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物摄影在博物馆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对于完善文物档案、加强文物宣传及历史研究及艺术发展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前提条件是摄影工作者能够创作出高品质的文物摄影作品,将文物的真实性、艺术性及文化性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文物摄影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注重提高自身的必备素养。本文将从分析博物馆文物摄影的基本要求展开,着重探讨博物馆文物摄影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养,希望能够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摄影工作者;必备素养
【中图分类号】G261;J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4—244—03
引言
博物馆收藏的种类繁多的文物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具有社会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文物摄影以文物为对象进行拍摄,能够将文物的美感、艺术魅力及文化底蕴展现出来,满足人们欣赏需求、历史研究需求及艺术审美需求等等。当然,要想促使文物摄影作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就需要摄影工作者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文化素养及职业精神等,能够在文物拍摄的过程中运用摄影技术将文物的真实性、艺术性、文化性表现出来。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博物馆文物摄影工作者,需要摄影人员注重提高自身的必备素养。
一、博物馆文物摄影的基本要求
(一)明确对影像的需求
博物馆文物摄影的目的较多,或藏品留影、或文物出版和宣传、或网络传播等,不同目的的影像需求不尽相同。摄影工作者在接到文物摄影任务的情况下首先需要文物摄影的目的,确定影像需求,进而选择适合的摄影设备进行拍摄。比如用于文物藏品的出版和宣传,需要采用分辨率较高的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将文物的特点和精华展现出来,最大限度地传达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1]。
(二)选择适合的拍摄背景
文物摄影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拍摄背景是非常必要的,能够避免文物原有的色泽受拍摄背景的影响。这就要求摄影工作者在室内进行文物拍摄的过程中不能选择与文物色泽过于接近,也不能太跳的背景。这里所说的太跳使之背景色调与文物本身的色调反差较大,避免拍摄背景过于突兀。另外,对于拍摄背景的选择,还要尽可能地避免选择大红大紫的颜色,过于强烈的色调也会导致喧宾夺主的效果。
(三)恰当的灯光与造型的布置
一名优秀的文物摄影工作者除了能够娴熟的运用摄影器材之外,还能够驾驭室内灯光及造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光对文物拍摄至关重要,只有巧妙地运用光才能够拍摄出理想效果的影像。所以,在具体进行博物馆文物拍摄的过程中摄影工作者需要在明确拍摄目的的情况下对室内的灯光及造型予以巧妙的布置。由于摄影室内闪光灯的功能较多,可以调整发光亮度、色温等,摄影工作者需要根据自然光情况,适当调节室内闪光灯,达到某种程度的色温,在之后进行文物拍摄,即可大大提高文物呈现效果[2]。
二、博物馆文物摄影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
经上文分析,可知博物馆文物摄影要求较高,这就需要摄影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观察和表现艺术的素养、职业精神以及能够理解文物摄影要求,如此才能够根据不同的摄影目的来进行文物拍摄,呈现出最佳的摄影效果,满足实际需求。
(一)文化素养
博物馆文物摄影工作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真正了解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而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进行文物拍摄,才能够将文物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博物馆文物摄影的主要的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鉴赏需求;满足文物研究需求。博物馆文物种类繁多,包括可移动的书画、陶瓷器等文物;不可移动的石建、石刻等文物,各具特色,只有摄影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够在文物摄影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摄影技巧,尽可能地凸显文物的造型之美、色彩之美及文化底蕴,带给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的审美体验;尽可能地展现文物原有面貌,将文物的色泽、质地等方面展现出来,以便相关研究人员能够将文物摄像作为研究材料,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历史研究、文化研究等方面的需求[3]。
文物摄影的特征与文物的多样性都要求摄影工作者不仅仅技术过硬,还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可以在文物摄影的过程中将文物的表象展现出来,又将其深层含义表达出来。也就是能够基于文物的创作背景、文物功能性、文物的造型等方面,制定可行性的摄影方案,以便通过拍摄,将文物的整体造型、光泽、质地、纹理等方面都直观地表现出来,再通过文物的造型、纹理、色泽等方面综合反映历史背景、文化底蕴、艺术形象等,提高文物影像的应用价值。
(二)观察和表现艺术的素养
1.以生活观察为基础
文物摄影的特点为真实的记录性、严谨的技术要求及完美的艺术性,这就需要摄影工作者还要具有较高的观察和表现艺术的素养,能够通过观察文物,更加细致地了解文物,感受和体验文物艺术表现,进而巧妙地进行摄影,将文物的基本信息、文化底蕴及艺术魅力展现出来。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摄影工作者注重生活观察和体验。掌握过硬的摄影技术,还需要摄影工作者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能够在细致观察文物中发现独特的美,用独特的视角加以记录。而要想进一步提升摄影作品的质量,还需要摄影工作者能够进行艺术表现。也就是进行文物摄影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主题[4]。对于主题的凝练,需要广泛地搜集文物相关的信息,比如产生的时代、产生的社会环境、所表达的情感或者蕴含的美好寄托等,进而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主题,那么主题文物摄影作品的呈现,即可将文物的特色之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那么,如何基于生活观察,进行艺术性提炼呢?这就需要文物摄影工作者注重把握以下几点。
(1)注重视觉体验。视觉是思维的观看与联想的结果。它是整体观察的过程。在文物呈现在面前时,首先就需要细致地观察,并在这一过程中调动平时的诸多积累,加以联想,进而确定文物摄影的立意,注意保证文物摄影的立意能够贴近读者的审美需求,也能够符合文物摄影的目的。
(2)注重摄影规划。由于摄影是光与影的造型艺术,通过适当的调整光和影,先达到技术上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依据视觉规律进行结构、布局等方面的调整,增强文物摄影的艺术效果。
(3)明确文物摄影的关键之处。它的关键之处在于人为的、主观的设计“趣味中心”。当然,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摄影工作者在进行文物摄影的过程中注重巧妙地运用光影、背景、构图、位置、结构等要素,突出文物的审美情趣、艺术魅力、文化底蕴[5]。
(4)注重视觉想象力的延伸。想象与联想使摄影作品与读者之间建立联系,促使读者在摄影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联想。当然,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文物的意境感凸显出来,这需要摄影工作者注重挖掘文物所蕴含的艺术元素,巧妙地运用摄影技术将文物的艺术性予以提炼和表达,以便读者在欣赏摄影作品之际可以感受文物展现的意境感,进而使读者进行视觉想象的延伸。
2.具备艺术修养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文物摄影工作者,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是非常必要的。而艺术修养的形成需要长期积累,受时代变化、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及文物了解的多方面影响所致。可以说,艺术修养是生活积淀的升华。因此,摄影工作者应当形成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以人们的审美需求及文物研究需求为准,巧妙地运用摄影技术进行文物拍摄,将文物的艺术魅力表现出来。比如通过调整背景颜色、光线及构图等要素,进行文物摄影,将文物沉静、文雅、平和之感表现出来,可以增强文物的艺术欣赏力;比如文物摄影作品画面深沉、庄重,可以表现凝重的时代感及战争的惨烈感;比如文物摄影中将文物坚硬的质地、粗犷的造型及强烈的色彩展现出来,可以凸显硬朗的艺术效果[6]。另外,文物摄影的过程中运用多种能够表达艺术的要素,比如光线、空间感、立体感及构图的某些要素,均能够更好地展现文物的艺术效果,这也是文物摄影工作者艺术表达的结果。
(三)职业精神
文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博物馆则是保存和展示文物的主要场所。文物摄影作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将文物展现在公众面前,而且可以通过摄影技巧和艺术表现力来传达文物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文物摄影工作者需要具备专业的职业精神,才能在这个领域中立足。具体而言,文物摄影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知识和技能:文物摄影工作者需要具备扎实的摄影技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他们需要了解各种文物的材质、结构、年代以及保管和维护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掌握合适的摄影技巧和设备,以便捕捉文物的细节和美。
(2)尊重和保护文物:文物摄影工作者需要尊重和保护文物,避免对其造成损害。他们需要遵守博物馆的规定和制度,遵守文物保护的法律和法规,以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性[7]。
(3)历史和文化的传播:文物摄影工作者需要具备传播历史和文化信息的能力。他们需要深入了解文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将其传达给公众。他们需要通过精心的拍摄和编辑,将文物展现给公众,并使其具有吸引力。
(4)具有探索精神。文物摄影工作者的探索精神源自他们对未知的好奇和对历史的好奇心。他们渴望突破现有,揭示那些未被发现的瑰宝。一位文物摄影工作者曾说:“文物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们诉说着过去的历史和文化。我的职责就是通过我的镜头,把这些东西展现给世界。”这是一种对人类文明的敬畏和尊重。
(5)具有传承精神。传承精神是文物摄影工作者的另一重要特质。他们不仅记录文化遗产,还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观众传递文化价值。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引导。正因具备传承精神,才使得文物摄影工作者的工作具有长久的价值。
(6)具有创造精神。创造精神是文物摄影工作者职业精神的最高表现。在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时,他们不是简单的记录者,而是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他们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赋予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和意义。正因为具有创造精神,才使得文物摄影工作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8]。
(四)理解文物摄影要求
与普通摄影不同,文物摄影的限定条件较多,并不能将其他装饰性元素融入文物摄影之中,仅通过摄影技术将文物的真实性、艺术性及文化感凸显出来。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文物摄影工作者能够理解本职工作的特殊性及工作要求,并且始终按照工作要求来完成摄影任务。
首先,需要保证文物的真实性。无论是进行不可移动文物摄影还是进行可移动文物摄影,均属于静物摄影范畴,但又与静物摄影有一定的不同,既不允许添加装饰性的物品,也不允许过度美化文物,需要充分发挥摄影技术的纪实功能和记录功能,展现文物原始状态。其次,需要保证文物的完整性。文物摄影作品仅为二维表现形式,无法将立体化的文物展现出来,无法将文物的全部信息表现出来,但通过摄影技术的巧妙运用,尽可能地将文物的信息通过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使得文物信息一直被留存下去,即便文物损坏,无法修复,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通过摄影作品见证文物的存在,也可以通过提取摄影作品中文物的基本信息进行艺术研究或者历史研究等,使得文物依旧能够发挥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为了能够将文物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在文物拍摄的过程中通常为每件文物拍摄一组照片,不仅能够体现文物全貌的照片,也能够展现不同细节之处的照片。最后是突出文物的特点。由于不同摄影器材的拍摄效果不尽相同。为了能够将文物的特点展现出来,在具体进行文物拍摄的过程中工作者需要注意选择适合的摄影器材,并且配备好辅助设备,以便在文物摄影的过程中能够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如若在拍摄的过程中始终无法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就需要工作者灵活地选用摄影器材,通过调整摄影器材的相关参数,尝试拍摄文物,观看拍摄效果,进而再次进行角度、摄影参数等方面的调整,以便最终拍摄出最佳的文物摄影作品[9]。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博物馆而言文物摄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一方面可以丰富文物档案资料,也可以用于文物研究,还可以用于文物藏品出版和宣传等。当然,要想使文物摄影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摄影工作者具备文化素养、艺术素养、职业精神,并且能够理解文物摄影的要求,根据文物摄影的目的及要求,巧妙地运用摄影技巧及摄影器材进行文物拍摄,通过背景布置、构图、灯光、造型等元素的运用,将文物的整体造型、色泽、质地等方面展现出来,尽可能地还原文物的原貌,同时增强文物的审美效果、展现文物的艺术魅力、表达文物的文化底蕴,满足人们欣赏需求,也满足历史研究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怡.博物馆文物摄影工作者的必备素养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10).
[2]李丹.博物馆文物摄影探究[J].魅力中国,2021(23).
[3]李虹.文物摄影在科技史博物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
[4]武晓青.浅析文物摄影技术在博物馆藏品展陈中发挥的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0(18).
[5]孙科.论文物摄影在博物馆藏品中发挥的作用[J].艺术品鉴,2019(0).
[6]关超.浅析文物摄影技术在博物馆藏品展陈中发挥的作用[J].卷宗, 2021(9).
[7]马腾.博物馆民俗文物拍摄技巧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
[8]靳挺.探究文物摄影中光线的运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7).
[9]浦东.博物馆摄影师,寻找博物馆里的美“色”[J].风流一代,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