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赵仕华,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校园文学》《短篇小说》《天津日报》等报刊。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父亲最期待、最忙碌、最充实、最开心的时光。在这金黄的季节里,他就像那片土地上矗立的柏树,深深地扎根,与大地共同见证每一份辛勤耕耘的回报。
屋后的玉米地此刻已是金黄一片,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玉米棒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父亲低语,期待他能及时地将它们带回家。父亲站在屋后的田埂上,心中琢磨着掰玉米的次序,是先掰屋后的,还是山岔沟那边的,或者是白蜡树旁那片土地上的……他点燃一支烟,静静地回想每片土地上玉米的生长情况,眼中透露出对这片丰收之地的自豪与期待。
最终,父亲觉得那些玉米成熟度都差不多。他决定由近及远——抢时间、抓天气,收到家里才是王道。收得快才是最重要的。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幕降临的最后一刻,除了短暂的吃饭时间,他都坚守在田间地头。即便烈日炎炎,汗水浸湿了衣背,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滑落,但想到屋檐下连绵起伏如小山状的玉米,他的嘴角就会挂起满足的微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玉米喜获丰收,南瓜也硕果累累。父亲称赞道:“南瓜真是好东西,易于种植,一旦播种入土,只需少量施肥,便能适应各种土壤与气候,迅速生根发芽。”最关键的是,南瓜的产量极高,且极少受到病虫害的侵扰。
秋后的地里,南瓜或紧挨着玉米秆,或依然保持攀爬在土坎之上的悠然,或依偎在树旁,或巧妙地藏匿在茂密的草丛间。这些南瓜圆润而饱满,绿意盎然如翡翠般晶莹,金黄璀璨犹如阳光洒落。父亲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轻轻摘下,生怕打破了它们甜美的梦境。
这些南瓜,有的最终登上了餐桌,化作了香气四溢的南瓜汤、口感细腻的南瓜饼;有的则成了孩子嬉戏的玩具——他们像书中所描述的小动物一样,将南瓜滚来滚去,尽享欢乐时光。父亲看着这一幕,不仅不恼,反而乐在其中,甚至有几分窃喜。他深知这样的玩具孙子喜欢,即使玩腻了,切碎煮熟后还能喂猪,既不浪费,也无须额外花费,真可谓一举两得。
更令人欣喜的是,南瓜子经过炒制后,其独特的风味更是令人陶醉。孩子迫不及待地抓了一把在手中,瞬间便陶醉在那香脆可口的口感中。父亲仿佛发现了宝藏,忍不住返回屋里,把衣服所有的口袋都装得鼓鼓囊囊的,这才心满意足地坐在院子里前,一边看着小兔子欢快地嬉戏,一边悠闲地嗑着南瓜子,满脸洋溢着纯真而满足的笑容。
屋后还有株秋梨树,果实累累的秋梨树枝头低下,那是秋天特有的香甜。小时候,我有次光着脚,沿着水桶粗的树干往上爬,只为能摘到心目中最大、最甜的梨。树上的梨挨挨挤挤,我在树上尽情地品尝着,有的咬了一口就扔到了树下。父亲发现后,心疼不已。他怕我摔下来,也觉得好好的梨都被我浪费了。他扛来梯子,让我从梨树上下来,然后再攀上梯子,轻轻地摘下每一个成熟的梨子,仔细地放在篮子里。他说:“摘梨要摘长熟的。这么多梨子,咱们吃不完,给邻居们送点去吧。”他还把我扔在地上的梨捡起来,重新削皮,切成块,给我们当零食吃。
今年的气候条件非常理想,秋梨得到了充足的雨露和阳光的滋养,味道更加甜美,口感也更加水润。这种天然的馈赠使得秋梨的香气更加浓郁,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味道。这次,父亲站在树下,我站在梯子上,给他和我的儿子摘秋梨。儿子兴奋不已,大声地赞叹:“爷爷种的梨,真是又大又甜!”这番话让父亲心花怒放,自孙子到来之后,他脸上的笑容便如同阳光般灿烂,从未间断。
至于红薯,每当秋日的午后阳光洒满大地,父亲便会带着我踏入田野,共同探寻那些深藏土中的宝藏。我永远铭记那份泥土的芬芳,以及红薯出土时裹挟的沉甸甸的泥土气息。挖红薯对我而言,是童年最翘首以盼的游戏。那些红薯仿佛害羞的孩子,藏匿在泥土的怀抱中,而父亲凭借丰富的经验,总能精准地判断出它们的藏身之处,巧妙地将它们从土中取出,确保它们的表皮完好无损。很多时候,他会用镰刀削个红薯给我:“尝尝,看甜不甜。”
今年,父亲种植了很多红薯——得知我们常从网上购买后,就增加了一亩地的红薯种植,希望我们能尽情享受“红薯自由”的喜悦。周末,父亲不辞辛劳地往返三百余里,为我送来他亲手种植的红薯:“尝尝味道如何,如果喜欢,就回家一起挖。”我端详着这些红薯,它们仿佛也懂得父亲的心意,每一个都圆润光滑。经过烘烤,它们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口感甜糯可口,让儿子欲罢不能,一口气吃了三个。他一脸满足地向爷爷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太好吃了,比我买的烤红薯还要美味。”
千奖万奖,难抵孙辈一句赞扬。父亲听后,脸上那岁月的痕迹似乎都化为温暖的光芒,他微笑道:“今年的红薯长得特别好,有空的话,你们一定要来体验挖红薯的乐趣。若是忙,挖好了我给你们送过去,或者你们来取都可以。”
周末的闲暇时光,我携子归乡。车子刚稳稳地停在老家的院子里,儿子便迫不及待地指向对面的小径,欢声叫喊:“爷爷,爷爷!”只见父亲身背沉甸甸的背篓,正疾步朝家的方向走来。
其实,这片土地上收获的不仅仅是丰硕的农作物。在这片金黄的田野间,父亲用辛勤的汗水也浇灌出了自己的快乐。尽管岁月在父亲的脸庞上刻下了沧桑的痕迹,但他的身体依然健壮有力。
我和父亲一起到地里掰玉米,父亲在前我在后。他背着背篓,一边走一边兴奋地说着玉米生长的点滴,播种、施肥、锄草、拔节等,如数家珍……
我想,这就是父亲的丰景。
返城之际,父亲忙不迭地将红薯、南瓜、花生装满了我车厢的每一寸空间,又在后排坐垫上堆叠了两袋玉米面和一大袋葵花籽。稍做审视后,他又添置了一袋土鸡蛋,那沉甸甸的土鸡蛋,承载着他对我们深深的关爱。随后,他拍了拍手,轻松地说:“吃完了再来拿!”
儿子见状,兴奋地欢呼雀跃:“爷爷,我也丰收啦!”爷爷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小脑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哈哈哈,我们大家都丰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