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日子中领略幸福

2024-10-16 00:00:00孔庆武
共产党员·下 2024年10期

每日,每月,每年。平凡日子有不同的风景。日和月,有规律地按时交接班,我们在其中做着分秒必争的“人生功课”。我的“人生功课”,向来是与读书休戚相关的。

自天真无邪的童年时起,我就习惯了每晚在故事中畅游,在不知不觉中浸染着书香。初时还不识字,大部分故事是爸爸妈妈讲给我听的,听着听着便入了眠。由于白天疯跑野玩,睡梦里打着呼噜、说着梦话,常喊着故事中人物的名字和某处精彩的情节。后来学会了查字典,就开始自己尝试着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一部分按图猜想,一部分按拼音或偏旁部首大致理解。如果还是不得其解,就只好查字典了。看图、识字,一本小人书至少读三四遍,一本字典翻到快烂掉,在不厌其烦的阅读中,知识就这样一点点被储备起来了。

日月轮值,光阴似箭。个子拔节似的长高,我也很快背着小书包走进学校。犹记得上小学的第一天,教室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几个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来换了更大的教室,墙上也有一排大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春风化雨,滋润万物生长。文化化人,成为一种化到心里的力量。小时候零零星星的记忆,现在都成为怀旧的念想,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鲜活的色彩。

那时候,东北的冬天嘎嘎冷,火炕上常放着一个泥火盆,上面的锅里酸菜猪肉咕嘟咕嘟地炖着粉条子。在老家的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以闻到这种香喷喷的味道。大缸里腌渍的酸菜,捞出几棵洗净切丝,放进铜火锅,你会发现酸菜丝还原成大白菜翠绿翠绿的颜色。这是铜火锅独特的地方。一锅酸菜丝打发着东北漫长的冬日时光,那鲜嫩的绿色也让人觉得春天不再遥远。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我也告别了校园生活,走进了军营。有人说,军营是一所大学校。也有人说,部队是一个大熔炉,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得到锻炼。穿上军装的那一刻,抚摸着肩章、领花、帽徽,内心充盈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紧张有序的训练之余,夜深人静时,难免有点想家,想起小时候同样漆黑的夜晚,听着爸爸妈妈给我讲的故事入睡。我人生中的第一封家信,就是从部队写给家里的。

在部队时,我负责管理连队的5个文艺活动室,对其中的图书室情有独钟。图书室里的书不算很多,大约有几百册,主要分类有名著、杂志、军刊军报等。在图书室时,我一边整理图书类目名册,一边负责借阅登记。在这一方天地里,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像一条小鱼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江河湖海。

有时候时间有限,不够看大部头书籍,我便常看一些报刊,让碎片化时间能得到充分利用。看得久了,心里渐渐萌生出写点“豆腐块”的想法。恰好部队所在地的广播电台有一档播音节目接受投稿,我便尝试起来,投稿不仅幸运入选,还连续发表多期。至此,读书、写稿、投稿,形成了渐入佳境的循环。再后来,我还把写稿和自己的另一个业余爱好——集邮结合起来,在《赤峰集邮》《内蒙古集邮》上发表了不少关于收藏鉴赏邮票的文章。从部队退役办理行李托运时,光我自己买的书籍和发表文章的样刊就装了两三麻袋。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是一笔珍贵的财富。这些也确实为我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回想起来,环境氛围真的很重要。就像人参有生长需要的环境,读书写作也需要有自己的环境。在部队的日子,图书室就是我充电的地方。每一次借阅书、每一次来新书,都仿佛是一次春天的播种。就连写家信,也是一种写作的练习。如今,写信的人很少了,阅读报刊的人也少了。传统的笔墨纸张写作变成了电脑、手机创作,甚至是AI智能写作,投稿也基本使用电子邮件。周围的一切都在快速地变化着,幸好书香还在传承。

为了提升写作技能,2016年我有幸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第27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时隔多年,关于那段学习的许多记忆已模糊,唯独对其间看过的一场话剧念念不忘: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打造的话剧《万尼亚舅舅》。契诃夫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我清晰地记得,剧院里当时还有“戏剧咖啡厅”“戏剧书店”。在书店,我看见线装书局出版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契诃夫传》《札记与书简》《艺术评论》《波兰戏剧史》等很多书籍。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我的军旅生活,想起图书室里那一排排的书,书脊如屋脊,我的思绪就旷日持久地游弋在这屋脊之间,如白鸽飞入云天。

《万尼亚舅舅》也是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在其诞生100多年的时间里,对全世界的影响从未消减,成为小人物式悲剧的典型代表。导演李六乙说:“排契诃夫是一次冒险,在人艺排契诃夫更是险中之险。平庸,有辱契诃夫。”或许正因为太不平庸,时至今日,那一晚看话剧的场景我仍历历在目。我记得自己坐在第八排,可以清晰看到舞台上的一切。全剧3个小时的时间里,演员们除了换场都在舞台上。道具里有一架秋千,还有许多白色的椅子,有的大椅子高达十几米。当濮存昕扮演的万尼亚舅舅在舞台上躺下,剧情正式开始。现场不让拍照,我只能凭借眼睛的凝视刻录一幕幕精彩的情景。

从悲剧中看到希望,是《万尼亚舅舅》作者契诃夫与话剧主创团队共同的态度,而“寄希望于未来”这一寓意深刻的结尾则是这种态度最鲜明的表现。“我们将会听到天使的声音,我们将会看到镶着宝石的天空。我们会看到,所有这些人间的罪恶、所有我们的痛苦,都会淹没在充满全世界的慈爱之中。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安宁、温柔,变得像轻吻一样甜蜜。”

契诃夫是个写作者,把《万尼亚舅舅》搬上舞台的创作者们其实也是写作者,只不过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写作”着自己的别样人生。就像我在书海中畅游,在生活中观察、发现、积累、表达,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领略这人生一路的风景。日子大多是朴素的,最难得的是内心澄净、正气充盈,又无畏无悔。有了梦想就努力去实现,结果其实没那么重要。当某一天在岁月转角处蓦然回首,能够眼里有光、心中有爱,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