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有人说,满月有满月的风采,缺月则有缺月的曼妙;也有人说,缺月看似如钩,实则也有满月之光,缺亦是满;还有人说,满缺之间的转换和变化更有一种恒久之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课后练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评价无处不在。有人说,评价能帮助我们完善自我认知;也有人说,在这个评价满天飞的世界里,要有为自己代言的勇气。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文题材料围绕“评价”这一社会现象展开,探讨了评价对个人自我认知的影响以及个体在面对评价时应持有的态度。材料给出了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一是评价能帮助完善自我认知,二是需要勇敢地为自己代言以抵御过多或不当的评价。实际上,这两者并非完全矛盾,而是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评价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在审题时,需要理解评价的多面性:评价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全面分析评价对个人自我认知的影响。还要注意把握“完善自我认知”与“为自己代言”的内在联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评价完善自我认知,是为了更好地为自己代言;而为自己代言,则是基于清晰的自我认知,对评价进行筛选和回应。同时也要探讨个人在评价中的主动性:材料暗示了个体在面对评价时应具有主动性和判断力,即有效地利用评价促进自我成长,同时保持自我独立和真实。
在素材选取上,可以选用个人经历,如分享一次因他人评价而调整或坚守自己行为的经历;也可以聚焦社会现象,如社交媒体上的“网络暴力”、职场中绩效评价对员工自我认知的影响等等;还可以引用名人案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徐学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