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乐羊羊
据说,我们涮完火锅的废油可以转化为生物航空煤油,让飞机飞上天——是不是很像科幻故事中的情节?但这是真的。2024年6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和国产ARJ21支线飞机,分别在东营和上海成功完成首次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演示飞行任务。此次飞行中使用的SAF的原料来自俗称“地沟油”的餐余废油。
太神奇了!讨人嫌的地沟油,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助力飞机翱翔蓝天的生物航空煤油。地沟油如何成为飞机的能源动力?地沟油还有哪些妙用?一起往下看看吧。
地沟油是生活中人们对各类劣质油的统称。地沟油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用餐馆的泔水加工、提炼出的油,第二种是用劣质的动物的皮、肉、内脏等炼制出来的油,第三种是在油炸食品、涮煮火锅等过程中反复使用的“老油”。因为地沟油的质量极差且极不卫生,其中一些有害物质的含量也严重超标,人体一旦摄入过多,可能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在人们的印象里,地沟油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不过,如今地沟油却华丽变身,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做出贡献,成为飞机的“食物”。
SAF是一种由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液体航空替代燃料。其原料来源广泛,包括废弃油脂、生活垃圾、能源作物等。与传统航空煤油相比,SAF具有原料可再生、杂质含量低等优点,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航空煤油领域里当之无愧的明日之星。
然而,将地沟油转化为新型环保的生物航空煤油的过程并不容易。传统的航空煤油都是由石油加工而成的,可地沟油和传统航空煤油的原料——石油的差异极大。地沟油中含有大量脂肪酸类化合物,含氧量为10%~15%,而石油的含氧量却低于0.1%,两者相差超过100倍。此外,地沟油中还含有硫、氯等杂质,这些都是不能在航空煤油中出现的。
为了让地沟油改头换面、助力航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镇海炼化分公司建成我国第一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回收处理后的餐余废油,在经过该装置加工后,可转化为清澈的生物航空煤油。这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不仅让地沟油有了新去处,还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是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拥有自主研发生物航空煤油技术的国家。用地沟油做航空煤油,这样做划算吗?其实,把地沟油变成生物航空煤油的成本不低,大概是生产普通航空煤油的3倍多,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可以大大减少。如:2023年,我国航空煤油年消费量约3000万吨,若全部以生物航空煤油替代,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亿棵,或者超过3000万辆轿车停开一年。这样算下来,这笔生态账还是很划算的。
除了助力航空,地沟油还有许多用途。比如,B5生物柴油就是将地沟油与普通柴油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的。与传统车用柴油相比,B5生物柴油具有环保性能好、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等特点。再比如,开采石油的工人在钻探过程中用到的润滑油,也能以地沟油为原油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得。早在2012年3月,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钻井液完井液研究所科研人员就以地沟油为基础原油料,成功研发出钻井液用生物油润滑剂。利用地沟油制取的润滑油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不会像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烃类等物质的传统润滑油那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问题。
从讨人嫌的垃圾变成绿色环保的生物航空煤油,地沟油已经一步步从实验室走进现实,上演着一场场科学“魔法”。
(注:本文根据《科技日报》《大飞机》《科学大众》等报纸杂志刊载的文章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