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2024-10-09 00:00:00陈清华
唯实 2024年6期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殷切希望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并提出“四个必须”的重大原则和“四个走在前”的重大任务,为江苏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继续在攻坚克难中稳增长、稳预期,在统筹发力中解难题、谋长远,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创新驱动、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新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切实担负起“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使命,努力为全国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着力打造“一中心”“一基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江苏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2%左右,高校、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新区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400万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与兄弟省份的“大手笔”相比,江苏在基础研究投入、实验室体系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平台储备等方面,还存在数量不足、效能不高等问题,关键零部件、核心原材料、高端仪器设备、工业基础软件等重点环节受制于人,产业整体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制造业增加值率低于发达国家10个百分点以上。必须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这一目标定位,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产业升级机遇,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放大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贯通的聚变效应,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一要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继续强化创新投入供给,不断提升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塑造更多创新驱动引领型发展新优势。实验室、大装置、大平台是科研体系的“定海神针”,要举全省之力把苏州实验室打造成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支持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承接更多国家战略任务,打造钟山、云龙湖、龙城实验室等一批创新“矩阵”,继续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产业链“卡脖子”问题依旧是技术攻关最为急迫的领域,要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突出抓好40项科技重大攻关和80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在高端芯片、工业母机、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用足用好基础研究专项资金支持重大项目,着力打造应用基础研究特区,实质化、高水平启动建设物理、应用数学、合成生物基础研究中心,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江苏现有研发人员117万人左右,全国65%的院士、40%的国家级人才在苏创新创业,要充分发挥科教人才资源丰厚的优势,积极创建国家区域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让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全力支持企业做创新的主角,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完善企业出题机制,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跟踪布局行业前沿技术,推动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江苏市场率先应用推广,加速迭代升级。二要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以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来统摄和引领50条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持续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优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更大力度支持本土传统企业深耕主业,做精技术,做优产品,做大品牌,通过标准制定、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生态共建等多种方式,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不断强化对全球高端制造业的控制力和引领力。目前,江苏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5万亿元,5G基站建设密度居全国各省区第一,要以“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强化对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加快创建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数字领航”企业。以国家推行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为契机,积极实施工业企业技改项目贷款贴息、设立技改项目专项贷款等政策,大力推动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先进产能的比重持续提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乘风而上”。当前,不少兄弟省份正积极打造具有竞争力、现象级的基金集群,在新兴产业母基金和创投方面频繁发力。要充分发挥江苏总规模超千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引导作用,以基金招商、产科金融合发展等新模式,推动一批创新企业落地生根,不断推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智能电网等产业发展,加快打造“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未来产业“加速快跑”。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积极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开展“5个100”布局,促进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和新型储能等产业优先发展,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生命科学等前沿新赛道,催生更多新技术新范式,加快形成现实生产力。紧跟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加快智能算力、边缘计算等算力设施布局,积极开拓“人工智能+制造业”场景应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深度应用。三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引才育才政策。人力资本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升的关键所在。要以人才工作的主动更好地掌握创新的主动,坚持高标准精准引进和高质量自主培养“两手抓”,加快实施科技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号工程”,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吸引一批海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高水平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支持专家教授到企业兼职“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不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要注重在新一代企业家中培养产业领袖,探索形成更好地培育创新型企业家的机制,引导广大年轻企业家坚守主业,做强实业,深入研究企业发展方向,以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谋篇布局,在更高起点推进“二次创业”。

着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谋篇布局的“大文章”。这些年,江苏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持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举措,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提升到43.4%,县域经济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江苏已成为全国区域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但江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都市圈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依旧较大。要更大力度统筹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跳出板块划分、梯度发展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加快健全生产力空间布局、现代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南北发展帮扶合作等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首先,要推动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联动耦合发展。江苏处在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经济总量分别占长江经济带的21.9%和长三角的42%,要加强战略协同、工作对接和机制创新,更好地实现相互赋能,共同发展。注重在区域发展“大棋局”中做活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沿海港口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等“新棋眼”,建好用好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更大力度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G60科创走廊、环太湖科创圈建设,更高水平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其次,要纵深推进“1+3”重点功能区战略。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进一步明晰各版块功能定位,彰显功能特色,促进功能互补,积极打造南京都市圈、淮海经济区、苏锡常都市圈,深入推动宁镇扬一体化发展。与全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江苏沿海地区板块整体偏小、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特别是海洋经济各产业发展分化明显,对地区发展贡献度较低,要深化陆海统筹、江海联动,深入实施支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大力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要务实推进南北挂钩合作,紧紧围绕产业、科技创新、教育等领域,继续深化南北结对帮扶,高质量建设南北共建园区,大力推进南北产业链深度对接,产业园区协作共建。最后,要加快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江苏仍有2000多万乡村人口,农民到县城就业居住、向县城集聚依旧活跃。要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放宽城镇地区落户限制,放大10个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地区,加快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攻坚,支持开展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试验探索,推动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地融入城市。统筹实施产业提升、稳岗聚才、惠民便民、基础强化、城乡共富五大工程,积极打造更多“千亿”县,着力提高县城综合承载力和人口吸引力。

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念兹在兹,尤为关注,反复叮嘱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江苏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部署美丽江苏建设,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实现了从严重透支到明显好转的历史性转变,经济总量在十年间接近翻了一番的同时,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26.4%、30.9%左右。作为人均环境容量最小的省份,江苏单位国土面积GDP是全国的10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国的5倍,仍然是生态环保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要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坚决落实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要求,以问题整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生态治理责任体系,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更加注重前端控污,把好产业准入标准,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着力强化污水处理城乡统筹,继续加强对各市水环境治理的省级资金支持,推动城镇污水处理提高收集率、处理率。多措并举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一张网”,实现监测数据互联互通。目前,省际协调联动还不够紧密,要基于长三角区域污染联防联动等机制,加强跨界重点流域污染综合防治的对接和合作,推动形成上下游联动、干支流统筹、左右岸合力的格局。要深入开展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围绕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的目标,继续在岸上下更大功夫、在水里下绣花功夫,聚焦控源减污,加强上游洮滆片区治理,突出抓好入湖河流和涉磷企业整治,系统推进产业转型、污染治理、保护修复,因地制宜地实施退圩还湖、生态清淤、湿地恢复,真正打造调水入湖的“前置库”“净化池”。坚持“科技治太”,加大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利用新技术提高太湖治理质效,为高水平实现“两保两提”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江苏“重化型”产业结构、“煤炭型”能源结构、“开发密集型”空间结构尚未根本改变,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治本之策,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进零碳园区、近零碳工厂、零碳工厂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强化省级专项资金对减碳、零碳、负碳等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攻关的支持,加快新型储能、氢能等先进绿色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当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新电池法等绿色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要推动节能技术工艺设备、零碳低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等推广应用,聚焦钢铁、电池、光伏等重点行业,探索推进产品碳足迹、项目碳评价、企业碳管理,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创新发展碳市场、绿电市场,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着力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开放一直是江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最突出的优势。江苏进出口总额长期位居全国第二,占全国比重达1/8,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近八成世界500强企业在苏投资兴业,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接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支撑点和融通点。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加速调整和重构,美西方国家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寻求供应链“去中国化”,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还会加深。江苏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沿阵地,要更加主动作为、积极应对,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在更大范围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让国内外各种资源要素在江苏高效集聚、流动、配置、增值。一是打造全球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目的地。着眼提高外资使用质量,更大力度走出去吸引和利用外资,开展“跨国公司江苏行”系列活动,重点引进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制造业外资,推动优质企业参与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深入实施江苏促进和保护外商投资条例,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大力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以及数字经济等领域。支持各地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开展精准招商“敲门行动”,吸引更多外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功能性平台布局江苏、扎根江苏,不断增强外企发展的属地“黏性”。制度型开放是更高层次的开放,要对标RCEP、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和国家先行先试政策,以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加快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等各类开放平台转型升级,创新提升。二是持续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坚决打好外贸“翻身仗”,巩固好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存量,放大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效应,全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市场。持续开展“江苏优品行全球”行动,全力办好货物贸易展会,支持企业参加华交会、广交会等境内外重点展会,千方百计稳住国际市场份额。新业态新模式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要不断培育壮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动能,加快释放江苏“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潜力。积极鼓励发展绿色贸易,大力支持“新三样”、液化天然气动力船等高附加值、绿色低碳产品出口,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外贸发展新路子。三是支持企业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当前,江苏一些龙头企业已经从与跨国公司的“垂直分工”步入“水平竞争”阶段,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有序引导省内有条件的企业优化布局,开展本土跨国先行企业发布及培育,支持相关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三大制造业中心,继续加强与欧洲制造业中心、东亚等国制造业的合作,加密与墨西哥的经济往来,争取深度融入北美制造业中心。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迁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要引导本土企业在产能、品牌、渠道等方面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和投资合作,努力形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要素资源、布局市场网络的能力,在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以技术换市场”“以技术换技术”。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终目的。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9%,每年办好办成一批民生实事,全省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国1/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7∶1,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标准化配置实现度达90%以上,人民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9%以上。但经过三年疫情冲击,经济的“伤疤效应”还比较明显,部分群体、部分行业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后劲不足,老百姓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还有不少操心事和烦心事。要聚力回应民之所需、民之所盼,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波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更高水平实现“民生七有”,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确保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借鉴国际经验,探索中低速经济增长下的就业模式,加快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鼓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与此同时,要继续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实施新一轮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力度,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要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聚焦资源均衡布局这个方向,提高教育发展、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和支出效率,持续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加快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积极实施妇幼保健院达标工程,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努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目前,江苏老龄人口持续增长、出生人口持续走低等问题相互叠加,要用心用情抓两头、暖两头,持续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体系,统筹完善0—6岁普惠安全的幼育一体化服务体系,持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要深入排查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以更大力度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突出重大风险源头管控、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安全科技支撑等重点,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紧紧围绕政府性债务、金融、房地产、能源、数据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大风险排查化解力度,全力阻断关联性风险传导转化渠道,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