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乔迁新居,邀我到他府上喝茶,随便聊聊文学。
偌大的书房,空间宽敞,除了别致的写字台、几幅名人字画及绿植,四周皆是书柜,可谓汗牛充栋,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
我惊叹不已,不由得逐个书柜的津津有味地欣赏起来。有文学类的,有历史类的,有名人传记,有心理学,有哲学……这些书,或精装,或成系列,都是经典。除了一个书柜里的是旧书,其余的书全是崭新的,有些甚至尚未去掉塑封。
见我面露羡慕、好奇、诧异表情,这位事业有成的好友自豪地笑道:“藏书够多吧?这些书是搬新家时买的。”接着坦诚地说:“充门面而已。其实一本都没看,静不下心来。”
闻听此言,让我想起歌曲《人生何处》里的歌词:“看过的才叫书,走过的才是路……”读了才拥有,不读是摆设。
读书是为着致用,读便是学,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其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就拿毛泽东来说,据其自己回忆:“我没有进过大学,也没留过洋,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师范,它替我打好了文化基础。但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最有收获的时期,却是在湖南图书馆的半年。楼上楼下,满柜满架都是书,这些书都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贪婪地读,拼命地读,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菜的味道,吃个不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据不完全统计,从进城到1966年9月,毛泽东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阅各种图书达2000余种,5000余册。
好友靠在藤椅上,晒着冬日暖阳,优雅地喝着茶,却满脸苦恼的样子:“我的散文,就是把一件事枯燥地叨咕一遍,充其量算个平铺直叙的记叙文,或是回忆录。走到瓶颈了,如何提升呢?”
我说,要不就静下心,把这一屋子书读了吧。然后就会像凯勒说的那样,“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你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唐代诗人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书读得多了,熟悉各种写作技巧,写起文章来便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且有韵味。
与此相反,我认识一位文友,酷爱读书。她是位农村中年妇女,当年的“大学漏”,以乡土散文见长,时有发表。自从前几年加入省作协后,却戛然而止,一篇文章也未见诸报端。倒不是写不出来,是人家压根儿一个字没码。她以为,自己书读得少,脑子空,作品无品位,准备沉淀下来,潜心读书,好好充电。足足两年没有抛头露面,似乎在码字圈子里人间蒸发了。这期间,她晴耕雨读,从网上购书,读完一本紧接着再购买一本,全身心“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一天,我捧读新到的文学杂志,被一篇散文吸引住了。扫一眼作者,熟悉的名字猛然跳入眼帘——恰是那位文友。
她的这篇散文不同凡响:入眼入心,让人过目不忘;深接地气,又广纳远风,诗意升华。看来这书真是没白读!
曾聆听过著名评论家、两届茅盾奖评委高先生的散文讲座。他说,“散文是‘贵妇人’——穿皮草时像穿布衣,穿布衣时像穿皮草。写散文的,要多读好的诗歌诗词,诗歌诗词是散文的伟大的训导者;要多读经典小说,这对散文创作的帮助是全方位的,不仅可以汲取小说的艺术养分,还可以开阔个人思维,提高思想性,增强写作技能并培养共情能力”。着实令我耳目一新,醍醐灌顶。
高先生还是著名翻译家,翻译出版过大量文学作品,影响广泛。讲座时,时不时会引用些外国文学作品里的故事。有一段话,颇耐人寻味——深秋,凉意渐浓,儿子披件单衣出门远行。母亲说:“穿这衣服,能走多远?”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