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载一刀一刻镂光阴

2024-10-15 00:00:00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4年34期

在通渭县襄南镇,一处木屑纷飞的工作棚内,年近花甲的木雕技艺县级传承人马国新,低头锯着木头思索着如何雕花。

“我都做了30多年了。”马国新自小便浸染在木雕的文化环境中。同是通渭木雕手艺人的祖父,日日在家中进行木雕。雕刻工具与木料碰撞出的沙沙声,吸引着孩童时期的马国新走进木雕世界。

马国新的木雕事业在19岁启航。高考失利后,马国新在家乡的土壤上开辟自己的木雕天地。历经7年学徒生涯,马国新把通渭木雕与家乡文化牢牢刻印在他的事业轨迹中,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古建筑雕刻的深耕与钻研中。每当谈起木雕时,马国新眼眸里总是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双手也不由自主地随着话语轻轻摆动。他热情地展示作品照片,分享木雕工艺的精妙复杂之处。

通渭木雕技艺凭借着“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方式,一直流传至今。马国新从祖父手中接过雕刻刀具,又在自己的手中将其继承并发扬。但如今,马国新忧虑的是年轻人学习技艺的热情消减。“原先有四五个徒弟,几年后,他们寻找到其他出路就不继续学习木雕了。”目前只剩下一个徒弟仍然在坚持。“想学就愿意教,只要有人问,我都愿意说。”马国新在谈起技艺传承时,坚定地表达着自己的态度。

◆素材解读

木雕工艺是历史悠久的,且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华悠久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木雕工艺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却日渐衰微,我们要认识到木雕工艺的价值,不仅要体悟、感受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还要传承其背后蕴含的工匠精神,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