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节选)

2024-10-14 00:00巴金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33期

美文引路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见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他在房间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暗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炫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

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形,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我第一眼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

我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

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

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阖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

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

(选自《巴金全集》,有删改)

◆技法点睛

《秋夜》写作者在梦中与鲁迅先生会面并得到先生的教诲,坚定了勇往直前、克服困难的信心这一过程。文章虚实相生,“虚”写梦中情景,即鲁迅先生的出现和对作者的谆谆教诲及刚正不阿的精神熏染;“实”写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内心困惑和对先生的怀念之情,现实与梦境若即若离,极尽混沌朦胧之美。

虚实相生,一般指的是把对眼前现实生活的记叙与回忆想象等结合起来的写作方式。虚实相生的关系,大致有以下三种:

1.虚实相反相成。虚写与实写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例如姜夔在《扬州慢·淮左名都》中虚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虚实相辅相成。虚写与实写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例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上阕写实,通过描写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通过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虚实相生相辅,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3.虚实相融相生。实中含虚,虚示实相,虚实一体。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四句诗皆实中含虚,尽显过访不遇之情的跌宕变化。明面“寻隐者不遇”(实),暗寓情理(虚)多多——由实见虚,虚实相生,二者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