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发展研究

2024-10-09 00:00:00肖云虹刘硕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9期

摘要:该文首先分析大数据时代下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发展现状,之后探讨数字化在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场景与需求,提出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的应用路径,并分析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带来的影响与作用,最后研究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大数据时代;数字化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9.074

中图分类号:G 647.3;TP 31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9-0-03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Management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XIAO Yunhong, LIU Shuo

(Zhongshan College,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06,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digitalization in applied university academic management in the era of big data. Then, it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s of digitalization in applied university academic management, proposes the application path of digitalization in applied university academic management in the era of big data, analyzes the impact and role of digitalization in applied university academic management, and finally studi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rend of digitalization in applied university academic management.

Keywords: applied universities; academic management; in the era of big data; digitization

1 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发展现状

1.1 数字化手段应用现状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指出,需要在国内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现阶段,数字化工具在高校教务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高校也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教务管理展开了相应的优化与改革,保障了高校的高质量教学,同时也推动了高校的全方位发展。部分高校将数字化手段应用于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了课程安排、考试管理、成绩录入、成绩查询,以及学生选课等操作的自动化,在降低教务管理人员工作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务管理的效率和精确程度。

1.2 数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数字化手段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面对几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有部分高校在引入数字化手段时并未对其做出全面规划,导致各部门间的数据难以有效流通,出现信息隔绝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分教务管理人员自身对于数字化工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使用能力有限,这一问题直接制约了数字化发展。同时,伴随数据安全以及隐私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保证学生与教职工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1]。

1.3 数字化手段发展趋势

科技的飞跃发展,引领高校经历深度的数字化革命。具体而言,高校教务管理未来将向着智能化发展。受益于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解析等技术手段,自动课程调度、预测学生学业预警等烦杂任务均可得到高效解决。在此过程中,数字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务管理应更多关注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深度解析相关数据,为学生提供符合其学习需求与兴趣的教学服务。同时,云技术的普及与落实也将为教务管理带来便利[2]。通过云端存储功能以及高效数据处理功能,高校可以轻松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安全性,突破传统教务管理的束缚。除此之外,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发展还将推动教育理念的转变,促进教务管理以更加开放的方式与社会、行业展开合作,满足多元教育需求[3]。

2 数字化在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场景与需求

2.1 数字化手段在教务管理中的应用场景

高校教务管理中,数字化手段可在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资源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得到应用。在课程管理方面,教师可利用数字技术完成课程安排、调度与课程内容调整,以确保课程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共享;在学生管理方面,数字化手段可实现对学生基本信息、选课情况、考试成绩等的统一管理,以此方便后续的查询、统计;在教学资源管理方面,数字化手段能够整合、分类、存储各类教学资源,方便学生和教师检索、使用;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教师可通过数字化手段展开实时检查,并以此评估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2.2 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发展需求分析

在高校教务管理中,师生需要一个高效、便捷的数字化教务管理系统,在满足基本选课以及成绩、课程查询需求的同时,为学生和教师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服务。学校一方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教务管理系统,为学校决策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以此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4]。

3 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应用路径

3.1 数据采集

为全面、精准掌握教务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通过多渠道、多角度进行数据采集。在采集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编制教师、学生以及教务管理部门等相关人员的问卷,高效收集不同群体对教务管理数字化发展的需求与期望,或者可以收集社交媒体上关于教务管理的讨论信息,全面掌握调查对象对数字化发展的意见,并整合出相关的统计图表。另外,教师也可通过分析教务管理系统日志文件,明确系统应用情况,以此完成数据采集工作。

3.2 数据分析

通过精细的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深入洞察教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并迅速明确管理需求以及未来的优化方向。具体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第一,采用数字化技术对数据进行全面地描述,例如,数据的分布形态、主要趋势以及数据离散程度等;第二,进一步探讨各项数据之间存在的关联,揭示教务管理的潜在问题以及问题成因;第三,通过统计方法,如利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措施,预测教务管理未来发展趋势;第四,通过因素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手段,深入挖掘教务管理数字化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及问题成因。

3.3 智能决策

(1)教师可通过决策树算法来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类、预测。决策树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数据算法,采用树形结构来对数据进行层层分解,并展开逐步解析。在高校教务管理中,可将这一技术用于对课程、教师、学生等资源的分类和预测工作中。例如,可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以及性格差异等因素,预测该生未来是否会辍学等,为高校教务管理决策环节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2)教师可运用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算法,发现数据之间存在的潜在联系及规律,为教务管理决策带来更为智能化的支持。例如,可以通过该算法分析不同类型课程之间存在的关联。

(3)专家系统是基于知识库的、具有良好推理机制的智能化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由一系列的推理,解决现有教务管理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专家系统更适合被用于处理突发性教务管理问题,例如,当遇到需要学生居家学习的情况,专家系统就可利用现有的知识,快速分析应对方案,将教学计划详细到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流程等[5]。

(4)教师还可利用文本挖掘这一数据处理手段,对教务管理相关文本展开分析、处理工作,并将其中具有价值的信息、知识提炼出来。例如,教师可对教务管理文本展开情感分析,判断学生针对已经落实的某项政策有何种反应,之后再根据学生的积极、消极反应,推出相对科学的教务管理的决策。

4 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带来的影响与作用

4.1 提高教务管理质量与效率

在高校教务pbNHukiw9oMW+K6DN4D+IeZANrKU4m9ZBv0zFdXD3yw=管理领域,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教务管理整体质量与效率。在高校不断扩招,以及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的背景下,以往较传统的教务管理工作方式需要依赖于人工操作,相关人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对各类数据文件进行记录、查询、统计,这一工作方式存在效率低下问题,且易于出现错误,难以满足当前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需求。而应用数字化手段,如教务管理系统、在线课程平台以及学籍管理系统,教务管理工作将变得更具智能化、自动化,实现了对教务管理中各项工作流程的自动处理,同时也可进一步减少人工干预,降低错误率。同时,通过落实数字化手段,相关工作人员便能实现对教务管理数据的实时监测、预警,相较于传统高校教务管理办法,基于数字化手段的教务管理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及其隐私。

4.2 改善师生服务体验

在大数据背景下,各类科技不断发展,针对数字化手段的运用也提升了师生的服务体验。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手段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过去,学生如需完成领取学生证、选课及缴费等事项,就需要亲自前往教务处办理各种手续。在应用数字化手段之后,学生便能通过网络途径,在线上完成各类教务事宜办理,无需亲自到场,在为师生提供便利的同时,提高了服务效率。

在采用数字化手段后,教师可按照学生所展现出来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为学生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实现“分层教学”。学生也能借助数字化手段,明确自己的学习进度与同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根据自身实际学习情况来为自己定制相应的学习、复习计划。此种极具个性化特征的服务方式,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提升师生满意度。

4.3 提高教学、人才培养质量

数字化手段的落实还能提高教学水平,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在采用数字化手段后,高校可对教学质量展开科学且合理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相关问题采取针对性对策。例如,在应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后,教师可将课程资料、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上传至教学平台,让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展开在线学习。该平台具有记录学生学习情况的功能,教师可合理利用这一功能,对自身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同时,高校方面也可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历年教学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与汇总,分析哪些教学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哪种教学内容更受学生青睐等,明确高校未来教学改革方向。

5 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5.1 数字化手段的创新

大数据背景下,未来高校的发展需要对数字化手段进行不断创新。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各类数字化系统、平台将为教务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在线课程管理平台,可帮助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完成对在线课程的管控;通过智能化排课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排课,提高排课精准度,为教师与学生带来可视化排课界面,为教务管理部门与学生查看课程安排提供便利;通过学籍管理平台,教务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可轻松实现对学生学籍的智能化管理,如信息录入、信息查询以及毕业审核等,提升学籍管理效率;通过教务管理平台,学生也可对教师展开匿名评价,为教师带来宝贵的教学反馈。

在数字化手段创新环节,高校应强化对各类信息的整合,并对信息进行编码,推动高校内部资源共通。同时,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高校领导层应重视大数据时代教育环境的改变,为数字化手段的引入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并为该项目投入充足资金,激励所有教职工参与到资源构建过程中,为高校带来更多优异的课件、课程,在高校内开发符合高校教育理念的教材以及试题库。

5.2 应用场景的拓展

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网逐渐普及,教务管理数字化发展进程中也应拓展应用场景,以实现全方位服务。例如,开发教务管理移动端,并通过对移动管理平台的应用,让师生可通过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方式接入该平台接受服务;也可以开发在线学习平台,保障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灵活性特征;或者强化针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在实践中融入数字化授权,以此跟踪、评价并管理学生的实践过程。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手段在提高教务管理质量与效率、改善师生服务体验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大数据时代的教务管理数字化发展,将向着自动化、高效化、先进化以及特色化迈进,只有高校、学生与教师一同努力,才可以真正实现对教务管理工作的优化。未来发展中,高校需持续强化对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与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需求,以及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教学发展趋势,最终推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蔡丽珠.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发展研究[J].科教导刊,2022(33):20-22.

[2] 李强.大数据时代应用型地方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发展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3(4):19-21.

[3] 雷慎辉.解析数字化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方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8):59-62.

[4] 李彩珊.信息化时代应用型高校通识课教学管理探讨--以闽南理工学院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23,14(7):103-106.

[5] 容骞.数字化转型与应用型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创新实践[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6):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