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2024-10-12 00:00:00于海琳雕钰惟许贯虹姚东宁李歆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4期

[摘 要] 目的:探索“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助力我国慢病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期为慢病药学服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文献,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慢病药学服务实践经验,对药学服务能力提升策略进行调研和分析。结果:通过对居家药学服务、慢病健康服务包、免费慢病筛查、社区慢病义诊等服务内容的实践,截至2023年8月30日,已与300余个社区达成长期合作,服务人数达5万余名,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结论:“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索与实践,可以促进慢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社区、养老机构紧密结合,有效地提升了社区慢病服务能力。

[关 键 词] 慢病;社区服务能力;“四驱一引”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4-0129-04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各种慢性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且年轻化的趋势,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杀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我国的慢病现状决定了慢病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其中慢病管理主要是由专业医护人员、药师等为非传染性慢性病患者提供主动、连续、全面的医疗服务,以达到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延缓慢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药费用的科学管理模式[1]。

当前,慢病患者合理用药知识较为欠缺,用药依从性普遍较低,全国慢病健康管理精准药学服务队伍专业化人才短缺,多数志愿服务力量缺少足够的医药相关专业化培训,社区慢病服务的质量和专业化程度不高,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亟待加强[2]。《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指出,要统筹社会资源,创新驱动健康服务业发展,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慢性病防治服务,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紧密结合,探索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作为承担高等医药教育的南京医科大学,充分发挥临床医学与药学学科专业优势,以健康中国政策导向、慢病药学服务需求、慢病药学服务质量提升、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服务意识提高为驱动力[3],在“产学研医”教学团队的协同引领下,探索出“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一、“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一)“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索

以国家颁布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为政策导向,以慢病患者对慢病药物咨询的医疗需求为驱动[3],着力于提升慢病药学服务质量,同时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服务意识[4],在“产学研医”教学团队的协同引领下,探索出“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见图1),围绕社会多层面的慢病健康管理需求,依托与基层社区、边远农村以及养老机构等共建的实践基地,进行活动规模化、形式多样化、地区覆盖化的居家药学服务,以及免费赠送慢病健康服务包、开展免费慢病筛查、提供慢病义诊等在内的专业化、综合连续的系列慢病药学服务模块,推动社区慢病药学服务的多地区辐射及多角度、多形式发展。

(二)“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的实践

1.实施居家药学服务

居家慢病药学服务工作是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实践。目前我国居家药学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服务内容多集中在药品零售、用药教育或用药咨询等方面,服务空间尚有很大的挖掘潜力[5]。针对居家患者“用药难”的问题[6],推广居家慢病药学服务能够实实在在解决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不仅有利于增强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和依从性,还可以降低由于药品过期变质和多药物不合理混合使用带来的风险[7],能够有效突破药学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达到更佳的用药效果。本研究在临床医生和药师等专家力量的共同指导下,组织并发展大学生居家慢病健康药学服务志愿力量,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采用线上、上门的线上线下混合方式开展居家药学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医疗分级联动作用,本研究更为合理的用药清单,提供“一对一”居家药学服务;结合“对因宣教”的理念,协助整理家庭药箱,开展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筛查,开展个性化的居家合理用药宣教指导;为慢病患者建立数字档案,包括基本个人信息、健康状况、治疗建议、用药管理方案等,并不断跟进个性化需求,更好地为慢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同时,本服务能力提升策略采用定期的线上、上门访问等形式,向患者、家属以及社区跟踪患者的用药反馈并给出专业的用药指导。在面向慢病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中,87%对居家药学服务表示非常满意,8%表示比较满意,总满意率达到95%(见图2)。大多数慢病患者对居家用药指导服务感到满意,表示在居家药学服务过程中,不仅学到很多慢病用药知识,而且提高了安全用药意识。

2.打造慢病健康服务包

基于中医养生治病理论,从根本处着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8],本研究依托校级劳育实践基地,从药物园—实验室—产品的制作并推出系列中医药健康服务包,如防疫香囊、降脂保健茶、决明子药枕等已经陆续推出市场。本研究根据慢病服务档案,向社区慢病患者免费精准投放慢病健康服务包,遵循既病防变的治疗性干预原则,根据病情提供个性化服务,包含慢性病的基本服务,如对其病情进行日常监测,对病情波动或加重提供预防建议等[9]。慢病患者由于长期身体功能缺失及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容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等严重不良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质量[10]。在投放服务包的同时,通过为慢病患者科普系列中医药健康服务包的医药相关知识以及功效,缓解慢病患者焦虑的同时也提升其慢病管理意识,为其提供慢病健康关怀,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11]。

3.开展免费慢病筛查

依托合作医药企业的诊疗设备,在“产学研医”专家的现场指导及业务培训下,本研究开展系列免费慢病筛查,包含30余种慢病患者,覆盖多个省市。其中,本研究服务团队赴连云港高新区、东海县农村地区、南京市栖霞区等地开展女性“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全身心、下沉式”实践活动,通过近2000份调研问卷的结果(见图3)表明,女性对“两癌”知识完全知晓的占比28%,部分知晓的占比19%,总计知晓率47%,尚不足半数,对防治“两癌”缺乏积极性。40至60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参加乳腺癌筛查、学会自检是对自身健康的一大保障[12],通过知识讲座、网络宣教等多种方式讲解“两癌”防治知识及其重要性后,在随机回访的女性中,对“两癌”知识完全知晓达60%,部分知晓达35%,知晓率上升至95%,提升女性对“两癌”防治知识的认知,提高“两癌”筛查率。免费慢病筛查工作充分体现了团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通过进行健康指导,给出合理建议,从而达到增进慢病群体“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促进生活方式改善,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4.开展社区慢病义诊

为了对社区慢病患者打造个性、针对性一对一慢病药学服务,本研究开展了一系列慢病义诊志愿服务活动。在“产学研医”教学团队的引领下,本研究通过系列社区慢病义诊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慢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通过发放慢病健康知识手册,向社区居民及其他群体科普慢病健康知识,为社区慢病群体给予眼部、口腔等检查以及就用药问题提供专业的指导。通过开展社区慢病义诊,为社区慢病患者建立慢病档案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慢病药学服务质量打下坚实基础。本研究依托学校丰富的附属医院资源,联系专业对口的临床医生、临床药师及学校专业老师组成专业团队,对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系统全面地为居民普及健康、慢性病的相关知识,为慢病患者提供一对一精准化、专业化药学服务,加深了群众对慢病管理的理解和认知。

二、“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的实践效果

(一)补“药在身边”之缺,落“健康中国”之实

“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总结分析,逐渐完善和成熟。本研究收到许多来自服务慢病群体及对口服务机构的积极反馈。通过对问卷调查分析,社区居民对慢病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从原来的65% 提高到 87%,慢病患者对健康用药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提升,合理用药知识问卷正确率由原来的 21% 提高到 52%(见图4),有效帮助慢病患者逐渐增强合理用药的意识,并养成合理用药的习惯,以促使其用药合理性得到切实提高。本研究走访了社区中有慢病患者的家庭,他们认为,经过接受系列的慢病药学服务,患者用药问题得到很大程度改善,患者与家属之间关系更加和谐,家庭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二)习“懂医精药”之性,通“善研善成”之理

“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依托高等医学院校,拥有专业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保障,教学场地、平台先进齐全,科学拓展多元化慢病健康管理。在探索与实践中,吸纳越来越多具有医药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扩充志愿服务力量,在专业化社会义诊服务、混合式居家药学服务、持久型免费慢病筛查以及关怀型慢病健康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慢病相关知识的推送,对慢病知识及用药指导进行科普等多途径开展线上药学服务,有利于丰富药学服务的内容、拓展药学服务的范围,与传统的药学服务相比,更具时效性、个性化、操作便捷,慢病患者本人或家属可随时随地利用微信向临床药师咨询。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在奉献于各项慢病服务工作中掌握了更多专业的慢性病相关防治知识及技能,提升了沟通与组织能力。此外还参与到专业研究,为行业决策和科学发展做出有益贡献。

(三)铸“大医精诚”之魂,守“仁心仁术”之道

在药学服务的进一步实践中,学生在不断巩固药学相关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同时,也不断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与人交流、团队内部协作与外拓能力等。在抗疫精神的正向驱动下,通过学习,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服务患者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素养,还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严谨细致的处事、无私奉献的精神、仁心仁术的高尚医德。

三、“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的思考与分析

(一)“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运营资金不足,长期筹资困难

本项研究的前期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医疗企业赞助、学校拨款以及项目比赛、师生获奖等。对外部资金依赖性较大,资金不足和筹资困难对本项目的发展起到阻滞作用,长此以往社会的公信力也就会下降,融资渠道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少。

2.管理水平不足,社会经验欠缺

本项研究的志愿服务力量欠缺,除“产学研医”教师团队的支撑外,志愿服务力量大部分为学生,其中大多数为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其他相关医学专业的学生参与较少,且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团队成员均为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

3.服务水平不高,服务创新不够

本项研究作为新兴培育项目,大众对其了解有限,知名度有限,社会市场认可度较低;同时市场上存在较成熟、规模较大的社会组织,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相对较高,这将对研究的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

(二)“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本研究的自我“造血功能”不足,将积极参与政府的公益项目、社会各界的招募赞助等,以争取经费支持,与企事业进行长期稳定合作,积极承接社区、养老机构等委托培训;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增强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让资金有效用于慢病药学服务上,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能用于特定的服务对象,完成预期目标。

本研究的自我“持续发展”欠缺,将通过参加相关管理培训提高团队的管理水平;严格规章制度,对于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立刻整改; 依托社区开展工作,降低风险,通过一系列措施共同促进项目良性发展。

本研究的自我“专业服务”不够,依托“产学研医”专家团队,将开展系列主题专业化培训,提高成员专业素养;严格过程考核,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药学服务相关知识和技能;依托专业机构,开发创新服务项目和服务功能,推进“产研学医”深度融合的运营机制。

四、结束语

本文基于“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的探索与实践,有望实现以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临床医生及教师为核心专业组,社区内全覆盖,志愿服务力量统筹管理,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跨社区、跨时段”的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从源头上减少慢性病错误用药的发生,同时依托线上线下一体化,大力提高社区慢病患者合理用药水平。

本研究将继续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精进“四驱一引”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坚持以政策、社会、服务、目标为四大驱动力,以“产学研医”教学团队为引领,努力为慢病健康管理志愿服务力量打通专业化培训路径,以补“药在身边”之缺,落“健康中国”之实,以习“懂医精药”之性,通“善研善成”之理,以铸“大医精诚”之魂,守“仁心仁术”之道,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全力推进慢病健康管理事业,提高社会老年慢病健康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粤红,杨春霞,于海燕,等.浅析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新模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9):1671-3141.

[2] 莫豪行,刘晓青,官昌.药师参与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慢病患者药学服务的实践[J].中国处方药,2021,19(6):50-52.

[3] 杨希,张河川,李莹,等.慢病老年人用药安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9):133-135.

[4] 胡晔晨,杨雨竹,游黛婷,等.基于素质教育的药师胜任力教学现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23):41-44.

[5] 杨丽娟,刘思彤,杨雅麟,等.国内外居家药学服务现状及补偿机制探讨[J].中国医院,2021,25(1):41-43.

[6] 王永利,栾文艳,郭亚雯,等.居家老年多病共存患者多重用药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7):2197-2202.

[7] 宋碧辉,余江恒,杨光丽,等.医联体建设中一体化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及应用研究[J].中国药业,2021,30(11):5-8.

[8] 张立庭,徐磊.中医治未病思想与老年养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0):101-102.

[9] 王演艺,杨梦莹,高继龙.城市社区管理与慢性病干预服务包设计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8,39(13):38-41,63.

[10] 孙滕滕,刘红英,王娜娜,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2,20(1):95-98.

[11] 魏淑会.社区支持对高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作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6):173-174.

[12] 葛鹏涛,陈威霖,戴坤朋.不同年龄段乳腺癌妇女的生存状况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22,30(4):36-40.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