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显得愈发重要。高专美术教育作为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肩负着传承文化与创新艺术的双重使命。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高专美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创新策略与模式,包括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最后,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验证了所提创新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高专美术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文化传承;高专美术教育;创新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528.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4—196—03
师范类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各学科课程标准更要符合现代新教育思想和理念,艺术类是培养师范生美育教育的重要素养,也是培养其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1]。随着社会对艺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专美术教育在学生培养和就业前景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高专美术教育的学生群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他们既有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面临着就业压力和职业规划的困惑。
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高专美术教育指出了新的思路,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高专美术教育在培养艺术人才、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高专美术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严重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本文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探讨高专美术教育的创新模式,以期推动美术教育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文化的发展。
一、高专美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一)传承民族文化
高专美术教育在艺术教育领域占据关键地位,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该体系严谨地教授绘画、手工等技能,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更在技艺传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灌输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高专美术教育通过精选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广泛接触并深入了解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在绘画教学里,涵盖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内容。严谨的教学态度,分析画面构图、起承转合、笔墨意趣,无不凸显人对事物、自然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同时映射出深厚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
手工多以民间常用技艺折、剪、刻、捏、塑、粘、贴、缝、编等,每种技法都是经过匠人无数次的尝试,总结、精简流程化而运用到实践中。这些传统技艺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民族集体记忆。研习此类技能,学生不仅能习得实用才艺,更能深化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另外,高专美术教育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和实践项目,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去。通过组织学生亲临传统艺术展览和民间艺术考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让他们在动手参与中深刻领略民族文化风采,从而提升对民族文化的内在认同与自豪感。
(二)培养创新人才
当前社会,创新力是驱动进步的关键动力。美术教育正是孕育创新思维与塑造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当下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模式和丰富课程内容,构建了激发创新的广阔平台,持续推动教育的创新进程并提供不竭动力。
高专美术教育强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激励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框架,敢于探索新颖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创作技巧。经由持续的练习和探索,学生得以锤炼出独特的创新思维和敏锐的洞察能力,这促使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独具匠心,产出新颖且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高专美术教育强调激发学生的创新想象力。创新源于丰富的想象力,缺乏想象力往往限制了新思维的迸发。美术教学中,教师以观赏多元艺术作品为导引,结合创新的绘画与手工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潜能,从而提升他们在艺术创新过程中的表现力。
高专美术教育强调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践力是创新人才的关键素养,唯有将创新思考与想象实际化为创新作品,方能充分挖掘创新的潜力价值。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多元实践活动,持续提升实践技能,为未来创新探索奠定稳固基础[2]。
二、基于文化传承的高专美术教育创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duw6L7dQvMlyMfO5ZEELsA==(一)教学理念转型
在高专美术教育领域,创新的教学理念是驱动教育改革的核心驱动力。传统教育模式倾向于以教师为主导,强调知识的单向灌输。从文化传承的立场审视,我们必须革新思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发展和实践技能的培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需聚焦于学生的个体需求、兴趣和成长路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不再单纯讲授,而是转为学生创意的启发者和助力者。教师能依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个性化设定创作课题,同时提供详尽的引导和支持。教师激励学生自主挑选创作素材和技巧,旨在激发他们在创作中自由展现个性并提升创新力。
在教学中融合传统元素,是教学理念创新不可或缺的维度。教师引领学生鉴赏传统艺术,通过深入剖析,旨在让学生深刻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真善美的核心与价值。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在创作中融合传统艺术元素,比如运用经典绘画技巧和色彩搭配,以此赋予作品现代与传统交融的特色。在艺术课上,教师指导学生研习传统中国画笔墨技巧,鼓励他们将这些基础融入新颖主题的创作实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深刻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提升实践技能。
(二)课程设置与时俱进
课程设置是高专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有效弘扬民族文化并激发学生创新潜能,课程设计需进行革新。我们提议优化课程设计,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元素。比如增设涵盖中国画、书法及民间美术等的选修课程,以推广和教授传统艺术知识。进一步,可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各个学科,如在基础艺术课程如素描和色彩教学中嵌入传统元素,让学生在学术探索中潜移默化地体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融入当代艺术设计思维与创新技术手法。现代艺术设计巧妙融合了时尚潮流与实用性,更进一步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催生独特的创新艺术表达。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融合传统图案与色彩规则,创作展现民族文化风情的海报和宣传册。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又能让实践活动中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吸引力。
(三)教学方法求变
创新教学法对提升教学质量及激发学生创新潜能至关重要。在高专美术教学中,运用项目制和案例驱动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亲身体验传统艺术的韵味,并激发其创新设计的潜能。项目式学习法聚焦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其核心在于通过实践项目驱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度学习和内化知识。教师能够策划一个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的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深度探究并习得优秀传统文化,将所学知识融入实际创作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同时也能让他们在项目制程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案例式教学法实则是一种策略,它通过剖析具体的艺术作品或设计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民间美术教学中,教师可选用典型样本,通过剖析其风格特色和创作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案例研究让学生深入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同时刺激他们的创新思考与设计创意。教学方法的革新显著地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并构建互动学习环境。教师能够借助虚拟现实等尖端技术,营造出高度真实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3]。
(四)评价体系完善
评价体系的创新是高专美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果性评价为辅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例如,在创作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创作过程、参与度、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进步情况。 结果性评价则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创新精神。如,在学期末的展览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创意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和展览,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艺术素养。
三、基于文化传承的高专美术教育创新模式策略
(一)“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教学模式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指出,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高专美术教育中的“传统与现代融合”教学模式提供了方针支撑。在该模式下,传统的艺术技法与现代的艺术理念得以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传统艺术的同时,能够接触到现代艺术的前沿,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文艺理论家曾指出:“传统不是死去的过去,而是活着的现在,它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为和创造力。”在高专美术教育中,将传统的中国画技法与现代元素相融合,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中国画技法,如水墨渲染、线条表现等,并鼓励学生将这些技法与现代构图方式、色彩运用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传统韵味和现代感的作品。教师还可以借鉴现代艺术流派的理念,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将其融入传统中国画的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视野,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促进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交融与碰撞。
(二)“实践与创新并重”的实训模式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美育实践活动是学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专美术教育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艺术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强调了实践操作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对于高专美术学生来说,实践操作更是提升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在雕塑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雕塑工作室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材料的质感和雕塑的制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展览和比赛,如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等。这些平台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挑战自己,挖掘自己的艺术潜能。
(三)“跨学科与跨文化交流”的综合素养提升模式
《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到:“教育应该被视为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这意味着教育应该是一个不断改造和丰富经验的过程。在高专美术教育中,“跨学科与跨文化交流”的教学模式正是对这一教育理念的实践。通过开设“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特色课程,邀请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进行联合教学,学生可以将传统的艺术技法与现代的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创作出别具一格的数字艺术作品。这种跨学科的教学尝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国际视野。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欣赏和学习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作品。
四、结语
本文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探讨了高专美术教育的创新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创新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然而,文化传承与美术教育创新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学者和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探索。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美术教育领域的新动态和新挑战不断完善和优化现有的创新模式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魏.新时代美术教学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22(4).
[2]林洁.高职高专美术教育色彩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9).
[3]张哲.高职高专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课程设置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