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镇的一个小村落,只见石墩上刻有“上余湾”的字样。据村里人介绍这里为余三胜“故居”,我觉得称其为“祖居”更为贴切。因为毕竟这里是余三胜早年的生活之所,更多的是他的家人在此生活劳作。而自余三胜学艺伊始就已然走出了村庄,离开了大别山岭。
村口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相传与余三胜有关。某日半夜,余三胜唱戏完毕回家的路上,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借着月光发现是一根树棒子,便把它捡起来用作防身带回了家。次日,正当他的母亲准备把这根棒子当做柴烧掉时,发现这根四五尺长的棒子可以给前面山咀的瓜果搭架子用,便插上当做瓜架子。过了半个月,“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那架子居然长出了新芽。如今过了二百余年,这棵“天赐”的白果树已经长高,枝繁叶茂。
是的,枝繁叶茂。我们的京剧发展到今天,无论是人才,还是剧目的确是达到了“叶盛根深”。而且,它的种子已然传播海内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国韵”。
“时尚黄腔喊似雷,当年昆弋话无媒。而今特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从这首清朝《都门杂咏》中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年的余三胜是何等的辉煌。而他自幼在家乡学戏期间,起初只是接触到当地的戏种“东腔戏”,由于他聪颖强记,被家人送到戏班正式学戏,很快崭露头角。不想在一次回家途中被人耻笑而发生冲撞,无奈离家出走。“转武汉”“下天津”“上北京”历经坎坷,终于在京师站住了脚跟。而今回观余三胜的祖籍,并没有留下多少有关他的痕迹与实物。一座祠堂也是近年来新建的,内部也只是几张余三胜三四代人的谱例,被余姓人指定的遗址已是杂草丛生,小山坡上的一座新旧结合的坟墓,上面刻有“显祖考余公行六大人之墓”,小字是“公讳之榛字山友列行六虽未入宫庠实以文章名世妣氏周以懿行生子五入国典者有人孙辈十余入泮水者百人迄今子孙昌杰居同乡迁燕京住天邑各处诗书继起开龙公之德厚流光所卓越者乎特立碑所以志公之声名于不朽云”,落款“大清咸丰三年吉月日”,立碑“元孙三才合房重照碑刻”。从这段“小字”我们不妨看出这位余公的名讳,和家族中的繁衍辉煌;我们也看到了一位善诗书且德厚显著者;我们更看清立碑时间是公元1853年,而此时的余三胜(字开龙)年适五十岁左右。但我们不难察觉,余家是诗书传世。这里的“开龙”来自成语广开言路、凤毛龙甲,含义为慷慨激昂、兴旺发达、积极豁达、人中龙凤、吉祥如意、飞龙在天。明显的是表明“余家是从这位先辈开启,世代为书香门第”,亦非专指某一个人。
此次“罗田之行”使我对京剧初期的形成和余氏三杰(余三胜、余紫云、余叔岩)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亲近感。当然更多的是当年曾听京剧研究家刘曾复先生经常提起余叔岩,并分析示范余派艺术。同时曾跟余叔岩的外孙刘真老师有所接触,并曾赠送我一份余叔岩早年“小小余三胜”时期的资料。
坐在大树下,看着余氏宗祠我想起了北京的余三胜故居。2019年,我走进位于西城区(原宣武区)石头胡同61号的院落。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巷子,据记载该院子为三进院落,坐西朝东。前院红色大门,倒座东房面阔三间,北侧为大门道半间,直通北游廊(今已拆),现改为三间小房。西房是带前廊的面阔三间的房子,中间为过厅。北侧有过道通往中院,呈南北厢房,各为两间。西房面阔三间半的高屋,带有前廊,是余三胜当年的居所。南侧是跨院,仅有三间小南房。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这家院落应该是余三胜享名后购买置办,自起堂号“胜春”。余与程长庚、张二奎等合作,将汉调与徽调、京调的音乐元素相融合,最终形成以三人为代表的“三鼎甲”局面,并发展成为一个当时尚没有名称的新剧种,且成名早于程、张。据载1845年,余三胜掌管春台班时合作者有李六、朱大麻子、产滚子、蟾桂、凤林、朱三喜、玉兰等人。余三胜虽然没上过学,但却是编剧能手。如他演出的《四郎探母》,最誉盛名,每次演出必是由胡喜禄饰演铁镜公主。有次演出,胡喜禄有事延误到场,台上饰演杨延辉的余三胜只能“马后”。此刻只见“杨延辉”坐在厅堂内连唱“我好比”,一直唱了70多个,胡喜禄才到并赶紧化妆上场。事后,有人问余三胜,如若胡喜禄还没到怎么办?余三胜回答:“我好比,是80句为度,如再不来,可以加白,历述杨家将的功绩!”
成名后的余三胜回到原籍将父母接到京师,多年后,二位老人葬于天津安徽籍墓地。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余三胜病逝于家中,初葬于父母墓旁。
近年来,对于余三胜的籍贯有所争议。但就《京戏近百年琐记》中记载,在咸丰五年(1855年)条例中写道:“青衣余紫云生:七月初七日生,名金樑,谱名科荣,又名增寿,字砚芬,小名昭儿,湖北罗田人,胜春部名伶余三胜之子,行五。”这里清晰地看到,余氏家族的籍贯为湖北省罗田县。对于余三胜的两处“居室”历经200年仍能引起京剧界的重视和戏迷们的关注,这主要是基于余三胜对于京剧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