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探索并构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核心任务。该文着重阐述了互联网技术在推动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中的创新应用,以促进大学生与工作岗位的精准匹配,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质量与满意度。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9.073
中图分类号:G 258.6;TP 39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9-0-03
Research on Precision Employment Servic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Based on Internet Technology
LV Yue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Xi'an 71012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widespread penetr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various fields, exploring and constructing a precision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based on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core task of current university employment work.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promoting precision employment servic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iming to facilitate precise matching between students and job positions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employment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Keywords: Internet technology; university students; precision employment services
0 引言
高校作为大学生培育的核心场所,在推动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伴随社会的迅猛前行、时代的持续演进,信息交流和人才流动出现显著变化,这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观念。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互联网技术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发挥的影响日益深刻,但是,高校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就业指导服务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对互联网相关技术工具运用不足,平台搭建不完善,从而导致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够精准,其结果往往是高校提供了大量资料,但是实际效果不够理想[1]。因此,为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需求以及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高校应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收集更多数据信息,为大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引导和服务,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使高校与用人单位建立优良的合作关系,进而保障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施行。
1 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基于网络时代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能够不受时空的约束,借助计算机等电子产品收集各个方面的信息。针对95后毕业生而言,这一方面让他们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与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更加精准地进行自我定位;另一方面,通过搜集网络信息能够让大学生直观了解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要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好求职准备。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样优化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方式,和以往的招聘方式对比,当前的招聘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可以使用社交媒体招聘、线上招聘会等方式,这种改变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求职机会,让他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招聘信息[2]。但是,网络信息的方便搜集同样让大学生面临着严峻挑战,大学生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挑选出真实有效的内容,才能防止信息虚假。另外,因为网络上的信息量庞大,大学生还应该增强自身筛选与整理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做好求职准备,制定完善的职业规划。
年轻人是新时代的代表,具有很多积极的特征。他们的精力比较饱满,可以主动迎接挑战,做事果断不拖拉,同时制定了高目标。但是他们同样崇尚自由,有些情况下还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缺少呈现自身能力的动力,这就造成他们在个人影响力方面存在不足。当前的大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与创新意识,他们不断寻找发现新知识,对事实的理解和判断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同时想要结合不同情境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具有非常强的抗打击能力,敢于接受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他们依然需要完善自身的一些方面,他们还没有构成准确的自我定位,同时他们缺少危机意识。因为教育资源与个体发展相对理想化,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或许过于乐观地评价自己,还没有综合考量个人能力和职业需求之间存在的较差差异[3]。
2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大学生精准就业 服务的作用
2.1 强化精准就业引导能力,促使就业水平 的提升
基于互联网技术,尤其是近些年快速发展并且在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领域应用日益深入的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高校能够深入挖掘并分析当前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包括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招聘指标等关键信息,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通过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高校可以不断完善并丰富其就业信息数据库,实时、动态地收集并掌握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领域、目标岗位及就业地域等多维度信息。在此基础上,高校可进一步借助就业服务业务网络应用系统,实现政府、行政机构、企业及高校等多方数据信息的有效整合与共享,能够极大地提升就业信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通过建立全面、系统的就业信息资源库,高校能够科学地规划与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就业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为用人单位与大学生搭建起一座便捷、高效的供需对接桥梁,显著提升就业与择业的成功率。总之,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必须借助相关技术进行创新,充分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为用人单位输送更多符合其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2.2 为大学生就业过程精准服务
借助互联网相关专业技术是当前高校能够实现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的核心所在,也是为大学生提供有效就业引导与推进就业管理工作的关键要点。高校在提供就业服务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特性,确保就业管理的高效性。就业管理涉及工作流程的优化、人员职责的明确以及手续办理的便捷化等多个方面,是就业服务工作的基石。相较于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互联网技术能够构建更为简化、标准化的就业工作流程,使得每一个流程环节都能实现动态呈现和精准管理,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就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实现就业指导的精准化[4]。就业指导作为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需求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然而,当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仍局限于课程讲授与主题讲座等形式,缺乏针对性和精准度。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服务,结合每位学生的不同状况、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辅导与就业准备教育。这种精准的就业指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定更为合理的职业规划,还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准备建议。
2.3 充分了解学生就业需求,提供有针对性 的就业服务
鉴于高校学生群体在技能水平、生源素质、文化素养、职业规划及知识积累等方面展现出的显著差异,其就业需求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分层化与多样化的特点。这种多元化的需求格局使得传统的就业指导与辅助手段难以满足每位学生的具体需求。为了更有效地响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必须采取更为灵活且定制化的策略。通过运用网络社交媒体,高校能够开辟个性化的信息服务途径,深入分析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此举不仅能提升就业指导服务的精准度与时效性,还能推动其向差异化、信息化、系统化及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另外,高校还需构建一个旨在衔接就业服务供需的网络平台。该平台不仅能够全面把握学生的需求动态,还能显著增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通过这一平台,高校能够更精准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协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这种创新的服务模式不仅体现了高校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尊重,也彰显了其在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与效率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最终,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完善、高效且个性qkQMT7vDwCPMopzT3RGkskNNB6pU5JQAa+Eg/OnU3D0=化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铺设更加坚实的基石。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的路径
3.1 建设健全的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在互联网背景下,手机、计算机及各类平台设备显著提升了就业平台的便利性。因此,在高校推进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的过程中,构建一个有序的就业信息平台显得尤为重要。该平台旨在协助学生高效收集就业信息,同时辅助学校实现就业信息的有效管理。通过此平台,能够向学生精准推送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助力他们迅速找到匹配的工作机会。此外,高校还应致力于打造一个便捷的就业服务平台。鉴于求职过程的复杂性,学生往往需投入大量时间与金钱。而此平台能使学生轻松完成简历投递、网上面试及就业签约等一系列流程,有效简化求职步骤,既节省学生时间与金钱,又显著提升求职效率[5]。
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且对软件开发有兴趣的学生,平台能够推送相关的软件公司招聘信息和适合的实习岗位;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能够提供创业项目的介绍和相关的扶持政策。此外,平台还可以提供在线职业咨询、简历优化指导、面试技巧培训等功能服务,全方位助力大学生实现精准就业。
3.2 培养专业的精准就业服务队伍,提升网络就业服务质量
为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组建一支卓越的就业服务团队至关重要。当前,众多高校就业服务团队多是由辅导员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教职员工组成,他们大多数并不具备专业的互联网知识,网络运用技术能力有所欠缺。这就使得他们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很难创新运用互联网相关技术。针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首先高校应配备掌握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并针对他们能力和素质的差异,开展相应的培训,以增强其精准就业服务意识并提升服务水平。其次,需加强网络素养的培训。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也是其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因此,高校需要通过开设相关指导课程、专业培训等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3.3 构建完善的就业工作服务制度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应当构建一套完备的就业服务机制,确保高校大学生能够顺利找到契合自身的工作。依照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高校需为大学生开设相关的必修课程,辅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与就业方向。同时,通过“课程竞赛”等形式,激励学生踊跃参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推动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这就需要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三课堂的融合,为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教育。另外,学校应进一步丰富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的机会,尤其要关注即将毕业的学生群体。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实施职前培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有效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此外,学校还应建立就业学生帮扶台账系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必要的协助和支持。通过这些举措,学校将能够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水平,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目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转型升级,促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明显改变,这就需要高校不断创新与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既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工作的方式,同时还是能够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主要手段。为了更好地符合社会与学生的要求,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应该更加精准化,这就要求高校从服务对象、方式及内容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另外,高校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发现现存的问题,主动寻找解决方案,保证高校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服务。另外,高校还需要加大和企业的合作力度,充分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与招聘标准,有效指导学生展开职业规划与就业准备,希望经过不断努力与创新,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社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彦娜.“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13):81-82.
[2] 郭智芳,李悦池,赵紫名,等.“互联网+”视角下高校开展精准就业帮扶路径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3(01):167-170.
[3] 徐静.依托互联网+就业服务推动学生精准就业[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13):101-103.
[4] 黄羽婷,蔡霞,郭赟.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创新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6):59-60.
[5] 李昱盛,段阿玉.大数据下“互联网+就业”精准服务模式实践研究[J].才智,2021(19):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