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达到“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而古诗的音韵之美、意象之丰、意境之广、韵味之浓,学生通过用心品味,才能感悟。《枫桥夜泊》以一个“愁”字作为轴心,选择了众多的意象,与人物情感的搭配达到了高度的默契,是情景交融、羁旅思乡诗的经典之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四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一、起——自创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当代诗人陈小奇先生曾写过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涛声依旧》,其中经典的两句是: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这跨越千年的风霜依旧,涛声依然,让人会想起谁? 教师顺势引入自创诗,点明创作的灵感也来源于此诗: 姑苏城外落丹红/夜半更深听磬钟/倚枕无眠愁绪客/枫桥不改旧时容。诗中的“愁绪客”是谁?是什么让他无眠?通过梳理诗人饱含感情寄托和文化韵味的钟声,总结这些都与一个人、一首诗有联系,从而引入课题和作者。
二、承——初读古诗,于平仄长短处寓情于声
1.诵读涵泳,依声入文
这首诗中的多音字“泊”需要学生注意。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泊”字,为“停泊”之意。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一般划分为“223”,提示在斜线处稍作停顿。随即读古诗,读出层次之美,可读好一首诗不仅要注意断句,还要注意平仄和押韵。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平声声调高且悠扬,语速要缓慢;仄声声调低且短暂,语速要快;入声最为短暂且急促。这首诗仄起平收,所以一、二、四联押韵。
紧接着,教师范读并用手势示范:仄、入声打竖;平声打横。因为粤语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汉语中普遍存在的入声,有九声,较之于只有四声的普通话,它的语音有更强的节奏韵律感,更接近于古音。继而引入粤语吟诵并配以手势示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诗诵读时古音古调的特点。
2.概括诗眼,凝练文本
古人写诗讲究诗眼。诗眼既是整篇诗作的轴心,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蓄积池。引导学生把这首诗读成一个表达诗人情感的字,那就是——愁。让学生在平长仄短中体会古诗的抑扬顿挫,使学生从外在声韵形式的吟诵到内在文本的概括能力得到提升。
三、转——再读古诗,于身世寂寥中尽显愁绪满怀
1.梳理手法,初识“愁”滋味
古诗借助典型景物,借景抒情,寥寥数语就把内在的情感渲染出来。在这里,作者通过描写“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钟声”“客船”等意象来表达心中的愁绪。一方面从“所见”的角度描写,另一方面又从“所闻”的角度描写。而其中的两个意象对比明显——江枫和渔火。试想:这闪闪烁烁、忽明忽暗、星点稀疏的“渔火”与黑沉冷清、孤寂静止的“江枫”,无论是在状态上还是在颜色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动一静、一明一暗的表现手法,形象地刻画出了姑苏城的寂静清冷、诗人的孤独难眠。教师再次让学生带“愁”读诗,读出诗歌以文字作画、字字如画的美感。
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和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可以依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感悟诗歌韵律、画面之美。
2.植入背景,感悟“愁”滋味
(1)“霜”的历史含义。
纵览全诗,有一个意象很特别,就是“霜”。它在文学表达中经常被认为是寒冷悲凉的象征。在《红楼梦》中就有“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表述。为什么作者要写“霜”?教师可以联系写作背景,出示“学习单”:
张继是湖北襄州人(今湖北襄阳),此时,正在苏州的他离乡羁旅有一千多千米。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盛世逐渐走向衰落,不少文人墨客逃往相对安定的江南地区,以避乱世之祸。张继也在其中。不难看出,张继既有羁旅之愁,又有家国之悲。在此,作者写“霜”,别有寓意。
(2)“霜”的物理解释。
“霜”究竟为何物?从物理学角度解释,霜是指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变成固体附着在植物和大地上。
(3)“霜”的主观感受。
既然霜是固体,怎么会是“霜满天”呢?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霜”的古诗词,并出示李白、温庭筠、范仲淹的诗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可以看出,霜在上述文人的笔下是落在地上、板桥上的,只有张继,说它弥漫天空,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因为诗人在截取典型意象时,常会渗入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诗歌中用眼看到的、用耳听到的,还要透过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用心感受到的。这样,才能更真切地还原诗歌的真实情境,体会作者的真实情感。
3.古今会意,细品“愁”滋味
在这一首羁旅思乡诗里面,“对”字值得细细品味。这是一个会意字,从丵(zhuó)从口从寸。其古体字表示一只手拿着点燃的蜡烛,有“向着”的意思。《现代汉语字典》《古代汉语字典》中有“对”字的相关解释,集中体现于以下几点:(1)<动>回答、应答。《诗经》:“听言则对。”(2)<动词>向着,对着。《聊斋志异》:“相对默然。”(3)<动词>敌对、对立、对手。《三国志》:“此强对也。”(4)<动词>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如:“对对子。”
在这里,第四个选项更为贴切,江枫渔火伴愁无眠 。谁在江枫渔火旁伴愁无眠呢?这里其实省略了主语“我”——诗人张继。古人为了合辙押韵,使诗歌更具有音乐美和意境美,经常会采用倒装以及省略主语的形式。此处,没有妻儿子女的嘘寒问暖,有的只是江枫渔火对愁眠;没有亲朋好友的相依做伴,有的只是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一个“对”字,对出的是张继心中无限的忧愁、悲伤、孤独、寂寞……当学生体悟到这种愁滋味时,教师紧接着引导学生把这种愁绪读到诗中去,读出夜晚的宁静,诗人的忧伤,怎一个“愁”字了得啊!
4.和歌而唱,凝练“愁”滋味
在古代,诗人往往是音乐家,他们用自己内心的音乐抒发感情。虽然古曲古调我们已无从知晓,但我们可以用现代的韵律把诗人的情感表现出来。教师配合节奏,浅斟低唱,把诗歌唱出来,教师唱一句,学生读一句,让学生充分体会出唐诗的韵律和谐美。
5.写练结合,升华“愁”滋味
当学生体悟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达到最浓最深处时,此刻语言应用适时出现,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试着让学生闭上双眼,配合着辽远寂寥的钟声,想象这样的画面:月亮西沉乌啼凄凄,霜气布满天空,江风瑟瑟渔火点点,寒山寺外铜钟声声。请听,那钟声传来了,一声又一声,声声入耳,正敲打着无眠的张继,假如你是那慰藉人心的钟声,你会如何劝慰张继?请用“异乡客啊,张继,你……”写一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悟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再迁移运用,将语用实践落实于文本。
四、合——歌以咏怀,于经典作品中感受文化之美
张继既有思乡之愁,也有家国之悲。我们从这千年前的风霜和钟声,感受到了他的千愁万绪。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紧接着,借歌曲《涛声依旧》,让学生重回那个不朽的夜晚,再一次感受张继的无眠,歌以咏怀,一唱三叹。
教师通过由浅入深的解析读,引导学生涵泳品悟古诗中所蕴含的语言和谐美、画面意境美、情感真实美等,让学生领略到诗歌的魅力,进而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