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加快构建“买全国卖全俄、买全俄卖全国”经贸格局的路径研究

2024-10-15 00:00:00李雨晴
北方经济 2024年8期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省考察时强调,要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更好统筹贸易、投资、通道和平台建设,在市场准入、要素流动、制度型开放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着力建设高水平开放龙江,加快构建“买全国卖全俄、买全俄卖全国”经贸格局,将有利于本省在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从而真正把难得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奋力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对俄贸易 向北开放 兴边富民

黑龙江省深化新时代对俄全面战略合作,加快构建“买全国卖全俄、买全俄卖全国”经贸格局,是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决策部署,是充分发挥对俄合作前沿省、桥头堡独特区位优势的必然选择,有利于黑龙江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振兴发展。

一、把握“买全国卖全俄、买全俄卖全国”经贸格局的深刻内涵

黑龙江省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买全国卖全俄、买全俄卖全国”经贸格局,推动对俄合作开创新局面。这意味着黑龙江省要更加充分发挥对俄合作桥头堡和枢纽站的作用,将本省尤其是沿边地区打造成我国对俄开放合作的关键辐射点。通过龙江这个枢纽及通道,实现中俄之间贸易、投资、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互联互通、互利共赢,形成中俄经贸合作新格局。这其中就蕴含着多方面的内涵与要求:

(一)深度对接中俄需求,实现双方优势互补

中俄两国的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资源大国、重工业大国之一,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电子产品、机械制造生产中具有全球性竞争优势。两国之间资源与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为发展紧密的经贸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通过不断深化与俄方在各个方面的合作共识,将我国所需要的能源、资源、先进技术等“买”到境内,而将俄方所需要的机械装备、轻工产品等“卖”到境外,要在“双买双卖”中充分利用中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拓宽开放合作领域,提升经贸质量水平

“买全国卖全俄、买全俄卖全国”经贸格局的构建并不能仅仅依靠进出口货物贸易的发展,而是要将跨境产业投资、跨境服务贸易、跨境数字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结合起来,并拓展跨境金融、跨境保险、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新领域,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贸易结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中,强调推动中俄经济和贸易合作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在电子商务、金融、物流运输、能源合作等领域开展双边经济合作。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持续深化给双方全方位合作带来了广阔前景。尤其是在俄罗斯把远东作为整个21世纪战略优先事项的机遇下,黑龙江省要积极参与俄远东地区开发合作,深度对接俄罗斯《远东纲要》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形成中俄双方开放合作常态化机制,全面拓展对外开放空间。

(三)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落实“买全国卖全俄、买全俄卖全国”战略的过程中,既要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更要深化与国内市场的交流合作,积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推动国际国内商品、要素更加自由流动,在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发展格局中凸显重要战略地位。

二、构建“买全国卖全俄、买全俄卖全国”经贸格局的优势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曾五次提到了优势。可以说,在构建“买全国卖全俄、买全俄卖全国”经贸格局方面,黑龙江历史悠久、优势突出、基础坚实。

(一)地理区位优势突出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中心区域,与俄罗斯、蒙古国、朝鲜毗邻,同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拥有连接中俄及东北亚市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将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区定位为国家沿边开放新高地、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沿边重要经济增长区域以及东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黑龙江省对俄合作迈向新的发展阶段。2014-2023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累计达1.2万亿元,对俄贸易额平均占全省外贸总额60%以上,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额的15%左右,居于全国前列,对俄开放合作大省地位不断巩固。

(二)交通运输基础良好

黑龙江省拥有良好的交通运输网优势,不仅有着发达的高铁网、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在漫长的边境线上还分布着众多的沿边开放口岸和优良港口,重要陆路通道、河海航道、能源管道等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黑龙江省各口岸城市加快建设立体化交通体系,并搭建起联通内外、安全畅通、多种通道的跨境运输网络。2022年6月10日,中俄首座跨境公路大桥、连接中俄两国边境的黑龙江大桥正式通车,实现黑河市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直接互联互通和四季通关;2022年11月,同江跨境铁路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年过货能力可达2100万吨。

(三)开放平台优势明显

自国家加快推进沿边开放战略以来,地处向北开放带核心区域的黑龙江省逐渐从边陲末梢变成开放前沿,开放平台体系也不断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民互市贸易区等沿边开放平台持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龙江向北开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2019年8月2日,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设立,成为我国首个以面向俄罗斯开放为重点的自贸试验区,迅速变成黑龙江向北开放最具吸引力和集聚力的平台,成为龙江开放的制度创新高地。

(四)人文交流底蕴深厚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早与俄开展经贸文化交流的省份,历史上有众多俄罗斯侨民在此生活工作,中俄友谊源远流长。黑河市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中俄边境线上一对规模最大、距离最近、规格最高的对应城市,被形象地誉为“中俄双子城”。绥芬河市与俄罗斯文化深深交织,被称为“会说俄语的城市”。黑龙江省持续深化省州、友城间交往,与俄毗邻地区建立了合作机制,一批企业在俄营造了良好的公共关系,在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生态环保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并拥有一大批俄语人才。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了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形成了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坚实基础。

在新的发展机遇下,黑龙江省亟需将这些优势基础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背靠国内大循环与大市场的基础上,以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为重点,形成黑龙江全面振兴的新动力。

三、构建“买全国卖全俄、买全俄卖全国”经贸格局的对策建议

(一)畅通“双买双卖”通道,深度对接国内需求

黑龙江省畅通中俄两国“双买双卖”的通道,需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交通运输网和基础设施优势,使其转化为国际、国内物流成本和效率优势,持续扩大双方的经贸合作规模。

要完善面向东北亚开放的交通运输网络,并持续提升铁路、公路及水运的货运能力,推进同江铁路大桥、黑河公路大桥、绥芬河铁路等陆路跨境通道扩能增效,推动哈绥俄亚陆海联运大通道常态化运行。

各口岸要围绕贸易便利化探索创新举措,营造便利化通关环境。通过优化查验通关模式、创新跨境运输方式、建设“数字口岸”等措施,提高口岸通关速度,完善口岸服务功能。

同时,要着力提升黑龙江省服务国内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供给能力。依托国内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升级,要提前布局或及时调整自身进口产品的结构和规模,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例如在发展银发经济方面,要加速推进中俄医疗卫生健康领域深度合作,通过共建医院、人才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俄罗斯先进医疗技术,发展中俄医疗康养产业,扩大龙江特色医疗资源优势,推动我国老年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提高口岸增值能力,加快建设龙江品牌

黑龙江省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发CEOopg3jOc+PGjvx17r7dK3c4NDR2FI66Tai57YcEdI=展,需要推动传统口岸向口岸经济及现代化口岸发展。既要不断提升口岸集聚要素资源的能力,又要持续提高口岸运营的增值能力。

要以口岸为载体,大力布局木材、俄粮、能源等进口资源加工和日常消费品、机械制造等出口商品加工产业。利用要素资源跨国流动的便利性,吸引更多加工企业落户边境地区,形成上中下游全链条、产业内相互匹配的发展业态。要推动边境产业向精深化、集群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提升边境地区经济韧性和活力。

要加大本地区产品品牌建设的力度。在国外,既要对接俄罗斯差异化和更高层次的需求,提升“龙江产品”的出口份额,又要注重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商品的质量及知名度,结合黑龙江在俄罗斯人脉的优势以及跨境电商等先进的贸易方式,提高国外市场对我国产品的认可度;在国内,各口岸可以对进口商品进行轻加工,通过改变产品的外观和包装,形成独具特色的黑龙江品牌,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附加值,从而增加国内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三)探索差异化发展模式,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黑龙江省要实施“大经贸”战略,形成各口岸集群、各开放城市之间差异化发展、一体化合作的新模式,提高全省对外开放整体竞争力。

一方面,各城市要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中心城市拥有更大的市场容量和辐射带动能力,要依托于自身的产业基础、科教优势、基础设施建设,承接更多中高端外贸业态,并催化形成外贸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加快人工智能、数字托管平台等技术和模式在外贸产业的应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而沿边城市要继续发挥口岸功能,发挥对外人员往来、跨境加工物流、商品进出口的通道作用,并大力发展跨境旅游、跨境电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产业兴边富民。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政策红利赋能,促进区域协同发展。黑龙江已经形成了以黑河为核心的北部口岸集群,以同江、抚远为核心的东北部口岸集群、以哈尔滨为核心的中部口岸集群和以绥芬河、东宁为核心的东部口岸集群。这四大口岸集群涵盖黑龙江省主要的开放平台和重要载体,而且辐射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滨海边疆区等俄罗斯重要城市和地区,将不断驱动龙江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格局加快构建。

(四)拓展对俄合作深度,巩固良好双边关系

在两国元首共识下,中俄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水平切实提升,中俄东北-远东互利合作面临新的战略机遇,黑龙江省要紧抓经贸合作重要契机,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开发。

黑龙江省既要打造更加紧密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农业、矿产、资源等领域合作,鼓励企业推进油气、煤炭、电力、核能等能源合作项目;也要加大跨境直接投资、园区建设的力度,打造特色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境内外联动、上下游衔接的跨境产业合作基地。

构建“买全俄卖全国、买全国卖全俄”经贸格局,离不开跨境电商的发展和跨境金融的支持。黑龙江省要充分发挥哈尔滨、黑河、绥芬河、同江跨境电商综试区承载作用,在境内,推动跨境电商企业聚集,通过建设直播基地、物流仓储园区的方式,打造跨境电商生态圈。在境外,助推企业布局海外仓,服务跨境电商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优化仓配效率、节约企业成本、大幅缩短物流时间。跨境电商渠道网络的不断拓展,将大幅提高“买全国卖全俄、买全俄卖全国”的能力。

金融创新发展既通过优化资金配置,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也会在支持人民币跨境结算、支付的过程中,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俄金融联盟是中国和俄罗斯最大的非官方金融联盟,也是中国和俄罗斯最大的非官方的金融信息交流合作平台。要继续发挥哈尔滨银行服务企业“走出去”的积极作用,在提升中俄贸易结算速度、对接中俄企业金融需求、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系紧中俄合作金融纽带。

民心相通才能更好促进贸易畅通。黑龙江省始终是中俄经贸合作的前沿省份,在对俄长久的接触与合作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机制与民意基础。要继续加强与俄地方政府间合作,扩大对俄科技、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黑龙江省要深化对俄友好往来,提高中俄博览会、哈洽会、中俄体育大会、中俄旅游文化节等活动的影响力,为巩固中俄人民友谊和双边关系社会基础贡献龙江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N]. 人民日报,2023-03-22(003).

[2]许勤.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 谱写龙江振兴新篇章[J].奋斗,2023(08):12-13.

[3]钟建平.高质量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J].奋斗,2022(15):60-61.

[4]杜颖.加强对东北亚区域合作 推动高质量兴边富民[J].奋斗,2023(15):26-28.

[5]韩丽梅,金英,高鸿雁等.发挥重点口岸优势 打造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支点——关于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开发开放的调研与思考[J].北方经济,2023(08):31-34.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决策咨询部)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