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2024-10-16 00:00齐媛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4期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及有效策略。通过文献分析和教学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情感培养对于唤起学生音乐兴趣、培养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发展情感表达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包括精选富有情感内涵的曲目、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解析歌词内涵、教师示范传递情感等。情感培养应贯穿声乐教学全过程,通过多种手段渗透情感元素,才能真正达到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音乐教学;声乐教学;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4—169—03

引言

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它不仅传授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滋养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品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音乐课堂尤为重要,它为学生打下音乐审美的基础,培养对艺术的兴趣爱好。作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学应当彰显音乐教育的人文情怀,注重情感熏陶和审美体验。小学生正值人格形成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感受力,良好的声乐教学不仅要传授声乐技能,更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充分挖掘声乐艺术的情感价值,让学生在演唱欣赏中领会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力。只有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熏陶,学生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音乐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情操基础。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一)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是情感培养的基础,音乐作为一门富有情感色彩的艺术,能直接触动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世界。在声乐教学中,通过捕捉学生内心的情感波动,巧妙地将这些情感与音乐相连接,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感受音乐的魅力。当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会到音乐的独特魅力时,他们就会真正被音乐所吸引,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之情。一旦学生热爱上音乐这门艺术,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接近音乐,持之以恒地投入学习,为今后更高阶段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音乐作品都蕴含着独特的情感内核,情感培养能帮助学生敏锐地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内涵,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表现音乐情感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出发领会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核,体会不同音乐元素如何传递独特的情感色彩。例如在学习柔美优雅的小夜曲时,可让学生想象踏青赏花的美好场景。只有充分领会音乐内在的情感,学生才能在演唱、演奏等实践中自然流露出应有的情感姿态,不断积累这种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的锻炼,将大大提高学生今后欣赏和创作音乐的水平。

(三)发展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能力

发展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能力是情感培养的高阶目标。音乐不仅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更能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例如,可以设置一些即兴创作的环节,让学生自由创作歌词或旋律,尽情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情感体验。通过这种自主创作的过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够得到充分开发。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层次思考。比如引导学生思考某一音乐作品的创作缘由和寓意,体会音乐家的独特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总之,只有学生不断锻炼情感表达和创造能力,才能在音乐学习上不断突破和超越,为今后的音乐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当前小学音乐课堂声乐教学现状

音乐声乐教学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音乐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和规范化,脱离了音乐本身蕴含的情感内核,一些教师在声乐教学时过于注重技巧训练,如发声发音、音准掌握等,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性,上课时往往拘泥于理论讲解和示范演示,缺乏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难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情感。有些教师甚至将声乐课堂当成语文课堂般严肃刻板,苛求学生按部就班模仿演唱,扼杀了学生自由表达的热情。同时,由于课时较少、考核压力较大等原因,声乐教学也常流于应付式,很少为学生提供音乐创作的机会,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这种缺乏情感元素的声乐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也难以达到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小学音乐课堂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精选曲目:选择富有情感内涵的声乐作品

曲目选择是开展声乐情感教学的重中之重,合适的声乐作品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掌握声乐技能的实践素材,更重要的是能为情感培养提供契机。富有情感内涵、贴近生活实际的声乐作品更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这类作品通常描绘了生动的人物形象、鲜活的事件场景、丰富的思想感情,能让学生在欣赏演唱中身心投入,自然而然领悟音乐的独特意蕴。

以学习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例,这首气势磅礴的作品充满了革命激情,彰显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坚定意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介绍歌曲的历史渊源,讲述艰难环境下创作的动人故事,让学生感知当年革命先驱的不屈斗志。接着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先行欣赏那雄壮嘹亮的旋律,感受到响彻云霄的革命豪情。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模仿军人阔步疾行的英武形象,身体力行地去诠释这份坚毅气概。在学唱歌词时,还可让学生思考“为了新中国”的寓意,提高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这种层层渐进的情感导入,学生不仅能牢牢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核,更能身心投入地演绎出应有的情感姿态,从而在欣赏和演唱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启迪。精心遴选富有情感内涵的声乐曲目,注重情境创设和体验引导,定能让声乐教学不再停留于技能训练,而是达到音乐教育应有的情感熏陶效果。

(二)营造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情感与认知发展紧密相连,学生的情感体验能极大地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促进学生对音乐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感情投入。教学情境的营造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在教授《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首先播放包含四季变换自然景象的视频,同时配以轻柔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个贴近大自然的氛围。视频中春的花、夏的蜻蜓、秋的鸽子、冬的雪人依次出现,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每个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和对应的小动物或者事物,如树苗、蜻蜓、鸽子或雪人,并尝试表达它们的特性和情感。例如,扮演小树苗的学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状态;扮演小蜻蜓的学生可以模仿蜻蜓飞翔的动作;扮演小鸽子的学生可以摆出放飞鸽子的姿态;而扮演小雪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动作展现出冬天童话般的氛围。通过情境营造,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学习歌曲本身,而且能够在情感上与音乐产生共鸣,《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通过描绘儿童与四季中小动物及事物的互动,传达了童心的纯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情境营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他们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相结合,使得音乐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意义。

(三)解析歌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感悟情感内涵

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声乐教学中,解析歌词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策略之一,歌词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承载着歌曲的情感和主旨,通过对歌词的深入解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以《爱的奉献》这首歌的学习为例,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聆听歌曲并跟随歌词,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接着,逐句引导学生分析歌词,让他们思考“愿人间到处都充满了爱”这句话所表达的愿景和情感。教师可以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有什么样的期望?”“为什么爱被比喻为春风和生命的源泉?”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学生开始认识到爱的温暖和重要性。进一步地,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心的呼唤”和“爱的奉献”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概念如何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曾经感受到的爱的故事,或者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奉献爱给他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歌词的文字意义,还将其与个人经历相结合,使得歌曲的情感内涵得到了深化。通过歌词解析活动,学生不仅学习了一首歌曲,更是在情感上体验了爱的力量。他们学会了如何从歌词中提炼情感,如何将情感融入自己的表达中,这对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情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示范演绎:通过示范演唱,传递情感表现的方式方法

教师生动形象地示范有助于传递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让学生亲身感受情感表现的方式方法,从而内化并熟练掌握表现技巧,为自身的情感投入奠定基础。示范演绎不应止步于机械的模仿示范,关键在于教师要通过精湛的演绎展现出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怀,用自身的情感渗透去感染学生。以《过新年》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一段热情洋溢的示范演绎,展现出这首歌曲欢快祥和、喜庆的新年氛围。在演绎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生动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配合活泼欢快的节奏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新年的喜悦心情。同时,教师还可以从自身的亲身经历出发,讲述一些过年的美好回忆,渲染出浓厚的新年年俗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在示范演绎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具体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方式去渲染新年的喜庆场景,如何用发音、嗓音去展现内心的喜悦心情。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和细致指导,学生不仅能真切领会这首歌曲的情感内核,更能掌握恰当的情感表现技巧,在最终的演绎中自然流露出应有的喜庆热烈的新年气氛。

需要注意的事教师要注重示范时的情感投入,生动传递音乐情感,引导学生在视听体验中领悟作品内涵,同时还要结合具体指导,传授表现技巧,让学生自然流露出应有的情感姿态,真正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

(五)鼓励表现: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展现个性化的情感

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尊重他们个体的情感体验差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情感表现力的培养。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内心所感。比如在演唱实践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作品,无需完全模仿教师的示范;在音乐欣赏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个人的听后感受。教师要虚心接纳学生不同的见解,耐心倾听他们各异的情感体验。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捕捉学生个性化的情感流露,并加以积极肯定和适当点评。比如在课堂上及时表扬某位学生独特的情感表现方式,或者在课后对学生的情感表达给予中肯评价和指导,激励他们保持个性,坚持自我表达。只有在宽松、开放的环境中得到足够的鼓励,学生才能真正解放内心,大胆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表达情感。经过不断地自由探索和内化领悟,学生的音乐情操必将在情感表达中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

(六)实践活动:组织多样化的音乐实践,强化情感体验

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促进情感内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情感,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领悟。同时,活动过程也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情感的舞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表现力。

以《丰收》这首音乐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田野实地体验丰收的喜悦。首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农家生产,观摩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感受丰收来之不易。接着,学生可以亲自体验收获的乐趣,在田间采摘农作物。在丰收的喜悦氛围中,学生演唱这首歌曲时,必将自然流露出欢欣鼓舞的情感。除了实地体验,教师还可以组织其他形式的实践活动。比如开展丰收艺术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展现丰收的景象,也可以策划一场丰收剧本表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感受丰收的喜悦,更可以组织丰收诗歌朗诵会,用朗诵抒发对丰收的赞颂等。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在身心体验中感知音乐情感的内核,更能在表现过程中锻炼情感投入与表达的能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宽松自由的表达空间,使他们的情感释放更加自然、更具个性。

三、结语

总之,情感培养在小学音乐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从唤起兴趣到内化情感,从培养感受力到提高表现力,情感贯穿了声乐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培养的重要性,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全方位渗透情感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音乐教育应有的情操陶冶效果。只有做好情感培养这个基础环节,才能让声乐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力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注入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裕千.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文化与情感素养的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4(3).

[2]朱晓元.音乐与情感:小学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情感中的作用[J].家长, 2023(35).

[3]钱心儿.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情感教育的实践[J].琴童,2023(23).

[4]刘捷峰,文小武.小学音乐教学文化与情感素养的培养路径[J].天津教育,2023(24).

[5]李紫君.小学音乐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意义及方法[J].求学,2021(28).

[6]傅玮.基于“活力课堂下”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培养优化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15).

作者简介:齐媛(1989—),女,山东枣庄人,本科,峄城区坛山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