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视域下四川地方志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2024-10-12 00:00:00张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4期

[摘 要]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创新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川地方志资源是巴蜀文化的文献载体和精神宝库,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充分发掘和利用四川地方志资源并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之中,能够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推进四川地方志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以思政教师、高校、方志工作者为主体,通过培养教师团队、整合方志资源、构建教学模式、加强校地合作四个路径,充分发挥四川地方志资源的文化价值。

[关 键 词] 大思政课;四川地方志;思政课教学;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4-0017-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工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根本遵循,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指明了新的方向。四川作为教育大省,应依托本省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的建设任务。在此背景下,四川地方志资源作为巴蜀文化的重要文献载体,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推动四川地方志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互联、互通、互融,积极将四川地2Hj25hnhZnOoS0V+4mRydg==方志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是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更是推动落实“大思政课”理念的重要举措。

一、四川地方志资源概述

四川历来便有修志的优良传统,自被誉为“方志之祖”的《华阳国志》始,历经一千余年的发展,地方志资源的数量得以不断增加,现已成为四川最为重要的文献资源宝库。

(一)四川地方志资源的类型

四川地方志资源可以按照文献类型的广度与编纂者的类别划分为狭义的地方志资源和广义的地方志资源两种类型。狭义的地方志资源指由官方主持编纂的地方志资源,指历代旧志以及地方志工作部门所编纂的地方志资料,即“地方志书、年鉴、地方志工作机构编纂的地情书以及地方志年报资料和地方志工作机构在修志编鉴、社会调查中搜集的资料”[1],包括官方主持编纂的地方志与地情资料,如《四川省志》《成都市志》《成都年鉴》等官方编纂的地方志资源。而广义的地方志资源还“包括谱牒等其他地方文献、地情资料与地情研究成果”[1],如《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何氏宗谱》等。因此,广义的地方志资源囊括了官方和民间编纂者所编纂的所有地方文献资料,更能够彰显地方志包罗万象的独特优势,从而开展保护、开发、利用三位一体的合理规划,发挥出四川地方志资源的最大效能。

(二)四川地方志资源的数量与保存

四川地方志资源种类繁多、数量颇丰,除已正式出版的图书文献外,还有大量尚未整理和利用的调查资料。笔者以四川地方志书为例,分析其数量与保存情况,以此来管窥整个四川地方志资源的全貌。四川地方志书按照编纂的时间,可分为旧志和新志两种,即1949年以前的地方志为旧志,1949年以后的地方志为新志。旧志作为传统古籍,历经千余年的发展且受到格外的重视,得以较好地流传和保存下来。据《四川历代旧志提要》统计,现存四川旧志为800余种(含重庆旧志100余种),这些旧志除部分残缺或佚失外,大都得到良好的保存,且妥善藏于省内各大图书馆[2]。新志按照志书主要记载内容的范围大小可划分为综合志书和专门志书两种类型,综合志书如《成都市志》《绵阳县志》等,专门志书如《双流县财政志》《青城山志》等。新志从大规模编纂开始,至今已在四川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两轮修志工作,其体量和数量早已远超旧志。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四川地方志资源被整理为电子文献数据库,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根据万方数据地方志资源库显示,四川省的新志数量达3884部,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山东省(4301部),由此可知四川地方志资源的丰富程度。在四川省新志3884部中,地方综合类志书的数量为460部,约占总数的11%;经济综合类与其余各类志书的数量合计为2413部,约占总数的62%;其他类的数量达1058部,约占总数的27%。此外,其他类志书中仍有部分专门志书,故专门志书的数量远不止2413部,由此可知,专门志书的数量远高于综合志书①。目前,四川大多数图书馆均藏有数量不等的新志,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实现了地方志资源的数字化电子化,且大多数志书都能够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和阅读,故今后新志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保存技术和方式亦将逐步发展和完善。

(三)四川地方志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四川地方志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精神价值,亦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其中的育人功能尤指德育,如乾隆《大邑县志》曾记载了该县齐聊芳的善行及家风,即“代有簪缨,孝友传家,生平好善乐施,矜孤恤寡,教子训孙惟以孝悌忠厚为家箴”[3],另有新修《南充市志》序言提到该志的出版,对于“进行爱国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4]。因此,不论是地方志还是思政教育,皆是有目的性的教育活动,都十分注重德育,故二者在这个层面具有高度契合性。积极将四川地方志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将有效推动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二、四川地方志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在“大思政课”理论建设背景下,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四川地方志资源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更能发挥重要作用。

(一)丰富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该方案提出“拓展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要求各级学校充分挖掘各类红色文化和先进事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融入各学段各门思政课。高校思政课的教材注重理论讲授和宏观叙事,缺乏丰富的微观案例,难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之下,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更丰富、更具体、更生动的微观案例来充实。因此,四川地方志资源作为四川的“百科全书”,能够为思政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拓展授课内容、丰富地区知识、增加生动案例都大有裨益。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本专科大一新生的必修思政课程,该课程的第五章第二节第二部分的内容与《成都市龙泉驿区志》(1995年版)第二十五篇第四章第二节第三节相对应,若将该部分的文献资源充分运用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将极大地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增进学生对区域内的优良传统、革命道德的兴趣和认识,提升听课和学习效率[5]。《成都市龙泉驿区志》(1995年版)仅为四川地方志资源中的一个代表,若四川各地高校结合本地区的地方志资源来搜集相关的教学内容,并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将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亦能推动高校的教学改革。

(二)促进地方和校级思政课程建设

地方课程和校级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机补充,能够有效促进地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教育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提出了“建设思政课课程群”的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各地各校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所以,各高校应结合地方及学校的特点,着手开发优质的地方课程和校级课程。推动地方课程和校级课程的建设就务必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那么,四川地方志资源作为省内最权威、最可靠、最全面的文献资源,故充分利用地方志资源能够为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工作注入强大的活力。现以“四史”中的改革开放史为例,如在《成都市温江区志1986—2005》中的第三篇的篇名为“体制改革”,其下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经济体制改革、调控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教育科技卫生体制改革、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等六章[6],各章之下又设各小节,全面记载了成都市温江区在各社会经济领域的全方位改革措施和改革历程,这些宝贵的改革史料能够为四川高校的校级课程开发提供文献支撑。

(三)培养学生探索思维和家国情怀

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探索世界、探索知识、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方志作为无所不包的地方百科全书,其所蕴含的知识能够作为补充材料,促进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更为全面和深化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探索思维。地方志中有大量关于先进人物、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的记载内容,能够促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成都市龙泉驿区志》的第二十四篇的篇名为“人物”,下有人物传、英名录、名人录三章,全面记载了龙泉驿区从近代至改革开放后时期的乡贤名人、革命烈士、英雄模范的光辉事迹和卓越贡献[5]。另有第二十五篇“社会风土”的第四章“社会风尚”,该章共分为传统风尚、艰苦奋斗、学雷锋树新风、拥军爱民、精神文明建设五节内容[5],全面展示了龙泉驿区在近百年的社会变迁中形成的地方优秀精神风貌,彰显了龙泉驿地区人民忠孝、勤朴、济世、奉献的优秀品质,这些优秀的精神资源能够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优良的品格。

三、四川地方志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依靠高校、教师、方志工作者三个主体,探索四川地方志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将极大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发展。

(一)培养专业教学团队

教师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学识渊博、视野开阔的智者。但是,目前各高校教师大都深耕于本专业的学科知识,注重对所授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停留在依教材讲教材的传统教学模式之中,而较少涉猎其他学科与领域的相关内容。在新时代下,教育环境和科技信息发生重大转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较多,这便要求教师还需了解和掌握学科外的知识,改革教学方法和拓展教学内容。因此,在推进地方志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过程中,就需要培养和建立专业的教学团队,培养一大批了解地方志、阅读地方志和使用地方志的专业教师。

首先,以学校领导组织筹划工作,成立四川地方志融入教学的领导小组,负责相关工作。各教学部门按照学科内容划分教学团队,各团队积极组织搜集和整理本地区的地方志资源,依照教学方针和课程大纲整合地方志的内容,找准地方志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完善教学设计,将地方志资源有效融入教学中。其次,教学团队应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及学生的兴趣,利用地方志资源,积极开发选修的校本课程,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最后,积极开展学科教研分享和竞赛活动,实地走访和调研,关注四川地方志工作,全面提升实践教学的能力,提升教学团队的凝聚力。

(二)整合资源契入课程

四川高校应协力推动开展整合地方志资源契入思政课程的工作,各高校、各教学团队应围绕思政课教材内容,积极挖掘四川地方志中与教材高度契合的教学资源。

现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四川地方志资源中有大量关于四川近现代历史的记载内容,可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第三章第二节标题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该小结第一部分重点讲述了四川保路运动,作为发生在四川省内的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本省的学生对此历史事件有着极大的历史兴趣,若仅仅依靠教材的讲述是无法满足学生对该事件的深刻认识和全面了解的,因此需要加入教材之外的历史资源,而最直接的历史资源便是四川省本地的方志资源。兹举一例,如在《双流县志》第二十八篇社会风俗第二章“行帮”中记载了“袍哥”组织在四川保路运动中的作用,即“辛亥革命前夕,成都爆发了‘保路运动’,保路同志会双流分会长向迪璋等,依靠县城的袍哥组织‘辅汉公’联络县内袍哥,组成了三千多人的同志军参加围攻省城,起到了推翻清王朝四川政权的作用。辛亥革命成功后,四川都督尹昌衡首先在都督府门前悬挂‘大汉公’的招牌,正式以都督身份兼袍哥舵把子”[7]。这些内容丰富了学生了解四川保路运动、了解近代四川的社会历史变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刻认识中国近现代史。此外,其余思政课教材亦均能在四川地方志资源中找到相关教学资源作为补充。

(三)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是一切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要求,各高校应集中精力“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构建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首先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教学重心,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积极探索方志资源,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多渠道将方志资源引入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大学生除学习外,还广泛关注旅游、美食、娱乐活动等,当今爆火的“淄博烧烤、打卡式旅游”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受欢迎,那么作为教师应关注这些需求,可以结合方志资源为学生推荐本区域内的风景名胜、人文古迹,了解风土人情和红色文化的魅力,坚定区域自信和文化自信。其次,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四川地方志资源展开演讲分享,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对四川地方志的认识,提升课堂参与度。

(四)拓宽校地合作领域

在“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积极运用一切社会资源,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四川各级地方志机构及地方志工作者,作为具有宣传和教育功能的文化部门和文化主体,应广泛参与到地方志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工作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在理论方面,四川地方志工作者应广泛开展对高校教学团队的培训,共同探索教学方式,推进地方志资源的融入工作;四川地方志机构应加强与高校教师的合作,共同推动方志理论的研究和编纂工作,如组织编纂《高校志》;推进地方志进高校活动,地方志机构应捐赠和开放地方志资源,搭建共享数据平台,开展方志知识讲座,进一步推动高校方志馆的建立。

在实践方面,地方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积极拓展教学阵地,将教学阵地从课堂转移到课外实践中,组织学生开展实地参观方志馆、参观方志所记载的区域内重点文化遗迹,感受地方风土人情;广泛参与到地方志的编纂过程中,学生可利用假期深入到基层,开展田野考察,搜集各地的文献资料和访谈资料,供地方志编纂工作者参考;广泛参与到方志文化的宣传中,促使全社会形成读志、用志的良好氛围。青年学生参与到方志实践中,可极大增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四、结束语

四川地方志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构建“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的关键路径。积极推动四川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推动四川地方志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地方志新的时代内涵,形成地方志教育和学校教育双重教育模式,以高校青年学生为主体,营造全社会“爱志、读志、用志”的良好氛围,助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充分发挥地方志的教育功能,不断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为四川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强.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地方志,2014(11).

[2]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历代旧志提要[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 宋载.大邑县志[M].乾隆二十年刻本.

[4] 南充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充市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 龙泉驿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龙泉驿区志[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

[6] 成都市温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温江区志1986-2005[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

[7] 成都市双流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双流县志1911-1985(修订版)[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