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在线
随父母打工在外的我,时常怀念着故土,每每遇到假期,便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乡。(开篇语言略显平淡,可运用场景描写等方式入题。)
去年回乡,正值寒冬,老屋炊烟袅袅,眼前的古朴土房洋溢着新的生机。一家人围着火炉聚在一起,屋内充满欢声笑语。爷爷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一边用钳子轻轻地将炭翻来翻去,一边慢悠悠地说:“现在的生活好啊,以前都是烧柴,现在用的是无烟炭,热气容易上身,坐在火炉边,喝口茶,聊个天,就觉得是最好的日子……”话音未落,听见门外有人来了,爷爷便站起身来,拂去裤腿上的炭灰,赶忙迎出去。余光之中,那盆炭兀自地闪,火也在悄悄地温暖着我们。(烤火场景描写中所寄予的“温暖”人心的意味太过含蓄,丰富的象征义揭示不够充分。)
我也跟着起身出门,只见隔壁张伯家大儿子急匆匆走来。“杜叔,您给评评理,划给我的那点儿宅基地,哪够呢?”我正疑惑间,呼啦啦又赶趟儿似的来了四五个人,围着爷爷七嘴八舌,大体都是讲宅基地的事儿。(这里出现了矛盾,但缺乏细节的呈现。)奶奶轻叹一声,和我说:“新农村建设的确好啊,可也存在不少问题!就为这拆旧建新、经费补偿,街坊邻里吵架的可多了,都只比谁划的地好、地多,谁赔的钱多。你爷爷是村支书,愁得整宿整宿地睡不着。”(通过人物对话揭示原因,平铺直叙,缺少波澜。)
“走,喊上具体负责的干部,咱们去村委会说。”爷爷带着叔伯们走了。约摸8点来钟,爷爷哼着曲回来了。“爷,不闹了?”“不闹啦!”(悬念顿生,但同样因为细节的匮乏,使得矛盾的化解过程缺少引人入胜的力量。)第二天晌午刚过,张叔他们又来了,还是x//AJyeqI2eGXw66f2quDg==围着爷爷七嘴八舌,不过这次每个人都是笑盈盈的,大约一杯茶的工夫,人散尽了。(矛盾化解,情节趋缓。)
小年起早村里逛了逛,新修的水泥路平坦开阔,路边荟草丛整齐明快,邻里的招呼热情质朴。耳边再次响起爷爷那句“现在的生活好啊”,我心中涌动着“好!很好!”的感慨。
这次回乡,亲眼看到新农村建设下的乡村巨变,感知家乡变美、变好、变暖,我内心无比欣慰。(结尾略显直白,可以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营造含义隽永、余味无穷之感。)
◆升格建议
此篇作文以质朴的语言,描写了农村基层工作者在“乡村振兴”政策指引下,引领农民改变观念,让大家拥有迎接新生活的勇气并学会奉献。同时,本文也有一些瑕疵:一是情节缺乏跌宕起伏的变化,阅读过程缺少期待;二是语言略显平淡,可在场景营设、心理描写等过程中多运用形容词、排比句式、各种修辞手法等,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