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鞍山市千山区祥家村风景如画、凉爽宜人,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在清凉中领略初秋美景。
近年来,祥家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以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成为邻村争相“取经”的名村。村庄先后获得“辽宁省生态村”“辽宁省美丽宜居村”等多个称号。
建强组织、用活阵地
打造“有活力”的新乡村
“过去我们村‘两委’干部工作总是没头绪,村民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儿,我们也跟着干着急。时间久了,老百姓有事也不找我们了。”祥家村党总支书记李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近年来,为破解村干部工作权责不明晰、素质能力不强等问题,祥家村不断探索村党组织规范建设路径,制定基层党建工作标准流程图,完善7项服务群众制度,邀请专家教授、乡贤党员、致富能手、电商达人,综合运用“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模式,为村“两委”干部“充电”,逐步实现组织生活民主规范、工作运行科学顺畅、素质能力稳步提升。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规范操作得以逐步化解,村级组织工作从“章序不清”向“规范运行”转变。
党建工作步入正轨,村民自此有了“主心骨”。在村“两委”的推动下,祥家村成立了党员服务队,上门“一对一”服务群众。通过梳理,服务队确定了政策咨询、证件办理、民政事务等五大类帮办代办事项清单,仅半年就帮助群众代办事项270余件,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祥家村将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扩建成集心理疏导、联席议事、帮办代办等10项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大厅。“现在服务中心啥都能办理,再也不用东一趟西一趟跑了,办事很方便,心里踏实多了。”村民万纪东说。祥家村党总支用“有求必应”赢得了群众的“一呼百应”,做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覆盖。
产业升级、村企联动
打造“有产业”的新乡村
坐在秋千上悠荡,惬意悠然。湖畔的小木屋、风车花海……处处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到祥家村祥和度假庄园游玩。
祥家村生态环境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一直是李韬的心愿,但启动资金成了“老大难”。几年前,在一次村企联席会议上,李韬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初步设想。会后,他多次到驻村企业辽宁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拜访,与企业负责人研讨规划方向,预估发展前景。在企业多次实地考察后,终于达成合作共识。村党总支第一时间成立以村“两委”班子为主力军的沟通小组,不到2个月就“换”出了一块52亩的土地,祥和庄园雏形初步形成。“回想这一路,再难再苦都值得!建设初期一些村民难免有守旧思想,但我们这片好风光不能只揣在兜里,要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李韬自豪地说。
如今,辽宁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先后投资1亿元,建设起了集住宿、游玩、采摘等于一体的度假庄园,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旺季,庄园可以为村民提供上百个工作岗位。村里的妇女可以到民宿、餐厅、前台等岗位工作,男性可以参与维护娱乐设施等工作,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共享‘绿色发展’红利。”公司总经理李治辉说。
大棚秋色满,菌子话秋实。祥家村不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还通过食用菌品种引进、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把“祥和菌子”变成引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村“两委”成员带头外出考察学习,积极借鉴先进村致富经验,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引进花菇种植产业项目,成立党组织领办的绿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村集体管理+雇用村民劳作”的经营方式,建成食用菌大棚40栋。2023年村集体种植的食用菌畅销国内外,年产值达60余万元。丰收时节,农户李东旭喜悦地说:“这花菇能让我家年均多赚7万元,现在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
绿色健康、生态宜居
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
“我们村里之前杂物乱堆乱放,到处杂草丛生,自从组建了环境卫生整治志愿队,大家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村容村貌也更好了。”志愿服务队队员李震说。
为改善村容村貌,村党总支组建了以党员为主的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队,按居住区域划分卫生区,以包干的形式,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通过微信群监督反馈、日常巡检等方式及时解决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在志愿服务队的带动下,村民由“站着看”变为“跟着干”,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纷纷加入到整治环境卫生工作中来。如今,祥家村街道和庭院洁净、美观,村民居住环境提档升级。村党总支还组建了祥家村乡贤理事会,与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10条,鼓励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提升村民文明意识,建设文明乡风。
三年来,村党总支用争取到的400万元扶持资金,建设口袋公园3000平方米,硬化道路面积达1.5万平方米,绘制文化墙1000余米,栽种树木花卉3.1万余株,安装路灯120盏。
更高的党建水平、更旺的产业发展、更美的宜居环境是祥家村一直追寻的初心,村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真正实现了集体有收益、村庄能发展、群众得实惠,走出了一条具有祥家村特色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