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一个叫“糊弄学”的兴趣小组,现在有34万成员。小组的创立者“摸鱼的阿汤”这样定义“社交糊弄”——以看起来不敷衍的方式,应对生活中难以推托的事情。小组的签名是“人生苦短,糊弄一下好像也无妨”。
的确,社交生活中如果万事较真儿,恐怕会活得十分辛苦。反而是一些相对中性的回复,既展示了朋友之间的关心与关注,还不会因为和朋友意见不合而争执。在我年轻时,很在意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是否相符,对朋友的挑选标准十分严苛,所以一些我在意的人,反而是我常常得罪的对象。现在想想,有的事情何必如此较真呢?
有一个叫“沟通纽带归属”的理论,它的观点认为,社交是一件费力的事情,关心他人需要能量,倾听他人也需要能量。每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应该把能量让给那些有价值的事情。“社交糊弄”的出现实际上是一种无奈之举,其产生的原因分别有“对话题不感兴趣”“不愿意接受负面情绪”“工作繁忙”“单纯不想回复”,等等。
“糊弄小组”里深入浅出,罗列了种种被迫社交的对话场景,让倦怠的年轻人轻松掌握“糊弄”这门学问的真谛。入门级的糊弄可以总结为“同义反复”,即抓住对方说话的关键词并重复以表示对对方观点的认同:“你这个说法太好了!”“的确很有道理啊。”“真的就是这么一回事。”进阶版糊弄会更强调情绪认同,比如多使用感叹词,以及一连串的“哈哈哈哈哈”。最高阶的糊弄具有对谈话的好奇,比如提出:“然后呢?”“后来怎么样了?”“你是怎么解决的?”在提问和反问中让对方获得强烈的倾诉满足感。
表情包属于“社交糊弄”的典型案例,而且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表情包的糊弄含义变成大家秘而不宣且彼此默认的“共识”。职场中,下属排队给上司发“大拇指”未必是真心夸赞,或许只是“收到”的代名词。“露牙的笑脸”也并不一定是真的觉得好笑,只是表示礼貌性回复的终结词。而那些朋友之间有时候爆发的你来我往的宠物斗图,或许只是朋友之间无聊之余互相撒娇、卖萌的一种趣味。
“糊弄”这个原本贬义的词语在年轻人的调侃中成为一种“学问”流行起来,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韩炳哲的《在群中》说过,智能手机给了我们更多的自由,但是从中也产生了一种灾难性的强迫,即交流的强迫。在社交互联还不那么便捷的时候,我们所需要面对的社交关系是相对单一且面对面的。但在社交互联的今天,社交被提速,呈现出碎片化、多向度,定义也变得更宽泛。很多时候,社交倦怠后诞生的“社交糊弄”实际上是针对“无效社交”的一种解绑。在某种程度上它有着部分积极的意义,但在私人的亲密关系中,“糊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时常会翻车,反而增加了社交关系的不满与隔膜。
我有个习惯性向我吐苦水的朋友。比如,她的男朋友忘记他们的纪念日、竞品公司来了一位有手段的对手、发小和她借了钱没有还云云。所有故事她都喜欢逐条发微信与我聊聊,在我工作繁忙时,打开微信,几十条信息轰炸后,我甚至不知从哪一句开始回复。尽管我知道,她没指望我帮忙,更像是日常宣泄。
一开始,我展示了我的共情和积极关心的态度,但事态越来越不可控,她向我吐露生活的不满甚至成了一种习惯。我思考再三,决定和她好好聊聊“如何找到新的方式解决生活的困境”,尽管这位女友后来与我关系渐渐冷淡,但是我并不后悔。我采用了并不糊弄的方式向她袒露了我的倦怠,这是我人到中年出于“社交自由”的选择。“糊弄”的底层逻辑依然是对社会关系的维护,然而,人生知己不过二三,又何必贪杯?
(源自《三联生活周刊》,许小满荐稿)
责编: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