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办高校文化安全教育建设路径探究

2024-10-12 00:00:00屈静如许贵武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4期

[摘 要] 中外合办高校有着面向国际的特色与优势,同时亦面临文化安全方面的挑战,因此,加强文化安全教育成为中外合办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议题。在对广东省中外合办高校的调研中发现,中外合办高校在文化安全教育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文化安全教育缺乏实效,文化安全知识欠缺,文化安全能力培养未得到重视,文化安全教育缺乏组织体系。针对这些问题,中外合办高校在文化安全教育方面应把握文化安全教育教学方向,建立健全文化安全教育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利用校园文化安全教育资源。

[关 键 词] 中外合办高校;文化安全教育;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4-0033-04

中外合办高校是指中国教育机构与境外教育机构合作举办的高等教育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平台[1]。中外合办高校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促进中外教育的交流和合作,增进中外友好关系。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2021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广东省教育发展 “十四五” 规划》为广东未来5年高等教育发展设定路线[2],成为各界关心的焦点。

中外合办高校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安全的挑战。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上能够自主发展,不受外来文化的侵蚀和干扰,保持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并对外展示自己的魅力和影响力[3]。随着国际形势日趋复杂,文化领域内的安全斗争日益尖锐,国家对文化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在大学生价值观形塑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教育工作者应有更强的风险意识[4]。201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提出“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对大学阶段的国家安全教育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基于上述背景,我们有必要将中外合办高校纳入文化安全教育的视域,积极探索中外合办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建设路径。

一、文化安全教育概述

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非传统安全要素,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等共同构成了国家安全体系,是文化自信的基础[5]。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历经二十多年发展,已经逐步从一个研究议题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6]。2021年,于良楠与柯尊清对我国文化安全研究的热点主题进行词频可视化分析,发现近二十年来,我国文化安全研究大致沿着全球化背景、文化安全问题、文化霸权、文化、文化软实力、全球化、国家文化安全、国家安全、文化自信9个主题转移[6]。与此同时,有学者指出,文化安全研究领域仍面临着基础理论匮乏、研究范式模糊、理论话语杂乱的困难;对于文化安全现状仍缺乏充实的研究[6]。这也提示我们要善于发现文化安全领域的“盲区”,具备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加强学术研究将“盲区”纳入视野,为决策者提供更多视角的信息。

早在2000年,教育学者石中英就已认识到我国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文化挑战。他认为,与历史上的文化侵略不同,现代的文化侵略更多通过经济全球化、文化商品的倾销和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来进行;主要渠道包括大众媒体、教育系统和国际互联网。因此,他提出,新世纪的学校教育改革需认识到中国社会在日益开放中所面临的文化挑战[7]。

近年来,文化安全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研究主题涵盖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文化安全教育[8]、大学生网络文化安全教育[9]、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安全教育[10]、民族地区高校文化安全教育[11]、理工科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12]等方面。不难发现,文化安全教育研究领域已由过去的宽泛型“大”研究向特色化“小”研究过渡;针对某类课程、某类高校、某类学生的文化安全教育研究正日趋丰富。这正是文化安全教育研究向系统化、纵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与此同时,我们应意识到中外合办高校的文化安全教育研究尚待深化与完善。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这类高校迫切需要被纳入文化安全教育的研究范畴。

二、文化安全教育的目标

文化安全教育是指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通过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思想的传播与传递,培养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吸纳国外文明成果[13],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维护我国文化独立性与民族性,保障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安全,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捍卫国家文化主权。中外合办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自信的人才,同时维护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13],防范和抵制不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干扰,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增强文化安全知识,提升文化安全能力。

文化安全意识。是指对文化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文化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文化安全意识是文化安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文化安全教育的目标和导向。具体而言,文化安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立,使他们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和影响,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尊严。

文化安全知识。是指对文化安全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策略、规律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对文化安全的现状、问题、挑战、机遇的分析和评价。文化安全知识是文化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是文化安全教育的基础和保障。文化安全教育要传授学生文化安全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关系,能够有效应对文化领域的风险和挑战,能够积极参与文化的交流和创新,能够有力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安全能力。是指运用文化安全知识,解决文化安全问题,实现文化安全目标的能力和水平。文化安全能力是文化安全教育的结果和标志,是文化安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文化安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安全能力[14],使他们能够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展现出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包容性和创造性,能够在多元文化的竞争中展现出文化的主动性、战略性、辩证性和协调性,能够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性、贡献性、领导性和影响性。

三、文化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中外合办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文化认同教育。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第二,文化交流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素养,教育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优秀成果[15],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互鉴,增进中外友好合作。第三,文化创新教育。激发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的新的文化形式和内容[16],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第四,文化防范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和能力,教育学生辨别和抵制不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族利益的错误文化观念和价值观,防止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同化,维护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

在高校的思想教育体系中,文化安全教育通常是硬性与软性、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硬性的、显性的文化安全教育包括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思政理论课文化安全相关专题内容,也包括团课、党课等面向特定学生群体的文化安全教育活动,还包括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知识竞赛、征文评比、专题讲座等。此外,软性的、隐性的文化安全教育形式也不可忽视,并且已逐渐成为新形势下当代大学文化安全教育的重要形式。这类软性的、隐性的文化安全教育内容贯穿在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体的形式包括校园文体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中外合办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较传统高校有其独特性,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因此其文化安全教育的形式也应更具特色。另外,中外合办高校的学生在思想上更为开放与活跃,在文化安全教育的形式与手段的选择上也应更有策略性。

四、中外合办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问题与挑战

(一)文化安全教育缺乏实效

通过对广东省中外合办高校师生的访谈调研发现,中外合办高校在文化安全教育方面缺乏有效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教师认为学校各层面都在积极推进文化安全教育建设,但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文化安全教育的开展没有清晰印象,甚至认为学校并未开展过此类教育。这一矛盾体现了中外合办高校在推进文化安全教育过程中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入脑入心,对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难见成效,文化安全教育效果不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外合办高校大学生在文化安全意识方面欠佳。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中外合办高校大学生善于捕捉国内外前沿文化动态,他们能够较为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文化安全形势,具有朴素的、感性的文化安全防范意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这样的意识来自学校的宣传教育。换言之,学校的文化安全教育工作并没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对文化安全的意识。

(二)文化安全知识欠缺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中外合办高校大学生在文化安全意识方面并不薄弱,能够清醒地意识到文化安全危机的存在并能充分理解文化安全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但是,在文化安全知识方面,他们有一定欠缺。例如,他们常将“文化安全”等同于“意识形态安全”,而实际上,“意识形态安全”应为“文化安全”概念当中的一个子概念,文化安全所指的范畴远不止意识形态安全这一方面。而学生对文化安全的这种较为单一的理解,也导致他们常使用如“抵御”“抵制”“防范”这类被动性词汇去描述他们所理解的文化安全。与此同时,文化安全所强调的“创新”“传播”“宣介”这些主动性的方面则被忽视。中外合办高校大学生所处环境具有文化多元的特色,学生具有很强的文化创新意识,有浓烈意愿向世界宣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这方面的特色并未被很好地利用和引导。当前的文化安全教育更倾向于让学生做好文化安全防范,使学生对文化安全概念的认识较为单一和被动,在鼓励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文化创新、主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仍有待加强。

(三)文化安全能力培养未得到重视

中外合办高校在文化安全能力的培养方面本应具有天然优势。中外合办高校国际化程度较高,有大量的对外文化交流机会,对于提升学生在多元文化交流与竞争中的文化安全能力是宝贵的机遇。可惜的是,这样的时机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中外合办高校的文化安全教育仍然以提升意识和增强知识为主,与传统高校的路径较为相似,其中外文化交融的特色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这显然是缺憾和浪费。另外,由于中外合办高校学生在未来多选择赴境外升学,在升学前对其进行文化安全能力培养将有益于他们在未来妥善处理多元文化冲突,使他们能够在海外学习生活中一方面坚定政治立场、坚守文化阵地,另一方面成为中国对外文化宣介的重要力量。

(四)文化安全教育缺乏组织体系

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中外合办高校普遍缺乏文化安全教育方面的组织领导体系,没有专门的文化安全教育委员会对全校的文化安全教育课程与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现有的文化安全教育仍主要依赖思政理论课,其他形式的文化安全教育活动仍未常态化,仅在有需要时才临时开展。文化安全教育的教师队伍仍以思政理论课教师为主,文化相关课程教师未能得到充分调动。文化安全教育评估体系尚未健全,尤其缺乏长期追踪评估。文化安全教育资源未能得到合理利用,中外合办高校的文化环境特色未能实现有效转化。以上问题都体现了中外合办高校中文化安全教育组织体系的缺失,文化安全教育各要素仍有待整合。

五、中外合办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建设路径

(一)把握文化安全教育教学方向

把握中外合办高校文化安全教育方向,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和能力,使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吸收国外文明成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维护我国文化独立性、民族性和价值体系安全,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捍卫国家文化主权。其次,教学内容应涵盖文化安全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现实问题、案例分析以及实践技能、应对策略。最后,教学形式应适应中外合办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显隐结合,软硬兼顾,让文化安全教育真正融入校园文化生态。

(二)建立健全文化安全教育体制机制

1.建立文化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高校应成立专门的文化安全教育委员会,负责文化安全教育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等工作,形成一个高效的文化安全教育的领导体系[17]。

2.强化文化安全教育的教师队伍。高校应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的文化安全教育教师,提高他们的文化安全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一支优秀的文化安全教育教师队伍。

3.落实文化安全教育的评估机制。高校应建立和完善文化安全教育的评估机制,定期对文化安全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学改进等进行评估和反馈,形成一个科学的文化安全教育的评估机制。

(三)持续优化利用校园文化安全教育资源

中外合办高校具有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资源,其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资源应得到充分挖掘与优化利用。

1.应优化利用校园文化安全教育的硬件资源。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的文化安全教育的硬件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络平台等,为文化安全教育提供充足的教学材料、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提高文化安全教育的教学条件和水平[18]。

2.应优化利用校内文化安全教育的软件资源。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内的文化安全教育的软件资源,如中外文化课程、文体活动、节庆活动、赴外交流活动等,将文化安全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文化生态,使文化安全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六、结束语

文化安全教育是中外合作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素质,还牵涉到国家的安全和文化的发展。为了提高文化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完善其实施路径,消除现有的不足。相关教育主体应加强对高校文化安全的研究,中外合作高校应不断改进文化安全教育的工作机制,力争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文化安全教育,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文化安全观,使他们成为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坚定力量。

参考文献:

[1] 郭强,张舒,钟咏.“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路径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21,15(3):35-44.

[2] 杨海霞.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现代交际,2019(15):14,13.

[3] 靳诺,徐志宏,王占仁,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笔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9):4-20.

[4] 胡惠林.当代中国文化治理的历史逻辑与基本特征[J].治理研究,2020,36(1):43-49.

[5] 胡惠林.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如何定义国家文化安全?——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中国进路与未来思考[J].学习与实践,2020(8):115-125.

[6] 于良楠,柯尊清.我国文化安全研究的热点主题与前沿: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21,30(1):130-146.

[7] 石中英.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11-14,18.

[8] 董一冰,毕志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安全教育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07-109.

[9] 苏永荣.文化导向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中的开展与实践:评《网络文化安全与大学生网络行为》[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20(6):2468.

[10] 朱海燕.大学英语口语混合式教学中的文化安全教育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0):152-153.

[11] 贺磊,孙倩.非传统安全视野下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8):47-48,51.

[12] 张行.理工科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13] 韦宁照.高校不安全因素及其学生安全教育策略:评《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11):194.

[14] 陈宝,张晗琦.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1(6):183-188.

[15] 贺宇姣.基于预防意识的当代高校安全教育措施:评《大学生安全与预防教育》[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1,21(6):2890.

[16] 刘扬.当代高校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之必要性思考:评《现代安全管理》(第三版)[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0(4):194.

[17] 陈小彪.国家文化安全治理隐忧与应对[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2(4):67-79.

[18] 王丹阳.传统文化视域下校园安全教育探究:评《教育安全论: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视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4):191.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