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与思考

2024-10-16 00:00黄伟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4期

【摘 要】湖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尤其音乐类非遗占有极大的比重和份量,这些非遗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推广,在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呢?本文聚焦湖北省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由方针依赖的初级层级转型为全民自发、经济带动的高级阶段的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体系建立和完善;如何平衡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以及在充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大胆开发其商业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强能动性和生命力,逐步实现“自己造血”功能等多个角度开展思考。

【关键词】音乐类非遗;发展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112;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14—043—03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的智慧结晶形成了一个无巨大而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730项遗产项目中,中国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这是祖先为华夏儿女留下的宝贵财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华夏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自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成为第6个加入《公约》的国家以来。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做为非遗大省的湖北,他的音乐类非遗项目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样的呢?有哪些好的经验值得推广,又存在哪些问题呢?尤其是近年来,湖北省最具音乐代表性的“撒叶儿嗬”频繁的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注:该项目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的舞蹈类,但其为歌舞一体,尤其以高腔唱法为典型特征,并在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巴东“撒叶儿嗬”组合荣获原生态唱法金奖)、土苗兄妹组合、毕兹卡组合、土家稀奇哥组合等这些原生态组合都陆续走上国家级舞台,甚至世界舞台,已经被全世界人民广泛关注,这种现象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停留在最初的发掘保护的层次,而是给我们带来了更高层次和更多角度的思考。

国务院于2006年至2021年间公布了五个批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含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传统音乐类有189项。其中湖北省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扩展项目1项。分别是:兴山民歌(兴山县)、宜昌丝竹(宜昌市夷陵区)、枝江民间吹打乐(枝江市)、马山民歌(荆州市荆州区)、潜江民歌(潜江市)、吕家河民歌(丹江口市)、啰啰咚(监利县)、江河号子(宜昌市夷陵区等)、老河口丝弦(老河口市)、锣鼓艺术(宜昌市)、利川灯歌(利川市)、天门民歌(天门市)、锣鼓艺术(老河口市)等。

在湖北省公布的六批省级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音乐类共计58项,分别为:宜昌堂调(宜昌市)、马山民歌(荆州市荆州区)、潜江民歌(潜江市)、京山田歌(京山县)、啰啰咚(监利县)、沮水呜音(保康县等)、薅草锣鼓(神农架林区等)、喜花鼓(建始县)、利川灯歌(利川市)、老河口丝弦(老河口市)、长阳山歌(长阳县)、牌子锣(黄冈市黄州区、竹山县等)、吕家河民歌(丹江口市)、挑担围鼓(荆州市)、嘉鱼呜嘟(嘉鱼县)、建始丝弦锣鼓(建始县)、长江峡江号子(宜昌市夷陵区、秭归县等)、赤壁脚盆鼓(赤壁市)、兴山围鼓(兴山县)、五峰打溜子(五峰县)、鹤峰围鼓(鹤峰县)、天门民歌(天门市)、京山民歌(京山县)、十姊妹歌(宣恩县)、罗田畈腔(罗田县)、雾渡河民歌(宜昌市夷陵区)、沙洋十番锣鼓(沙洋县)、松滋双镲锣鼓(松滋市)、东宝坐丧鼓(荆门市东宝区)、南漳阴锣鼓(南漳县)、长阳吹打乐(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南河套曲(谷城县)、均州吹打乐(丹江口市)、单弦拉戏(武汉市江汉区)、火居道音乐(谷城县)、汉江磨调(宜城市)、星岩坪山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官渡民歌(竹山县)、汉江硪歌(沙洋县)、浠水民歌(浠水县)、大洪山民歌(随州市)、五句子山歌(恩施州)、石工号子(恩施州)、高腔山歌(宣恩县)、穿句子山歌(鹤峰山歌)(鹤峰县)、沔阳民歌(仙桃市)、吹打乐(老河口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锣鼓艺术(潜江市)、房陵长歌(房县)、太阳河民歌(恩施市)、古瑟艺术(湖北音乐博物馆)、向坝民歌(竹溪县)、丝弦锣鼓(团风县)、古琴艺术(武汉市武昌区)、打火炮(神农架林区)、罗田民歌(罗田县)、宣恩花锣鼓(宣恩县)等。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国际组织以及我们国家相关部门也相应对台了挖掘保护、传承发展的相关策略,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等,分别从各个层面和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湖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生存现状和发展大体情况好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如下。

首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其内容主要包括健全非遗调查记录体系、代表性项目制度、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实施动态管理,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加强非遗传承人群培养。提高非遗传承实践能力。强化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特色村镇和街区。强化融入生产生活,创新开展主题传播活动,推进非遗进社区、进网络。省文化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个一”行动计划,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基本在各地各级形成了较浓厚的非遗保护意识和氛围。因此,在宏观上是呈现良好的态势。

其次,在挖掘和保护的过程中,各地开始以非遗为中心积极寻求其周边产业或活动,开始主办相关的主题文化研讨活动,以音乐类非遗搭台经济唱戏,力图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种创意层出不穷。例如:湖北省文化厅、省教育厅曾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优秀科研成果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设计比赛等,效果十分良好。

再次,确立了一批非遗传承人,目前湖北省公布的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52人。并给于了一定的扶持,使非遗有了一定传承的基础和可能性,同时也能较充分的利用传承人在宣传、开发非遗的工作上有了一定的成绩。例如:湖北省相关文化部门牵头组织鄂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创编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并以传承人为代表组成了“撒野儿活组合”“土苗兄妹组合”“毕兹卡组合”“土家稀奇哥”等一些表演团队和组合,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是更多的人了解了湖北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然目前湖北省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比较尖锐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总体上湖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有一定力度,但研究不深入,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显现,鄂西地区整体发展情况较好,主要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市特别突出。整体在发展策略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应对以及评估机制等前瞻性比较缺乏。全民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停留在在“看热闹、图新鲜、三分钟热”的层次。例如红极一时的“土苗兄妹组合”“毕兹卡组合”在缺乏更多非遗素材的艺术作品时,就逐渐的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其次,对于湖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停留在初级的依赖于方F7P+VXyaNX4aCLgcZvSR/Q==针支持的单一层面,而没有积极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保护要与宣传结合、与经济互动,不能只是锁在文化部门和研究所的资料室里。

再次,湖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途径过于单一。缺乏推动音乐类非遗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应该结合实际统筹设计、长期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将优秀非遗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优质资产,推动非遗与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促。探索以志愿服务等方式,发展民间优秀文化机构、文艺团体。鼓励地市州县,甚至乡村自办文化,支持农民办自己的非遗文化艺术节。扶持具有潜力和特色的优秀文艺创作。让非遗在自己的土壤乡村里先活起来。

目前相关部门组织的大型活动有相应音乐类项目的,明显发展很快,成果喜人,而相关部门没有组织活动或不包含的项目,明显发展滞后,地方文化部门以及相关民间组织缺乏内生动力,效果不够明显。

第四,湖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能只靠的几个传承人,更不能依赖于国家给予的相关经济补贴,而是通过宣传后全民热爱自发的传承。目前音乐类非遗的传承人年龄层普遍偏大,在寻找下一代传承人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年轻人比较不容易去主动学习古老的艺术。传承方式单一、传承人年龄偏高、文化层次普遍较低。

第五,地方相关部门机构还没有很好的平衡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要懂得在充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质属性的前提上,大胆开发其商业价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强能动性和生命力,逐步实现“自己造血”功能。目前常见的情况就是牺牲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质属性,一味的盲目向市场妥协献媚,最终是饮鸩止渴,牺牲了非遗的文化生态属性,毁掉了非遗的艺术瑰宝形象,从长远看更是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先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手空空。在其商业价值的带动上,更不能为了商业的需要而在表演中丧失其原生态的本质属性,更不能哗众取宠,将其扭曲变形。

第六,还是没有因地制宜,各地方相关部门没有根据自己当地音乐类非遗的实际情况以及地方环境的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评估机制,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策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趋势缺乏充分的预期评估,要意识到其将在文化研究、商业价值以及整个国家战略中都将起到的巨大作用。这也是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趋势,也是我们研究的趋势。

针对于调查的基本情况,笔者也试探性的基础一些解决的思路和办法,也算是对于湖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发展的建议。

首次,湖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要由方针依赖的初级层级转型为全民自发、经济带动的高级阶段,这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的新思路。科学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时跟踪统计调查,增加评估环节,并给相关予激励机制,使其健康而独立的发展。

另外,深入剖析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然的文化属性与商业价值需要的辩证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和谐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强能动性和生命力,逐步实现“自己造血”功能。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实现两者的互相带动,并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然属性,实现其属性与商业需求的辩证统一。

再次,湖北省要结合自己省的音乐类非遗的特点,以及本省的人文自然环境,为本省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良好的具有本省特点的宏观发展环境。各地相关部门也要实事求是,制定和完善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策略和评估机制,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应对策略。

总之,湖北省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是湖北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重要一部分,也是我们祖宗为子孙后代留下的无价的文化瑰宝,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是我们永久的课题,要一代一代的传承发展。

作者简介:黄伟(1978—),男,土家族,湖北巴东人,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