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探析

2024-10-17 00:00李思淼
中国经贸 2024年30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多变,风险因素越来越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风险导向下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如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精准度、降低企业发展中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信用等级等;其次,分析了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常见问题,如风险防范意识有待提升、预算管理未执行到位、财务内控信息反馈不及时等;最后,针对上述常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与改进策略,其中包括树立正确防范意识,构建内控新环境、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建立财务信息平台、健全风险防范及内部控制体系等。通过上述分析与研究,以期为企业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企业风险导向的缺失,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探讨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对于提高企业风险管理的效果,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风险导向下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精准度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多元的投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投资决策需要依赖精确、全面的财务信息,以避免投资风险,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

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基础管理机制,能够有效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风险导向下,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更加深入地识别和评估各种投资风险,更加精准地获取和处理财务信息,从而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精准度。

降低企业发展中的财务风险 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各种财务风险,如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可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应对这些风险。

例如,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报告体系,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的财务状况,预警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通过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可以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

提高企业信用等级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良好的信用等级能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财务内部控制能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完整,从而提供给外部投资者和信用机构一个真实、公正、全面的企业财务状况的视角。

这样,企业就能够通过良好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展示其稳健的运营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

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风险防范意识有待提高 在许多企业中,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风险防范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风险防范常常被忽视,导致风险防范工作不到位。其一,企业对风险的认知存在盲点,往往只关注明显的、直接的风险(如财务报表风险、合规风险、流动性风险),而忽视了那些隐藏的、间接的风险(如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等),导致企业在风险防范上存在漏洞。其二,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短期的利润追求上,而忽视了长期的风险防范。其三,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在一些企业中,由于企业文化中缺乏对风险防范的重视,如忽视风险管理培训、缺乏透明度和开放沟通等,导致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弱,这是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的一个重要表现。

预算管理未执行到位 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能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预算管理经常未能得到有效地执行。一方面,企业在制定预算时,过于乐观,忽视了市场风险和内部风险,导致预算制定的不切实际,无法在实际业务中得到有效执行。另一方面,预算控制和执行的力度不够,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对预算超出的情况处理不当,没有有效的惩罚和激励机制,使预算成为一纸空文。

财务内控信息反馈不及时 财务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对于企业决策层来说至关重要,其能够帮助决策者快速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做出对应决策。然而,现实中的许多企业却面临着财务内控信息反馈不及时的问题,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财务报告的编制和发布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信息收集的困难、信息处理的复杂性、以及信息发布的延迟等,导致财务信息的反馈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决策者的需要。

风险防范及财务内控监管体系建设不完善 理想的财务内控体系应该包含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管理和监控机制,这些机制能够帮助企业预防和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然而,在实际的运营中,很多企业的风险防范及财务内控监管体系并不完善。其中,许多企业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较弱,这可能源于企业对风险的理解不足,或者对风险评估方法的掌握不够,使得企业在面对风险时,不能及时识别和准确评估,从而错过了防范风险的最佳时机。同时,许多企业在风险管理和监控机制中,还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和监控手段,使其即使识别到了风险,也无法有效地进行防范和应对。

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及改进策略

树立正确防范意识,构建内控新环境 企业领导层需理解风险防范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还是一种企业文化,需要有效地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中。首先,设立完整的内控制度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和风险应对等各环节的具体制度。企业应以业务流程为基础,明确风险的可能来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应对措施,使其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其次,企业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的方式,强化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不仅仅是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还应是针对所有员工的定期培训。定期培训需要包括风险防范的基本知识、企业内控制度的详细内容、风险情况的实时更新等,以确保员工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地实施风险防范。最后,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内控监督机制,以确保内控工作的有效性,包括内部审计、内控自评和外部审计等多元化的监督手段。通过这些手段,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内控工作中的问题,然后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保证内控工作的持续改进。

强化全面预算管理 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财务规划和控制,还可以为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首先,企业需要制定详尽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流程,包括预算的制定、审批、执行、监控和调整等各个环节,以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预算编制应当基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计划,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需要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保证预算的执行效果。其次,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预算控制系统。预算控制系统能够实时跟踪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预算执行的偏差,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通过预算控制系统,管理层可以及时了解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地干预和调整。最后,企业需要加强预算管理的内外部审计。内部审计主要是通过检查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发现和纠正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外部审计则是通过邀请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进行独立审计,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建立财务信息平台 财务信息平台可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实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持,从而帮助他们在面临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时作出科学的决策。首先,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特性和管理需求,明确财务信息平台需要支持的功能,例如财务报表的自动生成、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和风险评估等。明确功能需求后,企业需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确定每个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要求。其次,在技术方案的选择上,企业需要考虑到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以及技术复杂性等因素。企业还需要考虑到财务信息平台的长期维护和升级问题,选择能够支持平台长期发展的技术方案。建立财务信息平台后,企业需要进行详细的测试和试运行,确保平台的功能完全符合需求,运行稳定可靠。最后,企业还需建立完善的平台管理制度和运维流程。包括对平台的系统监控、故障处理、数据备份、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管理,企业还需要定期对平台进行性能优化和功能升级,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趋势。

健全风险防范及内部控制体系

结合内控管理需求,明确具体管理目标 对于具体管理目标的明确,企业需要从自身的业务模式、市场环境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出发,全面识别并理解自身的内部控制需求,包括对业务流程的控制,对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保障,对法规和政策的遵守,对风险的识别和管理等。在明确了内控管理需求之后,企业需要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具体的管理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是明确、可衡量、具有挑战性,但又实际可达成的。例如,企业会设定将财务报告错误率降低到一定水平的目标,或者设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目标,为企业的内控管理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提高内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健全风险防范制度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有助于企业系统地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种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和稳健运营。首先,企业需要明确风险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包括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决策流程等。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统筹管理全公司的风险防范工作。其次,企业需要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标准和流程,包括风险的识别方法、风险的评估标准、风险的分类和等级等,以便于企业对各种风险进行准确地识别和评估,为风险防范提供依据。最后,企业需要建立风险应对和控制的策略和措施,包括风险应对的策略选择、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和风险应急的预案等,以便于企业在面临风险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控制,减小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构建风险内部控制体系 风险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能够帮助企业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风险,从而保护企业资产,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首先,企业需要明确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和风险报告等部分,每个部分都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规定。其次,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内部控制政策。这些政策应明确企业对风险的态度、对风险的接受程度以及风险管理的责任和权限。企业应确保所有员工都理解并遵守这个政策,以便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地管理风险。最后,企业需要建立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改进机制。企业应定期进行风险内部控制的审查和评估,发现并改进体系中的不足,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建立风险信息的通报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新的风险。

构建内控绩效考核制度 首先,需要明确考核的标准和方法。考核标准应覆盖内部控制的所有重要方面,如风险识别的准确性、风险应对的效果、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等。考核方法应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如通过第三方审核、员工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其次,企业需要建立考核的频率和程序。考核应定期进行,如每季度或每年进行一次,以确保内控绩效的持续监控。最后,企业需要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奖惩制度相联结。优秀的内控绩效应得到奖励,如晋升、奖金等,而不良的内控绩效应得到改进,甚至惩罚,以此有效激励员工重视并参与到内部控制中。

综上所述,风险导向下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其目标不但是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且是构建能够持续识别、评估、控制和改进风险的体系。这需要企业在理念、制度、体系和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改革。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实现风险导向下的财务内部控制,提高决策精准度,降低发展风险,提升信用等级,从而在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中喜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四川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