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伴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着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和降低成本的双重考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确保企业资金安全,还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实现增收和节支的管理计划。本文深入分析了内部控制在企业增收节支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应用策略,以期帮助企业提升运营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与要素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企业财产安全,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及时性而建立的一套组织结构、政策与程序,涉及企业内部各个层面,包括管理层、员工、制度和程序等方面。
内部控制的要素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制度等方面。控制环境是内控体系的前提,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管理氛围和文化,涉及高管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度、企业的价值意识、职工的信誉度和专业素质等多种因素。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有利于创建积极主动的内部控制氛围,提升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同感和执行力度。风险评估是企业内控的核心环节,涉及企业对各类风险的辨识、评定和应对。根据对市场环境的解读和风险分析,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风险,保证企业运营的稳健性。控制活动是企业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做出的具体措施和流程,包含制定和实施政策和流程、设置管理权限与责任、进行审计和检测、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等。控制活动可以有效防止、发现与改正错误和不正当行为,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财务的稳定性。信息和沟通是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含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收集、传递及其沟通交流机制的建立。依靠不断完善的信息系统和良好的沟通方式,企业可以及时获取和传递重要信息,为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根据。监督制度是对内部控制的监管和评价,包含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管理层评价等。通过定期的内部和外部审计及管理层评价,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调整和优化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1]。
(二)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机制的设计和实行有利于识别、评估及管理各种环境风险,包含政策变化、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等。通过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方法,企业可以有效防止资产损失,并最大限度减少财务和运营风险。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合规性和时效性,通过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记录和报告,避免欺诈行为的产生,从而提升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认可度。内部控制机制能够确保提供及时、准确的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其制定企业规划、编制预算、评定业绩和指导日常经营活动。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不仅可以简化工作流程,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审计成本、保险费用和其他人力成本。此外,内部控制不仅有利于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提升财务数据的公开性与稳定性,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增强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投资者和客户,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三)内部控制与企业增收节支的关系
在增收层面,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优化销售管理流程,保证订单妥善处理和产品及时交付,缩短订单响应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销售额。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准确、及时地提供消费数据和客户资料,助力企业制订高效的产品营销策略,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提高竞争力,进而增加收益。内部控制机制能够确保订单得到快速响应,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推动客户关系管理不断优化,从而带来复购和口碑营销,进一步提升销售额。内部控制机制能够确保科研项目的高效管理和资源分配,推动产品研发与创新,企业可以发布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拓展新的业务范围,从而增加收入。
在节支方面,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标准化采购工作流程,保证采购活动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成本管理规定,防止成本浪费,减少供应链风险。内部控制机制能够强化对供应商的管理,控制库存成本与运输成本,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内部控制机制通过成本控制方法和预算制度,强化对相关费用的审批和监督,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升成本效率。内部控制能够确保企业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高效运用,规范设备保养和维护流程,增加设备使用年限,减少维修费用,提高工作效率[3]。
三、内部控制在企业增收中的应用策略
(一)内部控制在企业增收中的目标
一是提升销售效率和效益。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标准化销售管理流程,保证营销团队的高效运作,主要包括建立有效的业绩目标和绩效考核制度,以激励团队实现业绩目标。与此同时,根据内部控制机制监管营销活动,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销售效率。二是优化营销策略。内部控制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查与分析,制订有效的营销策略。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数据,企业可以挖掘客户需求和分析竞争对手动态,进而调整营销策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订单转化率。三是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内部控制有利于建立和完善客户资料和智能管理系统,保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同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企业制定顾客反馈体制,及时掌握用户对产品与服务的满意度,进而优化经营模式,提高顾客忠诚度。四是促进产品研发和创新。内部控制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产品研发流程和创新机制,强化对市场需求的掌握。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并回应市场需求,加速产品研发,提高市场占有率。五是规范合同管理与收款流程。内部控制通过不断完善合同管理措施和收款流程,保证合同履约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企业通过内部控制手段对合同签署和履行过程实施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合同风险,提高收款效率[4]。
(二)内部控制在销售、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一是创建规范的销售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保证客户订单的准确性、合同签署流程的合规性、发货和交付的时效性、收款流程的完整性。内部控制能够通过建立授权和审批机制,监管销售流程各个环节。同时,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体系,保证营销活动科学规范,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二是建立有效的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机制,确保消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洞察市场前景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为制订营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定位,调整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三是优化顾客投诉处理流程。通过建立快速反应顾客投诉的机制,保证顾客投诉得到及时回应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顾客反馈机制,及时掌握顾客对产品与服务的意见与建议,进而改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提高顾客忠诚度[5]。
(三)内部控制在产品开发与创新中的应用
一是建立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体系,覆盖项目规划、开工、运行等阶段。通过制定项目目标、项目实施计划以及项目风险控制体系,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内部控制能够强化对项目进度和质量的控制和监督。比如,通过建立施工进度汇报机制,追踪项目进展并及时纠正项目实施中的问题,保证项目准时完工。同时,通过建立项目管理机制,开展质量检测和验收,保证产品符合设计要求与标准。二是建立和完善激励创新的管理方案,激发创新活力,主要包括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激励员工提出创新思路与建议,创建自主创新项目申请和评审流程,保证资源合理安排和利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科技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通过一系列创新激励制度,企业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提升产品质量,从而吸引更多客户,提高销售收益。
(四)内部控制在合同管理与收款中的应用
一是建立合同审批流程,覆盖合同起草、审核、签署和存档等各个环节。通过建立合同审核机制,确定审批管理权限和审批流程,保证合同条款合规,从而减少合同纠纷案与风险。在合同审核环节,发现可能存在的合同风险并进行风险控制。比如,对合同中模糊性、合规性内容等进行核查,避免因为合同纠纷导致经济损失。二是建立规范的收款流程,减少收款风险,主要包括明确收款责任人和管理权限,建立收款账户监管机制,保证收款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建立异常问题处理机制,及时应对收款中出现的风险。在收款环节,企业应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评价和监控,保证与征信良好的用户开展合作,并采取相应的收款策略,如提前收款、分期收款等,从而减少坏账风险。
四、内部控制在企业节支中的应用策略
(一)内部控制在企业节支中的目标
一是提升成本效益。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在成本控制和费用管控等方面的投入与产出之间达到平衡,进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通过严格的采购流程、供应链管理、支出管理等,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二是防范风险。内部控制能够标准化采购与支出的申请流程,有效防范资源浪费。通过不断完善审批权限管理制度、审批流程、审计和监管制度等,保障企业资金与资源不被侵吞或浪费,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三是严格监督及管理。内部控制有利于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提升对采购、支出及资产管理的监管水平。通过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创建内审机构、优化内部控制和审计方式等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节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保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6]。
(二)内部控制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一是创建供应商管理规范和流程,包含供应商品质、价格、交货日期、服务质量等要素。对供应商进行常态化评价和监管,以保证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可靠的供应能力,从而减少供货风险。二是创建规范的采购流程,覆盖采购申请、审核、采购单形成、货物验收等环节。明确管理权限和申请流程,保证采购环节的规范性和有序性。细化内部管理细则,比如审核人员的责任、审核额度、申请流程等,以避免滥用职权或诈骗行为。三是建立供应链风险评价机制,对供应链潜在的风险开展全面评估。识别供应链中的多重风险,包含供应商财务可靠性、自然灾害发生概率、市场稳定性等。制订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减少其对供应链的影响,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
(三)内部控制在成本管理与费用控制中的应用
一是创建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是成本管理的前提。通过对各项成本的筛选、计算与分析,企业可以清晰地掌握各类成本的构成和分布特征,为成本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内部控制能够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数据失真,进而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二是制订费用预算是优化费用控制的关键步骤。内部控制助力企业建立费用预算机制,明确费用预算编制流程和责任人,保证费用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严格的支出管理机制,包含支出额度、审批流程和授权制度等,能够保证企业的各项费用支出处于合理范围。三是强化对支出的合规性审查是防止资金浪费的重要途径。内部控制能够确保各项支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避免因违规行为产生损失。通过建立合规性审查制度和审批流程,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操作,确保企业利益不受损害。
(四)内部控制在资产管理与设备维护中的应用
一是创建资产登记制度是保证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资产登记制度,保证资产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资产管理系统,企业能够实时掌握资产情况,有效预防资产丢失或乱用。二是建立设备维护方案和保养政策是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内部控制帮助企业建立常态化的设备维护管理方案,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因机械故障导致的损失。通过建立检修记录与维护汇报机制,企业能够及早发现设备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二是定期开展资产盘点和清查是保证财产清晰的重要途径。内部控制帮助企业定期进行资产盘点和清查,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和汇总,保证资产的完整性。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资产丢失或破损等问题,企业能够避免因资产管理不当而带来的损失和浪费,从而提升资产利用率[7]。
五、结语
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管理和规范企业的内部运作,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企业可以提高销售效率、降低营销成本、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加强合同管理,从而实现增收目标。同时,企业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成本管理与费用控制、资产管理与设备维护等方面应用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节支目标。企业应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提高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实现增收节支目标,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引用
[1]赵治钧,张素菊.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经济管理研究,2021,3(04):62-63.
[2]张莉.国有企业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作用及策略[J].今日财富,2022(07):76-78.
[3]林洁.内部控制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效果研究[J].中国产经,2023(20):108-110.
[4]关琳.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及管理策略分析[J].上海商业,2022(06):117-119.
[5]李敏,薄媚月.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收入管理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22,33(05):83-86.
[6]王志超,吕海东.齐齐哈尔分公司多举措做好企业增收节支“加减法”[J].农场经济管理,2022(05):70-73.
[7]白羽.做好国有企业增收节支工作的有效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20(04):128-129.
作者单位: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王颖振 蔺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