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无表情外观”作为当代摄影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具有冷静、超然、客观的美学风格。本文从“无表情”这一摄影语言的起源谈起,进而将西方无表情外观艺术家的作品按其呈现方式分类分析。在诸多摄影作品作为案例的基础上,探析了“无表情外观”特有的美学特征,最后,本文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与探讨。对“无表情外观”摄影风格的基本方法、表现形式及美学特征的分析也可作为当代摄影艺术实践的基础,丰富当代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当代艺术;无表情外观;贝歇夫妇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4—190—03
引言
“无表情”,从字面意思分析,即脸上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面貌特征,而在艺术领域中,它已经跳脱出原本的含义,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广泛应用。在当代摄影艺术中,“无表情外观”是一种常见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强调画面的冷静和客观,排除了人为的因素,注重表现物体的外观和质感、本文旨在探讨在当代摄影艺术的语境下,“无表情外观”这一摄影语言的的呈现方式与美学特征,同时,文中也探讨了对当代摄影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为艺术家提供更好的创作思路和启发。
一、“无表情外观”与摄影艺术
(一)“无表情外观”的起源与发展
“无表情”一词最早出现于1927年,《名利场》杂志将意思为 “死去的”或“呆板的”的单词“dead”和在俚语中意思是“脸”的单词“pan”合并成“deadpan”,用以形容冷漠的没有表情的样子,也被译作“无表情外观”。“无表情外观”一词频繁出现在电影评论中,在1990年代,无表情外观从电影和文学领域进入到更多艺术领域中,尤其是当代摄影艺术,并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创作方法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
(二)摄影艺术中的“无表情外观”
众所周知,摄影艺术是伴随着摄影术的出现而诞生,这也决定了摄影艺术必然会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而在摄影领域的“无表情外观”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肖像摄影,这也恰恰是受制于当时摄影技术的局限,长时间的曝光需要被摄者保持不动的姿势与表情,画面才不会模糊,因此出现了最早一批的“无表情”肖像作品。
20世纪20年代,受新客观主义的影响,“无表情外观 ”在摄影艺术中作为一种美学形式逐渐发展起来,新客观主义的艺术家,将德国传统的严谨与认真一以贯之的应用在作品创作中,新客观主义艺术家奥古斯特·桑德也被认作是“无表情外观”摄影的先驱。而这一创作态度和方法,也对之后的贝歇夫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贝歇夫妇是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学生,之后也在该学院任教,是“无表情外观”摄影的代表性艺术家。在他们的展览中,他们使用的是顺序或序列图像原则,贝歇夫妇将九张、十二张或十五张同类型建筑结构的系列照片称为“类型学”。他们用黑白胶片系统地用将城市建筑景观以一种极其客观冷静的拍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类型学的拍摄方法有意识地完全消除或至少尽量减少任何风格的痕迹,艺术家有意的隐藏了自己的作者身份,但却也给观者提供了一种思考的空间。
贝歇夫妇对当代摄影艺术的影响不仅仅是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摄影作品,更多是在于他们将“无表情外观”摄影教授给当时自己的学生,使得这一摄影语言在当代艺术摄影中的占有重要的地位。伯纳德·贝歇于 1976年成为杜塞尔多夫市艺术学院的摄影教师,他的学生托马斯·斯特鲁特、托马斯·鲁夫和安德烈·古斯基等受到他们的启发,在创作中通过自己独特的思考和策略扩展了原有的方法,将作为客观事实记录的摄影置于新的语境中。
自1990年以来,摄影界出现了一种摆脱形式主义规则的普遍趋势,因此“无表情外观”的摄影美学在之前的创作方法论之后,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新的思考与创作的空间,因此出现了纪实写实与数字处理、现代主义理想主义与后现代怀疑主义、商业摄影与艺术摄影、系统拍摄与随机抓拍之间的争论。但是“无表情外观”摄影仍有其客观、中立,保留事实性和技术精确性的基本特征,而这些争论也可以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创作的可能性与思考。
二、当代摄影艺术中“无表情外观”的呈现方式
(一)“无表情”的肖像摄影
上文中提到,“无表情外观”摄影最早受到当时技术的局限性,最早出现在肖像摄影中,但是本章中所提到的肖像摄影这一类型和上文完全不同,它更多的是体现艺术家的观念,也就是观念艺术的范畴,而摄影只是作为观念表达的一种工具,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概念作品具体化,或真实地捕捉并永恒地保留他们的其他艺术特质。
奥古斯特·桑德是德国新客观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摄影作品《我们时代的面孔》为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群拍摄肖像,提供一份复杂的记录档案,该档案包括2500多幅肖像画,根据人物的职业和社会阶层进行分类。在拍摄中,桑德采用中心构图法,根据拍摄对象的身份职业去校正他们的姿态,被拍摄的人物不苟言笑,直视镜头,通过他们脸上的“无表情”,避免了情绪化的暗示,因此其作品也保持了拍摄对象样本的中立性。
托马斯·鲁夫也是“无表情外观”在肖像摄影中的代表性艺术家,他的作品《肖像》系列,不同于奥古斯特·桑德作品中能够看出被摄对象的身份与职业,他的作品更像是一寸照,同样也是“无表情”的状态,但是他通过只是大尺寸(210 厘米 x 165 厘米)的完美清晰度,只详细展示了被摄者的长相,我们可以详尽的看到被摄对象的毛孔与外观的更多细节,却不知道他们是谁。
从这两个艺术家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得知,“无表情外观”的摄影美学在肖像摄影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托马斯·鲁夫的作品相较于奥古斯特·桑德更加纯粹,更加能够体现出照片自身所带给观众的“力量”。
(二)“冷峻”的景观摄影
景观这一概念最早是在居伊波德的《景观社会》中所提出,而本文所说的景观,指的是自然景观以及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的城市景观。
早在1976年在展览《新地形学》中,参展摄影家力图以冷静的、客观的态度,面对被人类入侵和破坏的风景,从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风景样式。罗伯特·亚当斯是当时的参展艺术家,也是纯粹摄影的代表艺术家,他的作品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罗伯特·亚当斯则本着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平和的视角,不加美化的画面,直接反映现实。
上文中提及的贝歇夫妇也参加了这次展览,他们的代表作品《十二座水塔》以一种客观冷静,“冷峻”的方式拍摄了战争之后的工业废弃的建筑景观,作品多以相同的角度、相同的构图、相似的距离拍摄呈现,更加体现了其理性客观的态度,作品也以类型学的方式,探讨了人类对社会现实、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具批判意义。
作为贝歇夫妇的学生,安德烈·古斯基是“无表情外观”摄影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以城市景观为主,拍摄对象广泛,从股票交易所到商场奢侈品店都有涉及。与贝歇夫妇其他学生不同,他并不专注于制作系列作品,他的大型摄影作品都是独立的艺术作品,有的作品甚至有五米高,观者驻足在他的作品前会极具压迫感。他的作品,不仅尺幅巨大,场景也是巨大的,将人类的社会景观以“无表情外观”呈现。安德烈·古斯基以一种俯瞰的拍摄方式,将观者与自身置身事外,以寻常人不可能看到的视角冷峻客观的呈现拍摄对象,同时他也并不排斥后期,在他的作品中也会用到电脑修图软件来达到作品想要表达的“无表情”摄影美学。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城市景观,“无表情外观”美学在自然景观中也被更多的提及。艺术家托马斯·斯特鲁斯的作品《乐园》,拍摄了他所到之处各个国家的森林,通过他的视角选择,观者没法找到各个国家森林的特点,自然也无法区分这座森林属于哪个国家,但是这种“无表情”的拍摄语言,却能够激发观者内心的对话和思考。
三、当代摄影艺术中“无表情外观”的美学特点
(一)观念主义艺术的视觉呈现
观念主义,也被称作概念主义,是以观念为主的一种艺术形式。展示、以创作者观念为先,有时甚至无观众的特征,由于作品的短暂性,艺术家往往通过摄影的方式,将自己的行为或作品记录下来。因此,“无表情外观”摄影与纪实摄影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此,本文所探讨的这一摄影美学,从艺术的角度来说,隶属于观念主义的范畴,上文所讲到的案例中的艺术家,也并不是真正的摄影师,他们并没有强调照片的技术质量或工艺技巧。对他们来说,照片只是一种工具,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概念作品具体化,或真实地捕捉并永恒地保留他们的其他艺术特质,这些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对摄影作为一种媒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托马斯·斯特鲁斯作为杜塞尔多夫学院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贯穿其中的特色就是有意识的营造构建图像的条件。他总是能找到一个特殊的角度,作品《柏林帕加蒙博物馆之一》中,艺术家以看似客观的视角框选场景,但是当观者驻足在这张作品前观看时,却能产生一种审视自己文化行为的自我意识,而这体现了艺术家想要传达给观者的观念。
荷兰艺术家莱涅克·迪克斯特拉的作品擅长捕捉身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人物肖像。他的作品《朱莉》《泰克拉》《萨斯基亚》分被拍摄了三个处于分娩后一小时、一天、一周的新手母亲,同样是“无表情外观”摄影风格的冷静、客观,三张照片以平视的角度拍摄,将作为母亲身体的变化直观的呈献给观众,从视觉上看,这些照片给人的感觉是中性的,艺术家试图保持照片的公正性,以达到最高程度的客观性。但是冷静的拍摄方式与被摄者初为人母惶恐又爱怜孩子的眼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这种系统化、类型学的记录方式,也让观者感受到了母性的伟大。
(二)艺术与技术的恰当结合
上文中提到,“无表情外观”摄影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大画幅的拍摄与大尺寸的展示,而作品这样的呈现方式,使观者能够近距离的看到拍摄内容的每一个细节,因此这也体现了“无表情外观”摄影艺术与技术恰到好处的结合。
在当今社会摁下快门键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手机或者平板就可以做到,而这反而让可以拍摄大画幅的相机显得尤为特殊与珍贵。大画幅拍摄的照片,画面细节更加丰富,画质也比手机和普通的照相机拍摄的更加清楚,这与“无表情外观”摄影所追求的客观冷峻的拍摄方式是相契合的,精细的画面也能够更加体现出其客观和中立的态度。而大尺寸的展出呈现方式,首先符合了画廊展出空间的氛围,观者观看作品的时候,也会被巨幅尺寸的作品所震撼。
作为20世纪最早使用数字软件处理技术的一批艺术家,安德烈·古斯基会在作品中应用电脑技术将画面内容复制或隐去,他的作品《莱茵河21号》,用数字处理技术把画面中的工厂去除,只保留了莱茵河本来的样貌,而这张摄影作品也拍出了433万美金的高价。
而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古斯基的作品之外,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从排斥技术到接受并将数字化的技术应用到作品中去。阿克塞尔·赫特在20世纪末拍摄了一组城市的夜景图像,运用了摄影机长时间曝光的技术,也丰富了“无表情外观”摄影在技术层面的革新。
四、对“无表情外观”摄影的展望
“无表情外观“摄影在当代的艺术摄影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的创作手法,而随着艺术边界的模糊,“无表情外观”这一美学特征,从文学与戏剧中走入摄影,走入当代艺术,在今后也可以从摄影中走出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艺术家们可以将“无表情外观”的美学特征与概念应用在其他艺术形式中,比如影像艺术、装置艺术等。另外,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AI技术的成熟,我们可以对这一摄影美学有更多的展望,比如跨领域的创作,为作品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能更准确的表达创作者的理念,在创作中可以与更多新的技术结合,带来更加多元的表现形式和准确的视觉效果。
五、结语
当代摄影艺术中,各类摄影语言层出不穷,而“无表情外观”摄影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实验方式,打破了早期艺术摄影强调情绪的框架,以纯粹的形式、客观真实地记录表达了摄影中性的审美问题,同时它提供了一种类型学的方法,推动当代摄影艺术走的更远。因此“无表情外观”摄影在当代摄影艺术中有着重要地位,也因为其超越个人视角的客观凝视,将当代社会、城市变迁、不同阶层的人群客观的呈现出来,更加能够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杨莉莉.图像趋冷还是意义趋冷:无无表情外观摄影美学的本土化研究[J].美术研究,2009(4).
[2]居伊·德波,著.景观社会[M].王晓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孙亚光.从纪实到观念的影像艺术——浅谈杜塞尔多夫学院派的创作特点[J].艺术教育,2020(6).
[4]夏洛特·科顿,著.作为当代艺术的照片[M].陆汉臻,毛卫东,黄月,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8.
[5]张小迪.走出象牙塔——关于贝歇夫妇摄影的思考[J].中国摄影家,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