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增强“四种能力”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2024-10-15 00:00:00杜勇锋
北方经济 2024年8期

摘 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部署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改革举措。内蒙古贯彻落实《决定》的部署要求,应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紧紧围绕“五大任务”, 着力增强要素吸引力、内生驱动力、区域竞争力、发展新动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统一大市场 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重塑区域经济格局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国家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旨在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有效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变强,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坚实基础。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落实,我国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产权保护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快健全,市场运行遵循经济规律的程度不断提高,要素向投入回报更好的地方流动、产业向综合成本更低的地方聚集的态势将会愈加明显,区域经济将朝着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为协调的方向发展,并在一定时期内或呈现“强者更强”的发展格局。

(一)区域竞争优势内涵改变,政策优惠地区优势趋弱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各地将不再出台和执行有悖于全国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和规则的优惠政策,‌因优惠政策形成的区域竞争优势将趋于弱化‌,区域经济角逐将更加依赖要素支撑、产业基础、营商环境、区位条件、资源储备利用等因素。这对于部分把特殊优惠政策作为重要竞争优势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将会形成较大影响。

(二)要素流动更加畅通高效,发达地区“洼地”效应强化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我国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程及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更趋完善,各类资源要素在区域间流动将更加畅通高效,要素集聚能力较强的经济发达地区汇集要素的“洼地”效应会进一步强化。

(三)产业集约集聚加快发展,区域产业分工更加明晰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地方保护、市场分割、行业垄断将被加快破除,产业配套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交易成本优势、要素支撑优势等转化为综合成本优势的趋势增强,各类产业将加快向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更高的优势地区集聚,我国产业链将呈现“纵向缩短、横向集聚”发展态势,并逐渐形成若干产业链集群,区域产业竞争随之表现为各地区之间产业链集群的竞争,区域间产业分工也将更加明晰,重复建设和产业同质化问题将趋于缓解。

(四)有效释放居民消费需求,城乡区域差距有望缩小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流通体制愈加完善,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更为健全,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物流成本将明显下降,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衔接循环更趋畅通,加之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服务供给更趋优化,这将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特别是对于消费水平不高的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来说,效果更加明显。

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内蒙古是资源富集区,肩负着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同时,内蒙古仍属于欠发达地区,既面临着发展不充分和发展不平衡的双重压力,又肩负着扩大经济总量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双重任务。在国家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的背景下,正处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爬坡过坎关键时期的内蒙古,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从要素角度看,随着统一要素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趋规范,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逐渐培育成形,在自治区优势领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能力和使用效率将显著提升。但同时,由于产业层次不高、创新生态不健全、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内蒙古对要素特别是高端要素的吸引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在短期内难有明显改观,与经济发达地区在吸引要素和发挥要素作用方面的差距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进一步拉大。

从产业角度看,内蒙古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既有资源优势,也有产业基础。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内蒙古这些传统优势产业在综合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将得以强化,发展空间有望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展。特别是《决定》提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将促进内蒙古能源特别是新能源产业发展。但对于一些在要素支撑、产业基础、消费市场等方面不占优势的制造业、特别是终端消费品制造业来说,内蒙古产业吸引力和集聚能力不强的情况或将在一定时期内延续。

从生态角度看,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是打造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的重点任务,也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国家将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纠纷解决、配套服务等制度。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组织专家完成的相关测算结果,以2022年为基准年,全区林草湿碳储量105.38亿吨,林草湿年碳汇量1.1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汇资源丰富。国家培育全国统一生态环境市场、推进碳排放交易,有利于内蒙古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从消费角度看,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改革举措的贯彻落实,全国商品和服务市场实现高水平统一,市场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逐渐形成,商品和服务有效供给增加,消费成本下降,内蒙古居民消费意愿得以提升,消费需求会得到释放。但由于终端消费品生产主要处于区外的市场格局仍将持续,内蒙古消费外流的情况短期内难有明显改观。

三、以强化“四种能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贯彻落实《决定》的部署要求,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应坚持补齐短板与强化优势并重,围绕推动落实“五大任务”,实施有力举措,构建包容宽松、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着力增强要素吸引力、区域竞争力、内生驱动力、发展新动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一)以优化环境提升要素吸引力

坚持立破并举、多向施策,加快形成包容宽松、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一是深入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效能,大力推进“蒙速办”政务服务品牌升级,不断提升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办事效率,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深入排查归集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全面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废止与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要求相抵触的政策措施,为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打好基础。三是落实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政策,畅通市场信息交互渠道,增强市场主体创新主动性,提高创新成果交易便利性。四是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保障机制,加强公平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

(二)以强化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

围绕“两个基地”建设,培育良好产业发展生态,推动优势产业扩大优势。一是大力推动技术、工艺、系统、装备、材料、平台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二是大力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两个率先”“两个超过”为目标,持续提升、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三是抓住碳排放“双控”策略转变为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重大机遇,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和品牌质量提升行动,构建生物制药、稀土、有色金属、现代煤化工、风电装备、光伏装备、奶业、肉牛、肉羊、羊绒、马铃薯、新能源汽车、储能、玉米深加工、文化旅游、草业等重点产业链,实施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加快推动产业链现代化。

(三)以创新引领激发内生驱动力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升级蓄势赋能。一是深入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大力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制定实施人才待遇政策,推动以稀土新、新能源、生物化学、食品等优势领域为核心加快形成要素集聚的“科技洼地”。二是升级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助力畅通高效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通辽建设消费中心城市,提升供给体系对消费需求的适配性。三是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推动物流企业科技创新及新技术应用,形成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四是加快形成算力输出、资源调配、要素交易、信息消费、人才培养、智能制造等全产业链体系,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四)以先行先试增强发展新动力

依托内蒙古先行先试的改革措施,对接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为发展赢得先机,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内蒙古经验”。一是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上,依托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积极推进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助力实现“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二是构建动态的资源收益分享机制,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从事资源开发活动,同时探索村集体采取出租等方式,利用矿区土地共建就业帮扶车间以及现代化农业设施、发展新能源,增加就业的同时获得长期参与资源开发收益的分成。三是创新同俄蒙合作机制,构建灵活务实的、与对外贸易政策相连接的产业政策响应机制,准确评估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外贸政策,增加内蒙古优势产业产品出口,提高其国际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杜勇峰.抓住“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机遇,以四项“好”举措为抓手,加快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J].北方经济,2022,(05).

[2]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共同富裕”课题组 ;杜勇锋,高鸿雁,李思函,佟成元.以“三个一”为重点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J].北方经济 ,2024,(02).

[3]付朝欢.“首发经济”写进三中全会《决定》,有何深意[N].中国经济导报,2024-08-10.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