在8月下旬末至9月下旬。3代、4代、5代卵多产于果实萼洼、梗洼等处,主要危害桃、梨、苹果等的果实。各代发生期很不整齐,世代重叠严重,蛹期8 d左右,成虫期约6 d,完成1代需要30~40 d(平均气温24 ℃下)。
5 发生轻重原因分析
温湿度是决定梨小食心虫发生轻重的关键,高温多雨利于该虫发生。
寄主复杂,桃、李、杏、梨、苹果混栽园或相邻栽植园易发生。
桃、梨品种多,生长期长,抗虫性有差异,造成梨小发生较重。
梨小食心虫越冬代化蛹羽化不整齐,各代重叠严重,不易防治,也是造成重发原因之一。
6 综合防治措施
6.1 健康栽培 选择抗病虫品种,水肥合理,连片种植,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管理模式,统防统治专业化管理。
6.2 农业措施
1)休眠期刮除粗老翘皮,清除田间落果虫果;结合施秋肥深翻树盘部土壤,灭除越冬幼虫。
2)桃梨果实收获后,可在树干上绑诱虫带或草把诱集幼虫越冬,土壤封冻后春季惊蛰前,解除诱虫带或草把,集中处理。
3)在桃梨生长前期,及时剪去虫梢,摘除虫果,降低虫口基数。
6.3 物理措施
1)梨、桃果实套袋能有效防止该虫蛀果。
2)可在树上悬挂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杀成虫,也可在田间悬挂梨小食心虫迷向丝干扰成虫交配,减少产卵量,降低虫源基数。
6.4 生物防治 有条件的可在田间人工释放赤眼蜂等天敌。
6.5 药剂防治 抓住各代卵孵化期,即发蛾盛期后推7~10 d,进行药剂防治。桃树开花时开始放置性诱剂,每天观察,找到发蛾盛期,以推断卵孵化期,进而找到最佳喷药时间。梨园一般6月底开始放置性诱剂。
防治药剂与配方:可选用2%甲维盐可溶性液剂5 000倍液、45%甲维·虱螨脲悬浮剂8 000倍液、22%甲氧·氯虫悬浮剂5 000倍液、12%甲维·虫螨腈悬浮剂1 500倍液等叶面喷雾。药剂要轮换使用,以免害虫产生抗性。隔7 d左右再喷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