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范式,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实现人的本质的全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以考量实践主体、物质基础、感性需要、生态循环及全球发展为出发点,不断落实对人的本质的真正观照。中国式现代化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本质要求,以深化民族特性、增强历史主体、凝聚共同价值为落脚点,不断推动人的个体本质、群体本质与“类” 本质的真正实现。立足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这一理论视域,充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意涵,有助于全面挖掘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当代价值。这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人的本质;人学意蕴;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24)05-0001-10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24.05.001
收稿日期:2023-11-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史研究”(20BKS134)。
作者简介:王浩斌(1976—),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信作者:杨思齐(1999—),女,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2]594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回答了现实的人及其社会生活何以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得以积极发展的现实问题,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资本逻辑”及其“物化困境”的超越。通过强调“人”“人民”和“人类”三位一体的主旨遵循,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社会向人的语境的真正回归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道路选择、正向的现代化建设范式,为推动创造一个真正有利于人的解放的和谐社会和美好世界贡献了科学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立足时下,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人学之间的关系命题,不仅是学界理论热点,而且是时代赋予的实践课题,具有重大的研讨价值。诸多学者对其作出阐释与剖析,并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普遍共识。从人的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重大超越,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3],即:马克思主义人学给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思想指引、实践指导,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伟大征程。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其理论核心,为我们细化深研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意蕴拓宽了求索视野。有必要以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为理论视域,充分解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本取向”“人本逻辑”与“人本内核”,以期呈现中国式现代化人学意蕴的叙事全貌、精神品格与现实意义。
一、理论溯源: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三重逻辑
对于人的本质的多维阐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命题。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是一个从“类特性”逻辑向“群体性”逻辑再向“个体性”逻辑不断跃进的成熟且科学的探究过程。通过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矛盾关系,马克思开创了对人的本质三重样态的理论建构。首先,人的本质具有自然规定性。劳动是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人有着不同于动物生命本能的“类能力”,能够“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4]162。立足于人的“类特性”的整体统筹视野,马克思回答了人何以脱胎于自然并改造自然的主体性问题。其次,人的本质具有社会规定性。马克思以“群体性”逻辑对人的本质寓于社会生活之中的表现样态展开具体考察,阐明了社会关系对人的本质现实化的决定性作用。最后,人的本质具有自我规定性。基于对人的“类特性”与“群体性”之间逻辑同构的把握,马克思将人的本质问题置于人的个性解放范畴中加以求索,基于“个体性”逻辑,将人类所具有的共性条件同人所面临的同一社会关系结构进行有机结合,明确人的个性化发展是人的解放之终极旨归。据此,马克思语境下的人的本质是“类特性”“群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三者互为依据,缺一不可,直指实现人的解放内在环节的三重基本面向。以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所揭示的科学规律为切入点,把握当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人学指向上的理论渊源,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意蕴及其所指的人的现代化发展内涵。
(一)“类特性”逻辑: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审视人的本质
运用“类特性”的哲学范畴,审视人之为人的根本依据,是马克思求索人的本质的逻辑起点。“类特性”作为一种分析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的研究命题,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主体特性及其表现方式的追问。在这个意义上,人同自然关系的异化现象为马克思提供了极具批判意义的逻辑线索。
基于对黑格尔思辨哲学展开的理性祛蔽,马克思以人的本质在“类特性”上的呈现样态,打通了自然史和人类史之间的有机桥梁,完成了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辩证统一。通过批判黑格尔辩证法依循“祛自然力”的抽象构式,马克思创造性地从异化和对象化的差异性内涵中提炼出唯物辩证法。黑格尔将感性自然先验预设为抽象存在,彻底依附于绝对精神自为的否定生成中,并认为“绝对理念的内容就是我们迄今所有的全部生活经历”[5]423。一方面“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的否定看成真正的和唯一的肯定的东西”[4]201,由此将客观自然及其物质基础赋予合理性的异化成分,视为自我意识本身亟待否定的思辨内容;另一方面又“根据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唯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4]201,由此力图证明思维上的异化对现实中的异化能够起到彻底的总揽作用,并以精神活动“唯一性”取代了物质活动“实在性”。这样一来,自然界在人的头脑中先验的绝对意义就是异化,而消除异化的路径就是诉诸绝对精神依循思辨逻辑的所谓“思维革命”。
马克思立足于人的“类本质”,以劳动的对象性生成为依照,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实质,即“无人身理性”的自我辩证运动[6],阐明了人的主体特性是通过劳动得以展现和确证的,而非虚空构建的自我意识“实体化”。通过以劳动的对象化批判意识的对象化,马克思找到了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媒介,即实践活动。事实上,对象化和异化都具有物质性前提,表现为人的“类”生活的内在规定的两个样态,前者是人在劳动中充实自身全面发展的基本环节,后者是前者囿于一定物质方式制约而衍生出的有悖人的本质的否定形态。因而,异化劳动使人的“类特性”发生裂变,意味着“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不可避免地面临主客体颠倒的矛盾症结。现实结果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成果反过来变为控制、支配劳动者生存境况的消极桎梏。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得以出场的逻辑起点就是如何立足于实践在人同自然的感性关系中重塑人的主体性,进而实现“自然力”和“生产力”在本真样态上的完满统一及现实解放。
(二)“群体性”逻辑:在人与社会关系中考察人的本质
异化劳动理论彰显了马克思着眼于整个人类所共有的本质属性,聚焦的是在人的“类共性”层面上如何实现“主体在场”的问题。而“社会关系总和”论断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了进一步认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现实性的理论追问,完善了社会历史语境下实践主体何以把握革命动能的人学方法论,强调社会关系的历史构成及其现实意义,为指导无产阶级实现解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依据和指明了革命方向。
社会关系是人的“类特性”得以现实化的基础媒介。马克思强调感性活动的现实意义,批判了费尔巴哈“感性存在”直观视角的局限性,指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4]500,即作为能动主体,人的思维力量是通过实践来确证和发展的。
这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从“自然存在物”向“社会存在物”过渡的逻辑深化。在马克思看来,虽然人具有自主意识,但思维活动的“自由性”无法作为人是否获得解放、是否实现自我发展的判定指标。这是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501,人生存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样态只能通过实践来发展和改造。这个过程是实践主体发挥能动意识进行主客体双重改造的过程,其必然依托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来获取进行物质活动的现实条件。
通过批判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理解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4]501的机械认识,马克思赋予了实践活动以感性与生成性,进一步发展了新唯物主义人的本质学说,强调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4]501。人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出群体性的生存样态,因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501。在马克思看来,正确认识人的本质离不开对人的现实生活及其实践生成的科学把握,而要使人的本质力量能够发挥出现实的革命效力,必须对人类社会进行“阶级性”解构,从而使人具备历史视野而通达自觉地走向革命的实践道路。也就是说,人和社会之间的异化现象是显而易见的,但以往先哲囿于“市民社会”这一场域开展研究,对现实生活中人所面临的社会矛盾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消释作用,不利于工人阶级正确认识自身本质及其实现方式。据此,马克思指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4]502在这个意义上,他所揭示的“社会关系总和本质”具有彻底的革命指向和鲜明的批判特性,凸显无产者联合这一改变世界的“集体群像”,进一步激发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动性及创造伟力,推动社会关系变革进而冲破资本主义的阶级枷锁以实现人类解放。
(三)“个体性”逻辑:在人与自我关系中探究人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阐发“现实的个人”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将人的本质思想推向新的发展高度,实现了历史观领域内“社会有机体”和“自然生成者”的辩证统一。“现实的个人”命题的提出,实际上是马克思将人的“类特性”置于历史脉络中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审思,彰显出其在坚持实践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具有不断考究人类社会现实因素的历史目光。此命题同时标志着马克思对人的“社会本质”的考察实现了基于世界历史视域剖析人的生活基础及物质条件研究范式的进阶与优化。从关注人的本质的“类性”到“社会性”再到“个性”的蕴思脉络可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是一个持续具体化的过程,最终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生成,完善了人学思想范畴内人的本质多重样态的科学统一,正确建构起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同自然、人同社会、人同自我关系的认识序列及其相应的方法原则,为实现人的本质擘画了基于“类特性”“群体性”和“个体性”的相辅相成、全面发展的实践蓝图。
人和自我的关系是否正向、是否健康、是否清除了异化状态,以人的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发展为评判标准。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整个人类解放的前提条件。消解私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和“共同体”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抑制和压迫,是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通过披露“虚幻的共同体”内蕴的私利动机和剥削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导致现实的人丧失自身个性的根本原因,即资本主义旧式分工。“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4]537在资本主义旧式分工的背景下,广大劳动人民作为生产者牺牲了自身主体性而沦为大工业繁荣背景下的“抽象的个人”,成为被物化的机械的存在样态或科技工具的附庸。此关系致使生产力的发达同生产者自身的潜能发挥和个性保障呈现反比。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通过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实现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强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是彻底消除私有制条件下反人道的社会分工,并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4]537。也就是说,“联合起来的个人”从事以共同利益为导向的社会活动,在不断地占有社会生产力的革命过程中,通过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及其不合理分工的宰制,实现标志着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人联合体”落地生根。
二、科学意涵: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映照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三重逻辑相应地隐喻了人的发展三维样态,这是直接作用于现实解放的实践范畴。中国式现代化深化了马克思人学思想所揭示的主体确证逻辑,遵循了马克思人学思想所强调的物质运动方向,推进了马克思人学思想主张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克服了马克思人学思想所关注的人的异化症结,打开了马克思人学思想所推崇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门。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不仅折射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人本逻辑、坚定的人民立场和鲜明的人类道义,而且在深层次上反映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人口规模巨大:赋予实践主体以具体性关切
中国式现代化以人口规模巨大为逻辑基点,完成了对西方现代化“见物不见人”传统模式的突破和颠覆,以及对其“抽象人口论”的批判和超越,极大程度上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范畴中实践主体在联合形式上的丰富内涵。人口问题是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面向,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都不可回避的基础命题,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的国情依据,反映了特定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价值态度和目标遵循。
恩格斯曾鲜明地揭示出“人口威胁论”的荒谬性质,批判其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出资本权力的劳动宰制效应,将穷人归结为过剩人口的主体部分,以掩盖人口过剩同财富过剩、劳动力过剩同资本过剩之间的本质联系,建构起足以磨灭最广大劳动人民生存权利的虚假意识形态体系,并虚化出这样一种合理性的统治方案:资本尽可能减轻劳动人民饿死的痛苦,以此来巩固无产者对苦难现状的服从态度[4]78-79。马克思也指出,考察一个国家“从作为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的人口开始……这是错误的……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人口就是一个抽象”[7]700。反观现实,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核心,通过将“抽象人口论”贯彻于价值和实践双向维度上的现实路径中,以完成社会阶级的固化持恒,达到物化广大劳动者,使其服务于资本增殖的目的。因此,必须将生产力置于劳动者主体创造的生产脉络中加以重构,才能祛除资本社会刻意释放出的竞争信号及其泛化的常态性,使劳动主体的生产能力成为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依据,以致生产能力“被自觉地运用并为大众造福,人类肩负的劳动就会很快地减少到最低限度”[4]77。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以推动 14 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为建设目标。这是从人口总体出发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关照,彰显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不管个人OyyBp8lqFmneJ22ExzO3IRnrKOMJ7NdLJ7UVHjYFwbY=现代性的种子是否来自国外,它必须是本国的产物,生长在自己的国土上。”[8]244一方面,人口基数大是中国的具体国情,意味着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合力的动力充足,现代化建设拥有优质的主体保障,这也是推动人的现代化之人口均衡发展的前提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1]只有真切地立足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才能解决实践生成的“主体人”何以破除现存的“物体化”藩篱的生存难题,实现人对自身本质全面占有、人对自身能力的全面激活。另一方面,人力资源丰富同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的具体国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体劳动人民同步实现现代化发展的艰巨性。中国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1]。中国式现代化应始终谨防掉入西方现代化的空谈陷阱,始终筑牢“以人为本”的建设基调,坚持“人民至上”的道路遵循,运用底线思维和批判意识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方法论,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具体实践中不断落地生根。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物质基础向人的发展回归
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建设指南,完成了对西方现代化“精英层级”统领及少数人逐利模式的消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及其“真正的共同体”指涉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富裕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发展状态,究其根本到底是“物的关系”的代名词,还是具有“人的关系”的引申义,这是马克思立足于人的本质的“二重化”样态的深层反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现象的历史研判与实证剖析,一针见血地揭开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社会矛盾刻意进行遮蔽的虚妄面纱。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基于服务社会私人利益的目的,声张着“工人的利益从来不同社会的利益相对立”[4]123,实际上其理论任务无非是“要导致这种最富裕状态……也就是社会的不幸”[4]122。马克思通过重释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辩证关系,找到了“社会的最富裕状态会造成大多数人遭受这种痛苦”[4]122的原因,即工人在丧失生产资料的条件下对资本家的依赖形态[9]。这是因为,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劳动者囿于私有制条件,不得不卷入人格物化的生产流程,并被迫依循这种主体性让渡的方式,出卖自身的劳动力换取些许微薄的生活资料。然而,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生产活动,这说明人本应该通过实践发展生产力、改进生产方式,进而提升人类社会发展水平,而绝非为少数资本家积累财富[10]。马克思从劳动主体的实践关系入手,消解私有财产的“反客为主”性,认为私有财产本质上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11],为正确审视社会的富裕状态找到了以人为本的剖析方式。同时,马克思强调只有从人的关系这一主体向度出发,才能科学把握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立足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容之一,蕴含着对资本逻辑及其“虚假的共同体”运行机制的批判意涵。中国不走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现代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2]784。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推动建立“真正的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性前提和巩固性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终极旨归,在追求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赋予社会生产力以人的因素,以归正人的主体地位,为人民群众充分创造、完满获取和全面占有物质资料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式现代化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将物质基础擘画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真切版图中,为推动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保驾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人作为实践主体的完整性发展,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奠定了现实的基础[13],促进了全社会领域中的主体关系的丰富和谐,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征程中不断获得新成就。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回应人的感性需要的丰富性
中国式现代化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为价值取向,是对西方现代化语境下“单向度的人”的有力破除。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资本宰制下的“异化需要”对人的抽象统治,极大地促进了人的感性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充实。
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决定了现实的人在实践生活中内在条件和客观基础的相统一。一方面,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能动主体,其通过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进行双重改造不断满足自身的多元化需要的丰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能力、价值和尊严等内在因素能够得以确证、彰显和充实。另一方面,现实的人的生活范式由一定的客观条件所制约,生产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具体形态决定了劳动着的人实现自身需要具有一定的限度、程度和范围。同时,创造生产力和获取生产资料的具体流程是关乎人的需要能否得以正向满足的现实要素。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观,将人的本质同其需要本性的辩证关系置于社会历史沿革的脉络中加以考察,以实践观点连接起人的感性世界和感性需要之间的学理交互,为正确认识人类历史提供了现实的人及其主体需要这一基本遵循。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是同人的需要由传统形态演变为现代性形态密不可分的。在这个意义上,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曾经起到了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先进性作用。但随着生产力发展,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发生了现代性割裂及主客地位的颠倒,这使得人关乎自身劳动本质的自我度量发生了由目的向手段的异化转变,衍生出物的逻辑下的“异化需要”控制着人类生活走向的矛盾形态,导致人服从利己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需要”框架,片面化地发展着自身,成为抽象存在着的“单向度的人”。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始终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多元需要为价值指向,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将准确把握人民需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作为制定每一时期、每一阶段、每一方面的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然发生了由短缺经济时代对物质的高度依赖向精神领域的渴望的质的转变。推动“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遵循。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绝对贫困,确立了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人本方向,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进价值和科学底蕴。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推保障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
中国式现代化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道路指引,体现了对资本逻辑及其扩张序列“反生态性”的批判,破除了西方现代化过度“生产—消费”模式的“逆自然性”桎梏,实现了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尊重自然基本原则相统一。
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本范畴。马克思阐明了人的主体逻辑及其本质生成的现实路径,归正了自然的本源地位及其历史演变的样态。“人的尺度”现实化首先体现在对“属人世界”的改造上,即从事生产劳动的人能够将客观自然打上“属人”标签,对其完成转化为人的“无机身体”的改造。这是历史形成的基本环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起点。劳动构成人的存在方式,这反映了历史上人类得以成功脱胎于自然、先进于其他生物的“类”优势。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主体性活动,构成人的尺度相较于物的尺度的分野标识。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界的“人化标签”是人的主体依据的现实明证。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从统一向分裂再向对立的恶性转变。随着人对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和无度掠夺,客观物质异化为压制实践主体的异己力量,现实后果就是“人的世界”迸发出生态危机,人类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考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14]431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进行积极重塑,彰显了其在生态向度上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批判和超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追求,赋存了生态现代化同人的现代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深刻义理、实践方向和价值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结合,保障了生态永续性和人的发展全面性之间的良性互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视为观念准则,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定为理论逻辑,将“人与自然的和解”作为目标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打造基于“绿色导向”的生态循环,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奠定环境保障和客观基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以生动实践积极迈向马克思主义人学所勾勒出的美好社会。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开创推动人类解放的全球发展新范式
中国式现代化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依托,为促进世界和平展现中国担当,为助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中国方案,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模板,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变革超越,破解了“国强必霸”这一资本逻辑,跳出了以“零和”局面为必然趋向的“修昔底德陷阱”,展现大国格局和大国风度,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创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逻辑。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展开了辩证剖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取代资本主义现代化探寻实践路径。由世界历史观之,西方现代化发展是资产阶级掠夺史和剥削史的结果,构成揭发资本主义罪恶事实的明证;同时也是无产阶级开创自身革命史和解放史的起点。正是基于对推翻现实生活中异化束缚的渴望,无产阶级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奴役而具备彻底的革命动因和物质上的否定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现代化同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的相互作用,呈现出一种亟待根除的矛盾局面。这种局面进入马克思的批判视野中,具有现代性生成上的历史特征。马克思指出,“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15]37,进而为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上的劣根性找到了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方法,即世界无产阶级作为直接承受资本主义危机的迫害者,只有通过创造“和平现代化”而推翻“奴役现代化”,才能破除西方现代化的美好幻境,为谋求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推动实现全人类解放,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全新的现代化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基于人的现代化方向的实践诠释。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各民族之间联系更为紧密,其关系建立的场域由传统的经济领域转向政治、生态、文化等多个维度,因此,现代国际社会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具有性质上的公共性和范围上的普遍性。世界格局已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超级大国主导的传统构式绝非符合时代条件和历史选择的“最优解”。西方国家所主张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及其所鼓吹的“历史终结论”和“市场原教旨主义”等内在弊病已逐渐显现,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现代化走“暴乱零和”道路的历史缺陷和现实局限。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着眼于和平,对内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对外倾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将人类共同利益同社会现代化发展高度结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展现出了人民立场、人道愿景和人类取向多维一体的世界价值和先进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为促进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提供了美好的环境保障及和平的道路指引,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那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16]388-394。
三、当代价值: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引领人的解放的伟大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在道义上、 理论上和实践上超越西方现代化,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人学意蕴的现代化[17],并且是不断落实对人的本质的真正观照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九项本质要求,体现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同层层推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的逻辑互动,表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方略同实现人的个体本质、群体本质和“类本质”的内在耦合。这九项本质要求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基本方向,为推动实现人的个体本质筑牢政治上的保障基石;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上的发展要求,为推动实现人的群体本质提供全面协调的积极因素;确立了中国式现代化内在的人类道义之高度,为推动实现人的“类本质”开辟可持续发展的全新道路。
(一)彰显中华民族特性:推动实现人的个体本质
中国特色首先厚植于中华民族特色,中国烙印首先饱含着民族语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首先是彰显中华民族特性的当代实践。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特有的现实条件、发展脉络及具体需要,才能科学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因而,坚持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性质上的根本依据,如此方能朝着民族特色和世界格局相统一的方向对中国式现代化开展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的保障和夯实,离不开坚持党的领导。同时,坚持党的领导以深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离不开社会主义这一本质前提。二者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具体的国tkC4ROOZSmz3P56w8Z+j7A==情、社情和民情的全面考察和深度关切,成为在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版图中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模块。
对人的个体本质何以实现这一问题的回答,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有迹可循,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人民性和本土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民族特点。一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民性和本土性相统一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为实现人的个体本质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18]11。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代化道路,具有内在遵循上的人民性和表现形态上的本土性。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接续奋斗的过程中,以人本逻辑实现对资本逻辑的彻底摒弃,成功开创人类现代化新范本。另一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促进人民当家作主划定根本发展路线,为实现人的个体本质提供确保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方式、方法和原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确立伊始,便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又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沿循且不断奔赴的是“人的现代化”方向。中国式现代化以凸显民族内核为区别于其他现代化模式的显性标识,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发展过程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断行稳致远。
(二)增强历史主动:推动实现人的群体本质
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以激发群体认同为基础,进而最大限度上增强人民群众历史主动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在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语境下,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样态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人是身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群体存在,社会关系的具体布展,构成人的本质现实化的表现样态,人的群体本质是在持续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各个利益集团的现实需要是解决主体生存悖论的物质前提,即
“社会群体就是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基于不同利益的群体的差异也相应地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群体认同”[19]。群体认同的现实化直接影响了作为社会历史创造主体的人民群众自身能动性的发展程度、范围和效果。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伟力和创造合力,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提出了更为深刻的明确要求。党中央强调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相协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含的五维构成及其一体推进的本质要求,体现出人民立场的价值导向。
第一,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社会性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为实现人的群体本质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要坚持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新发展理念贯彻至经济社会运行的全过程,促使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断推进。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支撑,也是推动广大人民在群体性活动中发展历史主动性的关键阀门。
第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民群众捍牢主体地位提供制度保障,为实现人的群体本质凝聚主体合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余年实践探索的科学产物,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的“以人为主体”“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在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调动全社会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是推动更科学、更高效的现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为进一步把握和促进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提供了根本政治制度保障。
第三,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元需要提供多样性发展的切实渠道,为实现人的群体本质发展充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推动“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人民群众的主体生活营造了正义充盈、乐观向上的意识形态氛围,为实现人的群体本质凝聚了人民精神世界及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促使人民群众精神充实,积极发挥自身主体力量,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全面发展。
第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激发社会历史创造主体的集群力量提供现实平台,为实现人的群体本质创造共享发展成果的公平机会和正向机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昭示了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解决我国贫富差距犹存、财富两极分化症结的现实着力点,表征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坚定决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满足感、归属感和价值感,建立起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现代社会,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相互促进。
第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实现人的群体本质创造绿色健康的环境保障。随着世界历史进入现代性场域,人同自然的关系呈现出多重演化的表现样式。新时代赋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要求,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20]。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与共生潜能,是关乎一国现代化发展模式是否走得通以及能否持续的根本。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遵循“两山”理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资源条件。
(三)激活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实现人的“类本质”
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植于人民,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伟大成就的过程中,以生动实践开创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宏伟局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确证了中西差异性文明融合于全人类共同发展之中的可能性,说明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取代零和博弈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为推动人类社会共同的正向发展提供了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遵循和方式。中国式现代化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拓宽了解决全球性发展难题的“类视野”,通过创造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新形态,为人类共同面临的现代化困境提供科学有效的“类指引”“类思路”和“类借鉴”,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1]。
一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为消解国际社会分裂及争端提供公共性的价值遵循,为实现人的“类本质”提供凝聚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动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联系尤为密切,表现为“共在”的形态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1]5。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演进,国际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也具备“共属性”的意蕴。贫富差距深化、生态危机恶化、国家利益博弈激化等现实难题层出不穷。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由解放规律,高度重视对“我们是人类”这一底线价值和底线共识的重塑和激活,在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同时,回答了“我们是谁”这一根本性问题[2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关涉人类前途命运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已然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内涵问题作出当代解答,以不断推进人的“类意识”再觉醒而深化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世界格局与人的“类尺度”的现代耦合,最终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另一方面,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可以为破除资本主义现代化传统桎梏提供立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全新选择,为推动人类文明正向发展提供和合共生的崭新方式,为实现人的“类本质”创造全新的文明机遇。在当今世界历史潮流中,传统人类文明形态具备革新的迫切性。这是因为,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新的文明形态取代旧的文明形态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这是符合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客观趋势。据此,“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知识社会和更高阶段社会转型的过程”[23],而中国式现代化开展的社会实践本质上是一种共产主义实践,是追求文明新形态的实践[24]。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推进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成了“五个文明”总体推进的基础架构,开创了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25],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社会从霸权主义世界秩序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转折[26],为描绘人类命运与共的全球蓝图提供科学指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 丰子义,沈湘平,钟明华,等.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意蕴及其现实展开(笔谈)[J].江海学刊,2023(2):5-20.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 陶廷昌,顾钰民.“颠倒”问题的实践哲学视野——马克思扬弃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方法论[J].思想教育研究,2023(10):54-60.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9] 杨思齐,王浩斌.历史之谜的解答:意识形态批判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逻辑互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3(4):18-25.
[10] 何锡辉,刘恋.共同富裕的理解逻辑、中国实践及世界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9):194-202.
[11] 杨河.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6(2):5-21.
[1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3] 王肖帆.主体性解放: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5):20-26.
[14]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 JACQUES M.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M].London:Penguin Books,2009.
[17] 王虎学,凌伟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学向度[J].学术研究,2022(11):13-20,2.
[18]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9] 王浩斌,王飞南.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人的本质问题再探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2-86.
[20] 习近平.坚守初心 共促发展 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2-11-18(02).
[21] 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22] 董彪.马克思的“类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2):104-111.
[23] 丁志刚,熊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四重逻辑:基于中西方现代化的比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2):52-61.
[24] 陆云.中国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5(1):76-82.
[25] 王瑜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J].学习论坛,2023(5):95-101.
[26] 鲁品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存在本质不同[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8,3(12):81-82.
Analysis of the Anthrop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Marxs Thought on Human Essence
WANG Haobin YANG Siqi
(Institute of Marxism,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Hunan,China)
Abstract:The essence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s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it has rich Marxist anthropological connotations. Unlike the development paradigm of Western modernization,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opens up a brand-new path to realize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s a modernization with a huge population,common prosperity for all people,harmony between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and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It takes the subject of practice,the material foundation,the sensual needs,the ecological cycle,and the global develop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and constantly implements the true view of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It adheres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strives to realiz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develope peoples democracy in the whole process,enrich the peoples spiritual world,realize the common wealth of all the people,promot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nature,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 destiny community,and create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It focus on the deepening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the enhancement of the main body of history,and the cohesion of the common values so as to constantly promote the real realization of human individual essence,group essence and “class” essence.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Marxs thought on human essence,fully grasping the anthropological connotation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s helpful to fully excavate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in 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ople. This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continuously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new forms of human civilization.
Key words: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Marx; the nature of man; anthropological implication; contemporary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