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四川乡村地处偏远,乡村教育资源落后,音乐教育更为弱化。音乐教育作为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为适应国家提出的育人新要求,四川乡村小学的音乐教育除了自身内动力的发展外,还需要借助高校的资源。通过研究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和高校振兴乡村教育的意义,探索出高校服务四川省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有效策略,望未来四川乡村走出更多具有艺术情怀和文化自信的人才。
【关键词】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育;高校服务;提质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4—175—03
当今,国家对高校的社会作用提出更具体的要求,提倡“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城乡学校之间‘手拉手’相互学习交流和帮扶机制,探索高校艺术社团和乡村学校双向交流机制”的具体工作举措。可见,促进城乡学校发展,充分调动高校作用,提升学校音乐教育质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四川省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由于四川省地形复杂多样,除盆地外,多高原和山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四川乡村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提质发展。音乐教育作为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艺术素养和创造力,构成了学生全面素养的基石。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提质发展除了自身加强外,也需要借助高校的力量朝着高品质方向发展。
(一)师资力量短缺
由于四川乡村薪资福利较低,吸引专业音乐教育人才来任教比较困难。很多乡镇小学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甚至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一些乡镇小学只能聘请临时的音乐教师,而一些乡镇小学的音乐教师多科兼职,同时负责几门科目的授课。这种情况下,教师难以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音乐教育。师资力量被视为育人的基石,是塑造学生成长的关键要素。教育者承载着培养未来一代的责任,他们的专业素养、教学经验和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轨迹。聘请具有专业知识且长期在本校任职的音乐教育,对学生学习专业的音乐知识、系统的培养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师资力量的严重短缺现象是限制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资源匮乏
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资源的匮乏是显而易见的。一些乡村小学缺乏基本的音乐教学设施和乐器,没有设立专门的音乐教室,即使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教室,音乐教室里的设备也比较简陋,不具备音乐教室的学科功能。比如,没有完好的音响设备,缺乏乐器,墙壁未安装舞蹈镜子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全面体验和发展,妨碍了现代化音乐教学的实施。缺少音响设备和录音设备等工具限制了教师进行音乐演示和学生创作的机会,阻碍了音乐教学的多媒体化和互动性。同时,乐器短缺影响了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发展。一些乡村小学的乐器只有碰铃、三角铁、沙锤、串铃等基本的课堂小乐器,甚至没有一台键盘乐器为学生的歌唱伴奏。学生在学习音乐时,通过亲自演奏乐器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理论、培养音乐技能。然而,由于乐器短缺,许多学生可能无法亲身体验不同种类的乐器,限制了他们对音乐多样性的认识。乡村小学教学资源匮乏将导致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降低,因为他们未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缺乏适当的音乐教学设备和乐器,使得音乐教育难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影响了乡村孩子在音乐领域的发展潜力。
(三)缺乏专业培训
四川乡村小学的音乐教师普遍存在缺乏专业培训的现象,这一现状直接影响了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深度。一方面,许多乡村小学的音乐教师任教前,本身缺乏系统的音乐教育专业背景,工作后在学校身兼多职,教师很难将时间和精力分配在参加音乐专业培训上,这使得他们在音乐知识、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另一方面,由于乡村地区周边缺乏音乐教育专业的培训机构,即使乡村小学的音乐教师有意识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也很难获得系统性、连续性的专业培训,客观上限制了乡村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这导致他们在音乐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更新速度普遍较慢,无法跟上音乐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同时,当代网络培训资源良莠不齐,学术交流平台搭建不完善,也阻碍了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了解和学习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制约了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整体发展水平,限制了学生在音乐领域的全面发展。
(四)文化交流不足
四川乡村小学的学生往往难以参与到音乐文化活动交流中。这使得乡村学生减少了展示才华和接触更广阔音乐领域的机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和风格,限制了他们对音乐多元化的认知。随着自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关注到四川凉山彝族等地的乡镇小学音乐教育及地域音乐文化特色。但是邀请乡村的孩子们走出乡村,到其他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仍然很少,学生错失了展示才华、互动学习的宝贵时机,限制了他们在音乐领域的发展潜力。同时,这种文化交流不足的局限性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交能力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乡村与城市之间、建立高校与乡村小学之间“手拉手”的文化交流,学生与不同背景的人相互交往,可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的技能,增强社交圈子的多元性,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高校服务四川省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音乐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四川省是多民族居住地,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土家族、纳西族、傈僳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是省内的世居民族。四川省不仅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它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唯一的羌族聚居地,拥有全国第二大的藏族聚居区。四川乡村有独特的音乐传统,承载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高校在服务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和学生接触到四川地方民族音乐,了解四川地方的民族文化,有助于促进四川民族民间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对推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育高品质发展
高校一般具有专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理念、广泛的交流渠道等自身优势。由高校服务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可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为四川乡村小学输送专业的音乐教育人才,提供高水平的音乐教育服务,提升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通过高校与乡村小学音乐教师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开展教学研讨会,提供专业的教师培训与指导等方式,提升乡村小学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借助高校的跨学科合作优势,整合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等多门学科,为乡村小学提供更为全面的艺术教育服务,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此外,高校通常拥有较为广泛的文化交流渠道,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乡村孩子接触到更多元的文化交流,促进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三)优化高校育人方案,提升高校教学质量
高校服务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既促进了乡村小学音乐教育高品质发展,也是高校自身专业建设的迫切需要。这种服务不仅使高校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对高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高校深入到乡村小学,直观了解社会基层教育的需求和挑战,从而更准确地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这有助于高校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乡村基础教育专业人才的期待。高校学生参与到乡村音乐教育实践中,将面对真实的教育场景,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培养实际操作的技能。同时,服务活动也能唤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可见,高校服务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既是响应社会需求的体现,也是高校自身教育教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高校服务四川省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建议
(一)构建完善工作制度,保障服务持续发展。
确保高校服务乡村小学音乐教育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形成工作常态化,构建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是这一行动的保障基石。这些制度涵盖了师资培养、资源共享、交流机制、培训计划、经费支持、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为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通过健全的导师制度和专业培训计划,乡村音乐教师得以获得系统而有深度的教学支持;而远程教育资源和资源共享平台则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实现了音乐教育资源的流通和共享。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标准化和专业化,为乡村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全面的音乐学习体验。同时,通过高校为四川乡村小学每年输送优秀音乐教师流动授课、支教、毕业生实习等方式,为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推动了高校服务乡村小学音乐教育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二)尊重地方音乐文化,促进音乐教育特色化
四川乡村保存了丰富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因此,高校在音乐教育服务中,要尊重乡村小学当地的音乐文化特色,巧妙地将当地的音乐特色融入在音乐课堂、课后服务之中,加深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知。通过融入当地音乐元素,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文化根源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此外,尊重当地音乐文化也促进了乡村本土化和特色化音乐课程的发展。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高校在服务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时,可以根据当地音乐特色调整教学内容,引导高校教师与乡村小学音乐教师在小学音乐课程设计、校本课课程研发、本土化音乐教材的编写、课后服务活动内容等方面展开合作,使音乐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文化环境,构建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丰富多样的音乐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深度的教育体验。使乡村学生们在音乐学习中更加热爱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文化。
(三)保障专项服务资金,丰富音乐教育资源
高校服务乡村小学音乐教育能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高校通过申请府教育部门拨款、与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教育合作项目、校友捐赠、社会募捐活动等形式,为振兴乡村教育获得资金支持,并设为专项经费,服务于乡村小学音乐教育中。高校联合其他学校,依托互联网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分享音乐教学资料、课程设计和创意活动;将等新换代的乐器、音乐教学用具捐赠给乡村小学,缓解乡村小学音乐设备和乐器短缺的现状,或向企业、社会组织募集乐器、音响设备等音乐教学设备,为乡村小学提供更好的音乐教学条件,丰富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育资源。
(四)培养专门定向人才,加强乡村教师培训
促进乡村小学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高校在服务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提质发展中,一方面,要对标新时+wrHEQdvR0bkZ91vuFnuKQ==代乡村需要的音乐教师人才,从高校内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努力提升艺术类师范学生的专业素养,鼓励定向培养乡村音乐教师,做好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乡村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通过“师徒结对”、培训工作坊、互联网教育平台等形式,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借助高校跨学科合作优势,帮助乡村音乐教师树立学科融合意识,在提升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乡村孩子们多元化发展,增强全面素质的培养。
(五)积极搭建展示平台,促进文化交流
音乐教育不仅要上好音乐课,更重要的是音乐活动的实践体验,在艺术实践中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是每个孩子的精神期待。虽然,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乡村的孩子们有机会透过镜头向外界展示他们美妙的歌声,他们可能在乡村的田野间,可能在上课的教室里,但艺术展演的机会非常少,阻碍了乡村学生与外界的文化交流。高校可帮助乡村小学搭建音乐展演平台,如举办乡村小学艺术展演活动、邀请乡村小学进大学展演等。积极促进高校与小学之间多种形式的音乐文化交流方式,如大学生艺术团下乡、乡村学生进城市艺术馆、开展乡村学生音乐主题研学实践活动等等,为乡村学生音乐教育提供观摩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和位置。
四、结语
通过对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深入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高校服务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浸润艺术素养、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建立健全各项相关制度、尊重地方音乐文化、丰富音乐教育资源、加强乡村教师培养、推动双向交流等一系列策略。在不断改善音乐教育环境的过程中,为乡村小学带来更为丰富和全面的音乐学习体验的途径。高校的参与与服务既是责任也是机遇,我们期待这一服务模式的实施,能够在四川乡村小学音乐教育中播下发展的种子,为未来培养更多有艺术情怀和文化自信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王英.地方高校音乐院系与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合作共享模式研究——以宜春市A小学为例[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17.
[2]赵锦丽,路怡,李晓萍,等.地方高校助力乡村小学课后服务的可行性探究[J].科技风,2023(2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课题《高校服务乡村小学高质量发展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CXCJY2023D46)。
作者简介:张玥(1987—),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