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红色故事,品味百年历史

2024-10-14 00:00:00张振军
中国铁路文艺 2024年10期

作者简介:张振军,中国铁路文联作家分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供职于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工务段。

作为铁路系统主题教育核心读物,国铁集团党组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铁路红色故事》一书,融故事性和正能量于一身,深受铁路系统干部职工的喜爱和欢迎。

翻开装帧简洁大方的深红色封面,一个个精彩故事便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全书分为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新征程四个板块,全景式地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到全面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程的百年历程中,铁路人的一个个精彩瞬间。

为反抗反动军阀和洋人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在旧中国的铁道线上,诞生了中原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诞生了第一个铁路工人总工会——京汉铁路总工会。这里有二七大罢工五十余名遇难的铁路职工,英勇就义的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共产党员、法律顾问施洋,也有坚守沪杭铁路,组织铁路工人开展罢工斗争,被捕后牺牲于狱中年仅36岁的中共杭州地委领导成员沈干城,还有被誉为中国工人运动先驱,牺牲时年仅45岁,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王荷波先生。一个个英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

看到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先生,为阻止日寇入侵而亲手炸掉自己主持建造的钱塘江大桥感人故事,不由得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译制片《桥》,想起那支南斯拉夫游击队为阻止德军撤退而炸掉一座美丽大桥的曲折经历,也想起儿时特别喜爱的一部国产电影《铁道游击队》,想起游击队员打了胜仗之后,在夕阳下弹起土琵琶,欢快地唱起歌谣的情景,是那么生动、那么有感染力。

新中国成立后,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1952年7月1日成渝线建成通车,1961年8月15日宝成线宝凤段电气化改造完成,铁道线上出现了第一批电力机车女司机。1970年7月1日,被誉为“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创造了13项世界铁路之最、18项中国铁路之最的成昆铁路通车,留下了一段在号称“地质博物馆”的西南横断山脉、云贵高原成功修筑铁路的传奇。全长1096公里的成昆铁路,沿线22个陵园里耸立着2100座烈士坟茔,平均每根枕木下都长眠着一个烈士英魂,可见筑路工程之艰难。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铁路系统掀起了新一轮建设热潮。1992年,“中国重载第一路”大秦铁路建成开通,成为我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1996至1997年,纵贯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沟通西南与华南的南昆铁路先后建成开通。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克服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等世界性难题,仅用5年时间就建成通车,为世界屋脊架起了通向世界的“金桥”,给青藏各族人民送来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福音,堪称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面对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铁路系统经营理念、服务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革,涌现出“158”雷锋服务站、为救旅客与歹徒英勇搏斗献出生命的列车员任凤英、热心服务旅客的售票员孙奇、率先进行市场化探索独创“小梅营销技巧”的货运员李小梅、“干就干出样子,做就做到最好”的机车检修高级技师邓必清……一个个忘我奋斗的故事鳞次栉比,构成了一幅幅奔涌向前的铁路人物图景。

最亮眼出彩的,毫无疑问是进入新时代的高铁建设故事。1990年,中国高铁完成“高速列车总体技术条件的研究”,2012年开启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2014年,复兴号动车组牵引和辅助变流器自主研制成功,功率从8000多千瓦提升到1万多千瓦,2015年完成装车考核,成为时速350公里“复兴号”的心脏。更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是,2019年12月30日,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设的世界上首条时速350公里智能高速铁路——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从时速35公里到时速350公里,京张铁路见证了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值得每一位国人自豪。

通读《铁路红色故事》不难发现,中国铁路的百年历史与中国革命须臾不可割裂,由此而深深打上了红色烙印,凸显出铁路人的红色基因。铁路发展历史,就是紧跟中国共产党闹革命的历史,就是不断实践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中华民族如今踏上新时代新征程,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更应该铭记这一个个历史的瞬间,铭记这些抛洒鲜血乃至生命的先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