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网络安全:挑战与应对策略

2024-10-09 00:00:00李达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9期

摘要:如今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浪潮下,网络安全已然上升为国家策略。基于上述背景,文章首先系统阐述了当今企业面临的各方面网络安全挑战,然后为企业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应对策略,以期强化企业网络安全意识、提供企业网络安全实际方案、筑牢企业网络安全壁垒。

关键词: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企业策略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9.066

中图分类号:TP39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9-0-03

Enterprise Level Network Security: Challenges and Response Strategies

LI Da

(Tongfang CNK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wave of informatization and digitization, network security has become a national strategy.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e article first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on the various network security challenges faced by enterprises today. Then, targeted network security response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for enterprises to strengthen their awareness of network security, provide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enterprise network security, and build strong barriers to enterprise network security.

Keywords: network security; data security; enterp2VSDZwO5YCSuXI8PAHVaCw==rise strategy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石,是国家安全体系的一道重要托底屏障,更是我国产业信息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企业在信息化、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的多方面威胁,网络安全性的缺失可能导致商业机密泄露,尤其是黑客入侵系统修改指令和窃取信息,对企业未来发展带来难以预测的损害。对小型企业而言,网络风险可能仅导致某一部门或环节受损,但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其内部建立的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专线VPN用于协同办公,包括生产、调度和销售等活动,一旦某一环节或子公司受到远程攻击,将对整个集团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1]。因此,必须以正确的视角对待网络安全问题,树立安全观念,立足于企业实际发展和社会需求,运用一系列基础设施,构建健全的企业网络安全保障机制,以更有效地抵御外部攻击。

1 企业目前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

当今,企业网络安全面临着包括技术、人员、过程和法规等多个层面的挑战。本文总结了目前企业主要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

1.1 不断演进的网络威胁

网络威胁的演进对企业网络安全造成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企业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因为新型攻击可能导致敏感数据泄露、服务中断以及对企业声誉损害。其次,网络安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企业需要不断升级其安全基础设施以适应新兴威胁的挑战,这涉及大量的资源和人力投入。此外,企业可能经历业务中断、法律责任和金融损失等直接后果,这进一步凸显了网络威胁演进的严重性。

1.2 企业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企业基层单位对网络安全防护的复杂性及其艰巨性的认识存在不足,呈现出一种“业务至上,安全次之”的倾向。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存在“跑冒滴漏”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信息系统中弱口令、未及时修复已知漏洞以及对不明邮件链接点击等低级问题反复发生。这种现象反映了基层单位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使得即便只有一点漏洞被攻破,也可能导致整个企业陷入潜在的危险。

1.3 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

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为企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为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更为复杂的挑战。其中,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对网络安全防护的全新思考和应对策略的制定[2]。

物联网设备的广泛应用在为企业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其不安全性的问题。这些设备往往存在着固有的安全漏洞,可能成为攻击者入侵企业网络的入口。云计算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基础设施,为业务提供了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然而,云服务的漏洞和数据泄露也成为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技术的融合使得企业需要应对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威胁。例如,攻击者可能利用物联网设备的漏洞渗透到企业内部网络,通过云服务通道进行数据窃取,甚至通过边缘计算设备进行网络横向渗透。这一系列挑战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单一技术的安全性,更需要整体性、全方位地考虑和部署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1.4 不断变化的法规和合规性要求

全球范围内的数据隐私法规(如GDPR、CCPA等)不断更新和加强,要求企业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来保护用户数据。这些法规对企业的数据处理、存储和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其网络安全策略,以确保符合法规要求。这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不断变化的法规和合规性要求对企业在数据处理、存储和共享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确保在收集和处理用户数据时明确获得其同意,并提供透明、清晰的隐私政策。此外,法规还要求企业实施强有力的数据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定期安全审计,以确保用户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安全性。

由于法规的不断更新,企业必须不断调整其网络安全策略以确保合规性。

2 企业网络安全策略

2.1 身份和访问管理与权限控制

身份和访问管理(IAM)与权限控制是企业网络安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IAM系统负责有效地管理和验证用户的身份,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企业网络资源。权限控制则进一步规定了这些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能够执行的操作,以及他们可以访问的特定信息。

IAM在企业网络安全中的作用是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登录系统。通过采用多因素身份验证、单一登录等技术,IAM系统可以防范各种身份欺骗攻击,如密码破解或仿冒身份。这有助于防范未经授权访问企业网络的风险。

权限控制通过精细的访问策略,确保用户只能够访问他们工作所需的资源和信息。这一层面的保护对于防范内部威胁尤为关键,可以防止员工滥用其权限或者遭受外部攻击后敌手获取过多权限。最小权限原则是权限控制中的基本原则,确保每个用户都只获得完成工作所需的最低权限级别。

综上所述,IAM与权限控制在企业网络安全中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健壮的安全框架,为企业提供了可信赖的网络环境,有助于防范多种网络威胁和保护敏感数据。

2.2 数据保护与加密

数据保护和加密是企业网络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采用高度安全的加密技术,有效防范潜在的信息泄露和未经授权访问的风险。

数据保护的目标是通过确保敏感信息在传输和储存时得到妥善保护,有效防止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泄露的风险。采用端到端的加密机制,企业能够确保即使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攻击者也无法理解或使用敏感信息,从而维护信息的机密性。这一过程涉及使用强大的加密算法,如高级加密标准(AES),以确保数据的保密性。

数据加密在存储环境中起到了防御措施的作用。通过将存储在数据库、云服务或物理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加密,使得即便攻击者获取了物理或虚拟存储介质,也无法直接访问敏感信息。这不仅包括用户数据,还包括系统配置信息和其他重要的业务数据。对于企业而言,这样的保护层级可以抵御数据泄露、勒索软件等威胁。

数据保护和加密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企业网络安全至关重要,有助于确保数据在各个环节都受到适当的保护。因此,数据保护和加密不仅是符合法规的基本要求,更是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客户信任和维持商业连续性的核心手段之一。

总体而言,数据保护和加密是企业网络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保护信息的机密性,有力地应对不断演进的网络威胁,为企业创造了一个安全可信赖的数字环境。

2.3 安全监测与事件响应

安全监测与事件响应是企业网络安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强调对网络活动的实时监控以及对潜在安全威胁的快速响应,从而保障企业网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安全监测是指对企业网络系统、设备和流量进行持续的监控与审查,旨在识别可能的安全威胁或异常活动。通过使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预防系统(IPS)等技术,企业能够实时掌握网络状态,发现异常活动和潜在入侵,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的感知能力。

事件响应则是对安全事件的及时处理与应对措施,包括建立详细的事件响应计划、团队配备和培训,并采用自动化工具来快速应对安全威胁。当检测到异常活动或潜在攻击时,企业能够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隔离受感染的系统、收集证据以进行后续调查,并恢复系统到正常状态。

通过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企业可以降低遭受攻击的风险,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损失。安全监测与事件响应的有效执行有助于保障企业信息资产的完整性和机密性,维护企业声誉,以及避免产生潜在的法律和合规问题。

2.4 端点安全与漏洞管理

端点安全与漏洞管理是企业网络安全体系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共同对企业网络实现有效保护。两个方面紧密相连,通过加强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和定期漏洞管理,有效减少潜在攻击面和网络威胁。

端点安全关注终端设备,如计算机、移动设备和服务器,这些设备是企业网络中可能受到攻击的最脆弱的环节。通过采用防病毒软件、终端防火墙、设备加密等技术手段,企业可以确保终端设备的安全性。此外,应用端点检测与响应(EDR)技术,可以及时检测到异常活动,并快速应对潜在的威胁,提高对终端设备安全的实时监控水平。

漏洞管理强调定期评估和修复系统和应用程序中的漏洞。通过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安全补丁管理系统等,企业能够发现并修复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减少攻击者利用这些漏洞进行入侵的机会。漏洞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包括漏洞识别、评估风险、制定修复计划和实施修复等步骤,有助于确保企业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aVDBs4RNIfhLdcgdRGTFcKB4awgddKpv3K2nRaYHV0Q=端点安全与漏洞管理相辅相成,形成了企业网络安全的坚实基础。端点安全通过强化对终端设备的保护,降低了攻击者入侵的可能性;而漏洞管理则确保了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持续安全性。这两个措施的结合有助于降低潜在风险,保护企业网络资源和敏感数据,从而维护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安全和稳定。

2.5 合规性管理与培训意识

合规性管理与培训意识是企业网络安全战略中的两个关键要素,二者共同构成了企业对于法规遵从和员工安全意识培养的综合管理体系,有力地支撑了网络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合规性管理关注企业在数字环境中对法规的遵从。通过确保企业的网络安全策略符合国家、地区和行业的法规要求,合规性管理有助于防范法律责任和罚款风险。合规性管理不仅仅是对法规遵从的问题,而且也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和可持续经营。

培训意识是指通过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其对安全威胁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密码管理、社会工程学攻击辨识、安全意识等方面。员工是企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意识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社会工程学攻击和内部威胁的风险。定期的培训活动有助于保持员工对新兴威胁的敏感度,并使其成为企业网络安全的积极参与者。

合规性管理和培训意识是企业网络安全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支柱。合规性管理确保企业在法规框架内运营,降低法律风险;培训意识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使其成为网络安全的积极参与者。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为企业网络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有助于建设一个稳健、合法、高效的数字环境。

3 结束语

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下企业网络安全发展的要求,本文对当下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进行了总结,并相应地提出了企业提升网络安全性的策略。网络安全防护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要全面、多层次、与时俱进地实施各项措施,及时调整和优化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以确保有效保障企业网络和信息的安全,构筑坚固的网络安全防线。

参考文献

[1] 敖翔.浅析信息化时代企业网络安全重要性[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8):114-115.

[2] 姚晓斌.新时代企业网络安全实战攻防问题及防护策略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3(1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