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
晋国是两周时期重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西周时期,晋国青铜文化面貌与列国相近,进入春秋时期,随着晋国雄踞黄河中游,称霸中原,其青铜文化也逐渐由周文化体系发展为极具地域特色的“晋系青铜器”。
侯马晋国遗址是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所在,也是这一重要转变的考古见证。正是在晋都新田时期,随着侯马铸铜作坊的兴起及发展,晋国青铜文化和艺术风格发生重要转变,成为东周时期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
春秋早期,晋国铜器铸造仍以浑铸法为主,分铸法使用极为有限,与西周晚期或两周之际时期的工艺特征接近。然而,春秋早期以降,晋国铜器铸造工艺却发生了较大变革,技术简化趋向显著,主要表现在分铸法的广泛应用、镴焊连接逐渐增多、垫片数量逐渐增大及模印纹饰渐趋流行四个方面。这四项技术的普遍使用使铸造技术逐渐简化,降低了铜器生产的技术难度,从而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铜器生产之中,促使了春秋晚期侯马铸铜作坊中批量化、规模化及规范化的铜器生产。同时,孕育和形成于春秋中期的模印法也为铜器纹饰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使了纹饰逐渐向细密化的风格转变。
春秋中晚期,晋国铜器生产具有显著的工艺多样化特征,并以瓦窑坡墓地春秋中期刻纹铜斗(M30:20、21)最为典型。材质工艺方面,铜斗的器盖、器壁均使用了铜锡合金二元合金,而器钮、器柄则均使用了铜锡铅三元合金;连接工艺方面,铜斗的器壁、器柄均采用铜焊连接,而立鸟盖钮则采用镴焊连接;纹饰制法方面,铜斗的器盖、内外壁纹饰均采用錾刻而成,而器柄和盖钮纹饰则均采用铸造而成。
整体来看,春秋中晚期,晋国铜器生产的多样化特征表明周文化体系下的铜器生产规范和生产模式已开始发生转变,也体现了宗法制度本身的逐步衰微或周文化礼制对社会生活约束力开始逐渐减弱,而多种工艺综合运用也促使了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各种新技术的普遍出现和使用,对晋系青铜器地域特征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