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晋祠在宋初曾迁址

2024-10-16 00:00武慧民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4期

【摘 要】本文将从文献记载和实地堪访两个方面论述“晋祠在宋初曾迁址,今晋祠是宋代所建”这一论点。论证宋代之前晋祠位置等问题。

【关键词】古晋祠;悬瓮山;晋水;明仙峪;新修

【中图分类号】K8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4—019—03

一、“古晋祠”一词的发现和思辨

文献关于“古晋祠”的记载:“滴沥泉,在太原县西南十里王索村,古晋祠下。”——成化年《山西通志·卷二·山川》

“御史王鉴墓,在王索村南、古晋祠左,有祠堂,今废。”——清道光《太原县志·卷四·陵墓》

这两条文献记录的“古晋祠”是否是晋祠博物馆,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知道,晋祠博物馆有难老泉、善利泉等,都是低于地面数米的井泉,而“滴沥泉”的名字,表达的是从高而下滴落的泉水,因此我们判断,“滴沥泉”不可能是晋祠井泉的别称,而是另有其地。那么在“滴沥泉”之上的“古晋祠”一词,就不是形容晋祠古老,而是还有一个比晋祠博物馆更古的“古晋祠”。

二、悬瓮山、古晋水的定位

清代乾隆年间晋祠籍举人赵谦德在其《悬瓮山记》中明确记录:悬瓮山在明仙峪白云谷。清末民初晋祠籍举人刘大鹏在其《明仙峪记》中同样记录。我们根据这两个记载,在明仙峪白云谷找到了悬瓮山巨石阵地貌:无数巨石如同大瓮叠垒在山腹,在巨石下还有溶洞遗址。据明仙峪村民说,这个山头是祖辈相传的悬瓮山。图1、图2是位于明仙峪白云沟的悬瓮山“巨石如瓮”地貌。

明仙峪、白云沟、悬瓮山简介:明仙峪口距离晋祠博物馆北门仅约一百米,从明仙峪口进山,沿着山谷约2500米,西侧有一岔口,即白云谷,进入白云谷即可看到悬瓮山巨石阵地貌,谷底仍然有泉水溢流。

三、古晋祠的定位

从白云谷口继续沿着明仙峪往里走约300米,一条土石大坝连接东西山,横亘在明仙峪,坝体西部打开通道为明仙峪机动车路,坝内无水,有近年采石场堆砌矿渣废料砂土,在坝内堆成机动车道通向后峪。我们判断,这个大坝就是郦道元《水经注》里关于晋水沼的蓄水大坝:“晋水……其川上溯,后人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在蓄水沼西侧,是瓦窑沟,顺着瓦窑沟向西向上,即来到明仙峪中的古建筑群:瓦窑村石窑建筑群。

依据有历代文献,罗列并解析如下:文献记载的宋前晋祠和明仙峪环境、瓦窑村建筑高度吻合,我们把记录宋前晋祠的史料按证明效力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史、专志、地方志、碑刻等有直接证明效力的史料。第二类是游记、诗词、等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按时间顺序分列如下。

第一类(正史、专志、地方志、碑刻)

(1)《汉书·地理志》载:龙山(即悬瓮山)……晋水所出,东入汾。

(2)汉代《淮南子·地形训》:晋(即晋水)出龙山。

(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晋水》:《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密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契集,用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沼水分为二派,北渎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战国,襄子保晋阳,智氏防山以水之,城不没者三版,与韩、魏望叹于此,故智氏用亡。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溉。文中“川”“晋川”即指晋水。《康熙字典》载【周礼·冬官考工記】:凡天下之地埶,两山之间,必有川焉。《说文解字》:贯穿流通水也。《爾雅·水注》川曰谿。許云泉出通川为谷是也。结合1、2条文献所记载晋水“出于龙山”,《水经注·晋水》所记载的晋川,应当是出于龙山(悬瓮山)山谷之中的河流。文中“防山以水之”(在山口或沿山筑坝,水淹晋阳城),也进一步阐明了晋水和山的关系。

(4)唐代李德裕《祭叔虞文》中关于晋祠描述,译文为“抬头仰望西山,唐叔虞祠修建在这里”。表明唐叔虞祠修建在山上。

(5)《元和郡县志·河东道·晋阳县》记载了唐代晋祠和晋阳县的相对位置“晋阳县……在州南二里……晋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在县西南十二里”。唐代州城在古城营村西一带,其南二里是晋阳县,在今南城角村一带。今晋祠距离唐代晋阳县约6~7里,和记录差距较大。而明仙峪口距离南城角村约6里,瓦窑村距离明仙峪口约6里,与唐代记录吻合。

(6)宋初赵昌言《新修晋祠铭并序》记录的新旧晋祠更替。979年,赵光义平北汉,毁晋阳城迁民,同时下令“新修”晋祠,984年新晋祠竣工,赵昌言作此文记录了过程”。文中记录“(赵光义)乃眷灵祠,旧制仍陋,宜命有司,俾新大之……而又晋阳之役,靖兹乱亩,构此祠庭……式命有司兮,攸徒(徙)是庇……”,这些记录表明,赵光义异地新建了一个“祠庭”(祠堂及院落),唐叔虞祠经过迁徙,即今晋祠。宋代的碑记现在留有多篇,如《大宋新修会圣宫铭》等等,这些“新修”,都是“新建”。

(7)宋代之后,仍有提及在山中的古晋祠的记录。今晋祠发现的金代郝居简残碑:深山穷谷间……或雨沕为沴,则人往祷之,偶获佳应,而此地山明水秀,是河东之冠……今殿傍诸屋,倾废如此,而汝等坐享其利,不知所报,于汝安乎”。译文:(唐叔虞祠)深山穷谷间,以前人们去那里。而此地(金代晋祠亦今晋祠)山明水秀是河东风景最好的地方,现在祠倾废成这样,你们只享受祠的水利,不知道报答,你们能安心吗?这段记录表明,曾有一个唐叔虞祠在“深山穷谷间”。

(8)明《太原县志》记载的“古晋祠”:滴沥泉在县西南十里王索村古晋祠下。

(9)清《大清一统志》:晋水在太原縣西南,源出滴沥泉,东流入汾。

(10)清《御批历代通鉴览》:荀瑶(智伯)决晋水,在山西太原府太原縣西南,源出滴沥泉。

以上三条明清记录表明,古晋水源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流量细微的滴沥泉,泉水从高处落下。在滴沥泉上面,有“古晋祠”。这种地形符合明仙峪中滴水岩和它上方瓦窑村的实际。

第二类(游记、诗词)

(1)唐代李白诗《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节选)。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曲,《国语词典》:拐弯的地方。如:“山曲”“河曲”。唐·李白《惜余春赋》:汉之曲兮江之潭。这首诗记述李白游晋祠,在晋阳城西晋水弯曲的地方有深潭可以泛舟。明仙峪弯曲的古水库正符合这种描述,而今晋祠则没有这种地形。

(2)唐代李益《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

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

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

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

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

诗中“山祠、岩榭”显示晋祠是山中或山上之祠,歌台舞榭建在高岩之上。

(3)唐代李德裕《流杯亭》。

激水自山椒,析波分浅濑。回环疑古篆,诘曲如萦带。

宁愬羽觞迟,惟欢亲友会。欲知中圣处,皓月临松盖。

首句:湍急的水从山顶流下来。今晋祠没有这种地形,符合明仙峪瓦窑村下滴水岩地形。

宋代以后到清代,仍然有很多文人墨客游览明仙峪古晋祠,留有众多诗篇,不能穷举,列一些有代表性的篇幅如下。

(4)游晋溪——契玉立(元代)。

访古晋祠山,晓集汾水桥。星河没惨淡,野色见平遥。

树鸟啼冥冥,涂马鸣萧萧。游车接飞盖,驾言修禊朝。

荒城忽已迥,远峤如相招。振衣投林丘,浥露濯尘嚣。

涧壑耸绿桧,原隰散红桃。敞殿罗幢幡,虚庭杂牲醪。

逶迤广寒宫,献酬瑶池皋。境胜地亦灵,心悦神自超。

这首诗记录游古晋祠、晋溪。所行所见都是山中景色,“投林丘”有“涧壑”。

(5)晋祠——王盛(明代)。

持节追踪太史公,旁观瀑布喜葱葱。

源头活水来从此,枝脉分流去向东。

白练两条挂岭外,银河千丈落空中。

滔滔昼夜知无息,终入沧溟化浪风。

诗中的晋祠,有“瀑布”“白练两条”,明仙峪中古水库水源即两条瀑布,今遗址还在。

(6)四过晋祠——宋权(清代)。

一抹青山里,劃然别有天。淙鸣群籟寂,溪靜一魚悬。冬日涵春色,山民习水田。風尘徒自厌,枕潄是何年。诗中的晋祠在“一抹青山里”。

从以上文献资料分析,无论是可作为直接证据使用的一类史料,还是可以作为参考证据使用的二类史料,都记载了一个不同于今晋祠的“古晋祠”,这个古晋祠在山里、在山上,和明仙峪自然环境以及实物遗存高度吻合。这些资料互相印证,文字资料和实物遗存相互印证,形成完整闭合证据链,指向宋前晋祠在明仙峪中,瓦窑村留存的古窑洞建筑很可能就是宋前古晋祠遗存。当然,这些结论从历史资料文字中得来,从实地考察中得以初步印证,最终的认定,需要考古发掘,需要有科学技术手段的鉴定,比如对瓦窑村建筑年代进行科学技术断代。

明仙峪现有的自然风景和历史遗存,都有相当的文旅价值,它本身位于西山旅游区内,离晋祠博物馆、龙山风景区近在咫尺,只需较少投入(整修入山步道或机动车道,整修古水库),就可以纳入西山生态旅游区。古交汾河段对晋泉补水工程已完成,最先恢复泉流的很可能是明仙峪中的古晋水泉源,届时古水库或能蓄水,再现“西曲泛舟”美景或能实现。

对明仙峪文旅资源,应当开发、保护、研究并举,在开发保护中进一步认知她所蕴藏的历史价值,进而对宋前晋阳城的认知都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大鹏,著.晋祠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2]侯文正,主编.晋祠志[M].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

[3]高汝行,著.太原县志(明嘉靖版)[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2.

[4](唐)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志·卷十二·河东道[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5](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卷六·晋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唐),李世民,著.晋祠之铭并序碑[M].北京:线装书局,2010.

[7](宋)赵昌言,著.新修晋祠之铭并序碑[M].北京:线装书局,2010.

作者简介:武慧民(1975—),男,汉族,山西太原人,大学,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方向为文物博物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