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开放教育工学专业课学习支持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2024-10-12 00:00:00刘琦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4期

[摘 要] 开放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水平是保证开放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工学专业课作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类课程,必须遵循开放教育规律,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符合工学特点的学习支持服务。根据学习支持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探索如何提升工学专业课学习支持服务的效果与质量。

[关 键 词] 开放教育;工学专业课;学习支持服务;全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4-0177-04

一、概述

在全面推进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创优提质”将是一项长期性的重点工作[1]。特别是对开放教育工学专业来说,当前各种新技术、新产业飞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现代生产深度融合,各行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对工程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加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我国理论界远程教育专家丁兴富教授的概括: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学院校及其代表教师等为远程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人员和设施支助服务的总和,其目的在于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远程学习质量与效果。开放教育支持服务方式包括在线答疑、面授辅导、网上直播教学、讨论互动等,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作为桥梁连接学生与开放教育平台,是保证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教育的提质增效对教师学习支持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

二、开放教育工学专业课学习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

在开放教育创优提质的背景下,工学专业课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课程特点开展更加优质、多样、符合专业特色的学习支持服务。但由于资源、实践、学情、师资等方面的制约,当前工学专业课的学习支持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

(一)信息化资源利用率不高

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的学习时代,学生获取知识更加方便、多元、快捷,但是也导致学生难以有效利用系统内外大量的学习资源,如开放教育平台就包含课程的视频资源、文字资源、课程习题等,其他学习平台如中国大学生幕课网、爱课程等平台也存在大量的课程资源。学生面对如此多的学习资源容易“迷航”,需要给予有效引导,让学生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学习内容。目前,开放教育系统内师资情况是专兼职教师并存、校内外教师并存,教师的经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校外兼职教师,很多难以投入过多的精力于开放教育。而且教师整体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好地针对学生需求整合并引导学生利用系统内外的学习资源。

开放教育平台可以将学生各项学习行为数据量化,这是当前开放教育的优势。但是当前对开放教育平台大量的学生数据资源利用还不够,很多教师没有更好地利用这一优势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同一课程的教师分工有线下面授教师、网上辅导教师、课程资源管理教师等,很多教师致力于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是相互之间的沟通协作存在不足,导致学习支持服务的整体效果不佳,对一些困难和问题也没有及时地沟通、解决。

(二)实践环节不完善

开放教育工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关于实践环节的描述。工学专业课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而且二者相辅相成,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实践过程又会对理论知识形成反馈。因此,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必须发挥好课程的实践作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设计创新能力。但是开放教育实践环节普遍不完善,一是实践资源不足,实践基地建设困难而且实践设备缺乏,特别是对机械、化工等重工专业,设备昂贵且更新换代较快。二是开放教育学生为在职状态,学习时间不一,集中进行实践学习比较困难。三是实践内容、方式陈旧,面临着实践教学和企业生产脱节的问题,而且教学方式上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体现出创新性。四是部分教师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没有积极探索校外实训资源,课程难以形成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五是在课程评价方面也更多地侧重知识目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较少。这些问题使工学专业课的实践环节一直是开放教育的难点[3]。

(三)工学矛盾突出,学习需求多样化

由于开放教育的学习特点,教学双方会存在时空交错的问题,导致教师很难及时掌握学情。而且工学矛盾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按时参与面授课、在线答疑等实时教学活动,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学生普遍反映师生接触较少、互动频率低,面对问题无法及时与教师沟通。而且这些问题使教学的系统性受到影响,教学效果不佳,学生难以保证持续、高效地学习。

开放教育的学生是具有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成人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但学习需求多样化,有的是为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有的是为了提升学历、职称评定、升职加薪等。而且学生年龄差异、学历层次、学习时间及条件差异较大,对课程的接受能力不同,使学习支持服务的开展不能一视同仁,要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四)课程评价单一,教学反馈缺乏

工学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作业+期末考试的传统模式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这对教师的学习支持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课程评价应该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当前的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水平的评价,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评较为缺乏。而且没有更好地利用学生学习行为及过程性的学习成果,教学反馈多集中于课程结束之后,导致学生并没有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加有效的反馈[4]。

三、优化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的措施

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必然包含对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全过程。一门课程的教学周期可分为实施方案形成阶段、导学阶段、助学及督学阶段、评价反馈阶段。全生命周期就在于对每个阶段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基于全生命周期视域下的工学专业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可以将以上阶段形成闭环。教师“因需施教”,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不断地完善教学支持服务,并将立德树人贯穿教学全过程[5,6]。

(一)实施方案形成阶段

在开课之前,教学实施方案的形成十分重要,是学习支持服务的指导性文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面对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需不断创新学习支持服务方法,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理解知识。信息技术素养是对开放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信息化的发展让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得以量化。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生,教师在获取学生名单的同时,也注意获取学生的历史行为数据,如历史成绩、浏览资源行为、发帖行为、已修课程情况、是否第一次学习本课程等信息,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了解学生的时间。教师可结合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相关规定、教材的内容等,通过信息的整合和分析掌握教情、学情,进而确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素质目标。接着明确课程团队分工,加强课程教学研讨。根据教师角色定位,分配好面授、直播、非实时论坛等学习支持服务,例如,哪些内容需要安排集中辅导、论坛主题的拟订等,并加强同课程管理者及技术支持服务人员的联系,确立各阶段的具体工作细则及阶段成果,进而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

(二)导学阶段

这一阶段要帮助学生开展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支持服务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这一阶段教师需根据学生需求,开展“破冰”行动,提供各类导学信息,使学习者尽快了解课程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课程大纲、实施方案、考核说明等文件了解该课程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整合、梳理开放教育平台的学习资源。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现代生产实际,及时开发优质教学资源,避免课程资源与行业之间的滞后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必须完成及选择完成的学习任务清单,并给出指导性、建设性的意见,让学生带着目的完成学习任务。可利用多数学生从事相关行业的背景优势,让学生根据企业工作选择与课程相关的实践内容,即“随岗实践”。

这一阶段要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各类课程资源的补充,如视频课程、习题案例、章节辅导等。教师要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储备工程实际案例,增强资源的丰富性和时效性,如通过引入企业实际的施工流程、行业前沿的产品加工过程等,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饱满,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理解课程在工程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对于普通全日制高校,开放教育学生对课堂的依赖度更低,学习形式更加多元化,更多地依靠自主学习。因此,负责课程导学阶段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对象的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需求的差异性,并且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探索更新形式的支持服务模式,采取适用于开放教育成人学习者的教学策略,让学习资源“活”起来,因此,这一阶段的师生互动应该更加频繁。

(三)助学及督学阶段

这一阶段是教师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支持服务,根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突破课程重难点,监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督学及助学,信息化是开放教育的重要特色与主要抓手,教师应重视学生行为数据及学习进度的变化,并充分利用论坛、学生群等途径进行互动,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答疑的过程中可调出学生的历史行为数据、学习成绩及当前学习进度等信息,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助学和督学。课程教师之间还应注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如学期中、期末前进行有效沟通,合力提升学习支持服务效果。

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况不断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又因为课程的实践性,还应重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任务驱动加强与学生生产实际的联系。考虑学生的实际条件,大部分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可多采取开放性的实践作业,如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布置任务让学生绘制生产生活中常见机构的运动简图,不设定具体的机构,让学生在贴近生产生活中提升综合分析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支持服务更要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着力促进在职学生的工程素质提升。教师要更多地走进企业、了解行业,并且充分结合远程虚拟实训平台,根据课程内容设定相应的实训任务。校内专兼职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竞赛,或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校外兼职教师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学生走向行业企业,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产品设计过程中。

要注意合理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拓宽支持服务渠道,集体学习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利用集体授课,讲解课程主要知识点、重难点、典型实例等,化解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面授、网上辅导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教学过程更多地贴近工程实际,并且增强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且尽量在课堂上解决课程问题。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通过课前课后测试、论坛讨论、实时非实时答疑等方式指导学生、解答问题。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针对课程重难点与行业职业发展等内容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沟通地点不仅限于网上学习平台及教室,利用好多种媒体如微信、QQ、网上论坛或钉钉等渠道与学生开展不定时互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鼓励学生之间互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思维碰撞间激发学习动力。建议开展小组学习,例如,在机械制图课程中,以实践学习小组的方式开展学习,以每组3~4人通过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让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升,并且感受工匠精神中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可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现场观摩,满足实践需求。

案例驱动适用于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能够更好地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教师应该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进行讲解,讨论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可积极引导学生分享自身在企业中的实际案例,并开展讨论与相关指导,通过结合学生工作实际开展学习支持服务。同时增强学习资源的调动,加强对系统内外生产实践教学资源的汇集、整理,如工程实际案例、工匠故事、最新科技成果等。

这一阶段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方面的支持服务也对提升学习质量有很大作用,对激发学习兴趣、消除时空分离带来的孤独感有帮助。因此,教师要增强服务意识,注意对学生的情感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困惑,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提升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还要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支持服务。考虑到成人学习者的特殊性,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开展服务,进一步降低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成就感和获得感。只有尽量提升学习支持服务的精准性,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评价反馈阶段

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就要开展以过程性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7]。可结合学习平台及教师统计信息,将学生各项学习数据纳入考核标准,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如阶段性地检查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度、单元测试、过程性作业、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通过考勤、问卷、回帖内容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并且教师要重点考查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情况。及时批阅学生的过程性作业,并对发现的问题作出批注,以便在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可把自我评价纳入考核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形成学习的正反馈。

过程性评价是保证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可通过设定教学过程的检查点,考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如在学习平台上设定“光荣榜”,鼓励学习行为较好的学生。或在平台上展示学生优秀的实践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教师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并通过学习成绩及学生行为数据,检验各种辅导方式的支持服务效果,改进课程下一周期的学习支持服务。

(五)立德树人贯穿始终

工学专业课程由于其实践性、科学性的特点,普遍蕴含了如工匠精神、唯物辩证法、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提升学习支持服务也必须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结合,达到贯穿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

根据开放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类型,在全面、系统地推进学习支持服务的同时,将思政内容融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且注意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力争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并且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积极性。如通过在实时讨论区、辅导课堂中有机融入思政内容,在学习平台、辅导群中分享思政资源,提出观点或问题在非实时讨论区、答疑群引发学生讨论等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需要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形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如在讲解机械的概念时结合我国的C919、蛟龙等科技成果以及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卡脖子技术正反两方面案例提升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讲解齿轮机构时,结合我国的古代制造的齿轮实物以及应用齿轮的发明创造,如指南车、记里鼓车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讲解轴的结构设计时结合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并列举生产事故案例,让学生发扬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等,引发学生共鸣,通过引入思政案例深化学习支持服务质量,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将课程思政方面的考核纳入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反馈评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考核学生出勤、学习行为、独立完成作业等情况实现评价多元化,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思政讨论,探索课程蕴含的价值内涵,并结合教学平台分析课程思政融入效果及学生的满意程度。

四、结束语

学习支持服务水平是保证开放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工学专业课的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需要课程教师协同配合、加强沟通,建立教学共同体。本文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将学习支持服务过程分为实施方案形成阶段、导学阶段、助学与督学阶段、评价阶段4个阶段,通过教师间的沟通协作形成闭环,提升师生交互性,以期提升工学专业课学习支持服务质量。文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没有考虑到兼职教师的辅导费用问题、缺少对支持服务效果开展问卷调查等,有待通过更多的教学实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未来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学习支持服务赋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金晓艳.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河北开放大学学报,2023,28(5):21-25.

[2] 《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3):67.

[3] 梁妍.混合式学习模式下过程性数据驱动的学习支持服务构建研究[J].天津科技,2023,50(12):73-76.

[4] 禹四明.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强化过程性评价问题探析[J].天津电大学报,2023,27(2):54-58.

[5] 武滨,左明章,宋晔.混合式学习支持服务的机理与策略:基于全视角学习理论[J].远程教育杂志,2021,39(4):83-93.

[6] 姜育生,贺国旗,梁妮.开放教育工科类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开放大学学报,2023,25(1):16-18.

[7] 龚雄涛,胡昌杰,王亮.高职教育在线开放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14):56-61.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