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代代传

2024-10-17 00:00:00石慧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2024年10期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我的民兵服与别人的相比多了一样东西?没错,就是这枚胸章——橘色的背景、包公的画像。那么,这枚胸章从何而来?在我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2020年7月底,我接到一项特别的任务,参与审改并背诵渡江战役纪念馆讲解词。接下来的20多天,我加班加点,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背诵频频修改的讲解词20多稿,在熟背的基础上,还要对讲解词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大量的知识拓展。为了确保讲解任务的顺利完成,我采用试听、试讲、纠错等方式先后模拟讲解80多场。每一场模拟讲解完全按照正式讲解的标准来训练:练习引导手势、随机回答提问、严控讲解时长……脚磨破了贴上创可贴,继续走;嗓子哑了吃一颗润喉片,继续讲,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演练。8月18日下午,上级通知,次日要进行最高规格的政务接待,并给我配发了这枚胸章,要求我务必收好。直到此时,我才意识到,第二天的接待可能会成为我讲解生涯中至高无上的荣耀。我把这枚胸章视若珍宝,小心保管。

2020年8月19日下午4点30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渡江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在参观过程中,总书记会在一些地方长时间驻足。当介绍到渡江战役中军民比例为1∶10,也就是1名解放军战士身后有10名老百姓的支援时,总书记露出了欣慰的神情,他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

总书记的话,不禁让我想起当年选择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工作的初心。我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爷爷是一位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的老兵,渡江战役时期是第27军80师238团的战士。他时常对我说:“无论做什么、在哪做,都要脚踏实地,都要努力做好。”带着对爷爷的追忆和特殊情怀,2012年我看到渡江战役纪念馆招聘讲解员的公告后,非科班出身的我苦练吐字发音,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最终如愿入选渡江战役纪念馆首批讲解员。

在讲解生涯中,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那是2016年,我接待了一个特殊的团队,他们是渡江战役时期第27军的后代,从全国各地相约来到这里探寻当年父辈的足迹。当得知我也是27军的后代时,他们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在第三代中有你秉承红色精神,我们很欣慰。”

选择就是承诺,坚守方显担当,我不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史、军史知识,挖掘渡江战役中的感人事迹,把不知道的问题记在本子上,通过查阅资料、向专家请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就这样,一份朴素的情怀、一个坚定的选择,让我走到了今天。十年风雨兼程,而我初心不改,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革命故事。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一心,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铮铮誓言,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