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稻浪金黄》讲述的是一个贫困山村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感人故事。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杏山县所属的山乡村和一条山区铁路线上。杏山县一带多地处于完达山山脉所覆盖的崇山峻岭和沟壑纵横,山乡村等诸乡村被掩埋在巍巍大山之中,交通闭塞,信息闭塞,生产与生活受到限制,大山里的人渴望走出去,渴望过上富裕生活。爷爷当山乡村的生产队长多年,他与老支书筹划着怎样带领村民富裕起来,却苦于大山的阻挡,无奈搁浅。
几年后,国家计划打通省城到杏山山区的大山通道,修建一条惠及山区农民的铁路支线。铁轨如巨龙般穿林越岭,火车开进了山区,农民出入乡村乘上了火车,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了大山。从此,火车像一条河,让幸福流进了山乡村,激活了杏山至福山铁路沿线一带的农村经济,村民们一天天过上了好日子。
小说刻画了筑路工程段的毕队长和总指挥老程及小王、小库等一批铁路人,他们深扎山区、跋山涉水、苦干奋进、顾全大局、热爱57a92d2ff05a2410c71080cb45269fc8088a8bacf46826c1ee46f60ebdc1e982乡村,克服困难攀险滩,援手助农开田,有着铁路人特有的硬骨头精神和积极投身于农村建设的火热情怀。毕队长是打前站的工程段测量队队长,他在科学勘测的基础上,向设计院建议改变途经山乡村的一段线路路径,保住了山乡村后期开发的火山岩有机水稻试验田和大面积种植规模。老程是接续测量队的铺路一线总指挥,他热情耿直,雷厉风行,为山乡村开田建设出谋划策,作出贡献。
在写毕队长和总指挥老程时,我想到了结识多年的几个工程段和工务段的朋友,他们有的是曾担任筑路一线指挥的副段长、工长、班长,有的是普通的线路工,他们顶烈日、冒严寒,在一线吃苦耐劳,敢于啃硬骨头的拼搏精神和工作作风都是我所见所感的。想到他们,一股热情驱使我写下他们,写下一群当代铁路人。
小说创作忠于生活、高于生活。完达山山脉张广才岭脚下的农村,从前贫瘠,现在都富裕起来了。火车通至小镇,乡村路路通,敞亮的砖瓦房一排排,小汽车也进了家庭,附近几十个乡村清一色种植镜泊湖火山岩有机水稻。秋季到来时,稻浪滚滚,金黄金黄,煞是喜人。山乡村着实发生了巨变。
《稻浪金黄》是以“我”的视角,讲述爷爷、奶奶所经历的山乡村的从前和现在变化的故事,多层次、多线索展开人与自然、铁路与山村、淳朴与善良、乡情与亲情的叙写,全篇以爷爷、奶奶的故事作为主线,带动各条副线情节和细节。烘染加重了叙事的感化力故事性。
春风吹拂着大地,板结的土地散发出新的芳香。在如此宏阔的伟大时代进程中,怎能不让人怦然心动,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