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先生在散文集《读书便佳》中记有一名越南老医生将所藏医学工具书全部转手别人,他偏爱的另一批书则要跟在他身边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说:“那是慰藉,是寄托;人生流离,书是故乡!”这是我见到的最为动听的读书箴言。
一张琴、一轴画、一朵丽花、一块玉石,浸淫了漫长的光阴,封存了一段已久的故事。如若没有了文字,它们那曾经的华美与芬芳、被世人的千恩与万宠,便宛如一片废墟,一切的一切都归于沉寂。然而有了文字,无论一株草木、一抹夕阳,还是一件旧物、一帘风景,虽饮尽千年,也会让后人在洗尽尘埃、拂去沧桑之后,去领略那一番千古的繁华,去追思一段或雍容典雅或壮怀激烈的岁月。
读流沙河先生的《白鱼解字》,自序中有先生小时候的一段读书经历。那时正值抗日战争,山河破碎,流沙河和小伙伴们坐在泥地茅盖的教室里学习——国学老师刘兰坡先生手持一炷香,快步走进来登上讲台,向我们一鞠躬,轻声说:“我是燃香而来,望诸君努力。”
读来,为之动容,心中暗生敬意。我以为,这香,是书香,是文字的耀眼光芒,是文明传承的薪火。
随便翻开《诗经》的一页,其中的悠长与醇厚,蕴含在古色古香的词句里,一如清风拂面,惬意舒服;或如微凉的雨,沁人心脾。那绿的卷耳,红的桃花,如展开的一长卷画廊,一朵挨一朵、一片连一片地蔓延着并盛开着。而“桑者闲闲”“鹿鸣呦呦”的优美自然生态,更引起现代人的无限想象和向往。“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率真,在《诗经》里比比皆是。那滋味,诚如清代李慈铭“山气花香无着处,今朝来向画中听”的妙不可言。
读《瓦尔登湖》,读到“植物一跃而起,花朵怒放,和风吹拂……”这富有张力的文字,让我一下子便联想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也就不难理解梭罗所说“人类的生命即使绝灭,也绝灭不了根,那根上仍能茁生绿色的草叶,至于永恒”。
读书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想读就读。无论是“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的春天,还是“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的夏天;无论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秋,还是“坐看青竹变琼枝”的严冬。也许是阳光明媚,也许是潇潇秋雨,也许是寂静的夜晚,也许是清新的早晨,我们都可以用一种亲切的姿态,手不释卷。即便是怀着宁静的心情随便翻看,书中那淡淡的墨香,隽永的文笔,可人的文字,也会让人感到如饮清茗,享受着一份怡然自得的闲情逸趣。
有人说,读书的三种境界就像是三种不同的恋爱方式:用眼睛去爱的人在意直观感觉;用脑子去爱的人讲究道理和应该;用心灵去爱的人在乎真切感受。宋代大儒朱熹曾打过一个比方,“想当然”地读书,就像一个肚子饿的人走进饭馆,看到大盘小碗的鱼肉馔食,就粗嚼快咽,恨不得一口吞下去。这种吃法,只是形式上填饱了肚子,对于美味佳肴的味道一概不知。读书亦如此,若贪多嚼不烂,就难以达到“知其然”的目的。另一方面,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读书不要因“知其然”而沾沾自喜,应该向“所以然”的更高境界进军。只有这样,才能明白别人不明白的道理,领会别人没有领会的内容。“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每次读到湖北儒医熊伯伊的这首《四季读书歌》时,内心便有一种春风荡漾、绿波起伏的感觉,那种对读书的渴望也随之油然而生。随手执书一卷,踏青郊外,田边溪头,席地而坐,任凭野草浸染一身馨香,一同沉醉于这生机盎然的春光里。渐渐地,就会发现,读着读着,眼里的草儿开始葱绿茂盛;读着读着,身边的花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读着读着,蝴蝶飞来了,舒展着翅膀在草丛间翩翩起舞,在花香里追逐嬉闹,连落叶也泛着生命的勃勃气息。
唯有贴近书香,与独处相安,与万事言和,阅己,越己,悦己,才能自由地呼吸。这是我至今最为深切的一个成长体会!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