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激活国有企业发展动能

2024-10-09 00:00:00蒋成效
唯实 2024年6期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江苏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这为国有企业在新起点上推进改革、谋划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2023年7月,经江苏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苏豪、海企、汇鸿、惠隆和舜天五家省属贸易企业进行重组整合,成立新的苏豪控股集团,江苏省推进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一号工程”由此拉开帷幕。通过实施战略重组整合,旨在将江苏省属贸易企业打造成核心功能突出、竞争优势明显、具有江苏品牌特色,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江苏实体经济发展,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全国省级国有贸易企业中走在前列。

一、江苏省属贸易企业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

紧迫性与必要性

省属贸易企业核心功能不强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江苏虽是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但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原材料、大宗物资等主要靠从外省调入,省属贸易企业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充分。通过改革重组,增强省属贸易企业核心功能,加强对江苏紧缺的煤炭能源、油气化工、金属矿产等重要战略性资源贸易业务的拓展布局,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维护全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基础支撑作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

省属贸易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省属贸易企业长期存在小而散、同质化竞争、风险多发等问题,不规范竞争和重大经营损失事件时有发生。通过改革重组,系统构建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结构特点的职能定位、运作协同高效的企业治理体系,整体提升国有资本配置运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省属贸易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江苏省属贸易企业重组整合的初步成果

江苏省属贸易企业重组后的苏豪控股集团审慎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顺利完成股权划转、重点二级子公司认定等重要事项,压减管理层级,鼓励内部重组,稳妥解决旗下上市公司同业竞争问题,得到了各方认可。确立了“党建强、治理优、经营稳、融合好”的发展主题,推动五家企业加快从“物理组合”到“化学反应”,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新气象,创造新业绩。2023年末,重组整合后的苏豪控股集团交出首份“成绩单”,实现全年营业收入稳中有升,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综合经营质效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位列江苏省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并在江苏省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4年工作推进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国务院国资委将这次重组整合列为2023年度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典范。

落实物资储备和能源保供重大任务。苏豪控股集团着力做好原油、成品油、煤炭、矿产、食品、医疗物资等物资储备,承担全省60%以上的储备品类,部分金属矿产进口量居全国贸易企业前列。

加强国际经贸合作交流。苏豪控股集团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第二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要活动,签约14个合作项目;参加134届广交会和第六届上海进博会,累计签约18亿美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洽谈,“朋友圈”持续扩大。

提升中欧班列运营质效。2023年开行首次突破2000列,达到开行2123列,比2022年增长7.6%,进出口货物货值稳步增长,形成了以连云港为桥头堡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南京、徐州、苏州三市往返俄罗斯和南京至万象的中老国际货运班列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线路。

建设创新研发载体平台。新获批数字创新企业资质28个,总计达到61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各两个;牵头建设江苏省纺织服装设计联盟中心,打造纺织服装数字化设计、研发、生产、营销供应链系统。

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为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实施“保险+期货”项目200个,承保货值14.45亿元。

三、苏豪控股集团未来的主要产业布局

苏豪控股集团围绕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重点打造的大宗贸易和物资储备、国际化经营、纺织服装、商贸物流、智能制造、以融促产等六大板块,着力提升“一利五率”核心指标,积极投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宗商品贸易和物资储备核心板块。构建煤炭能源、金属矿产、油气化工、农林产品供应链体系。深化与源头生产企业合作,争取长协煤,拓展进口煤。强化与热电企业的业务联系,拓展销售渠道。通过自建、合作共享等方式加强仓储物流体系建设。拓展黑色和有色金属进口、内贸业务,巩固上游矿山等供应渠道,维护拓展下游重点客户群体,形成原料采购、物流仓储、金融配套一揽子供应链集成服务。打造“供、储、销、运+金融”全产业链合作生态。申请原油非国营贸易试点资质,争取石油储备项目,强化与央企、省属企业和地方合作,构筑多元化储备体系,布局多层次油品分销网络。做强并巩固橡胶进口优势地位,搭建肉类屠宰、分割、储存、加工、批发和保供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延伸高附加值原木及木材业务产业链,提升纸浆行业供应链服务商地位。加快布局国内、省内紧缺能源、矿产资源,争取更多中长期电煤、铜资源。积极与省属企业开展境外矿产资源合作,打造联通内外、服务江苏的能源物资供应基地,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国际化经营战略板块。强化全球海外分支机构建设和管理。推动欧美日韩等区域贸易机构提档升级,加强在中南半岛、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等区域网点建设和布局优化。优化境外生产基地布局,提升产能和业务支撑力。建设运营“中亚江苏中心”,实现大宗商品进口扩面增量。在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设立展示营销中心,推动海外仓建设。高质量运营江苏中欧、中亚班列。提升开行规模,优化去回结构,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商品车、冷链等特色班列和企业专列。在贸易集聚地、重要港口、班列运输节点加快布局海外仓或集结中心。大力发展“中欧班列+海外仓”模式,打造集并配送、仓储、展销、售后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稳定可控海外关键物资供应体系。深化与中亚国家务实合作,开拓新能源汽车新市场,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和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南非、越南、尼日利亚、新加坡等地境外机构的作用,与国外源头矿山、大型跨国企业建立合作,进口国内稀缺的金属矿产。与省内国资国企“抱团出海”,拓宽能源资源进口渠道,推进境内外煤炭贸易、煤储基地等项目。

纺织服装品牌板块。稳住纺织服装传统业务基本盘。增强设计研发能力。依托江苏省纺织服装设计联盟,整合全省纺织服装丰富的产业链供应链资源,构建研发、生产、品检、销售、人才等全业务链条,打造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促进技工贸融合。在贸易端,拓展销售渠道,打造要素集聚、反应快速的柔性供应链。在制造端,高标准布局建设一批国内外生产制造基地,着力培育一批现代产业链“链主”企业。在研发端,设计研发新型面料和功能材料,积极参与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探索与国际同行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或海外研发中心,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加快纺织服装数字研发中心建设,形成时尚服装设计等优势,向高端化、品牌化、个性化定制等方向发展,提高自主设计研发和自有品牌占比。聚焦“2373”工程,打造纺织服装数字化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系统,赋能江苏先进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商贸物流保障板块。全面提升物流应急保障能力。打造铁、空、海(水)运综合性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在江苏省设区市分步设立区域总部。以省班列公司为载体,参与铁路场站等基础设施运营,形成东西双向的全过程物流供应链服务。布局江苏省内及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重要港口码头,深化储运贸结合,深层次保障大宗物资流转和储备需求,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范围和应急响应水平。发挥国有承储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嵌入玉米、大豆食用油等重要民生产品产业链供应链环节。深化进口高端牛肉与知名商超、餐饮企业战略合作,提升自营零售占比,放大品牌效应。发挥省级医药流通企业和医药进出口企业作用,优化原料药进出口、医疗终端业务、第三方物流配送等布局,增强医药流通环节控制力、影响力,打造面向公立医院社区及养老康复等机构的医疗物资供应平台,积极参与全省应急储备物资仓储配送体系建设,全力保障江苏省医疗产品供应链安全稳定。

智能制造创新板块。围绕新兴产业和民生改善等重大战略行业,积极抢占未来产业领域中的新赛道。瞄准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精准引导、靶向扶持,培育一批具有固链、补链、延链、强链能力的“链主”企业。推动集团内部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形成密切协作、一体联动的产业链生态系统。引导子企业在单一细分领域进行深耕,不断积累技术资源与市场资源,为链上企业提供优质精良的产品与服务。建立以“链主”企业为核心,相关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链治理模式,优化上中下游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同发展机制。鼓励境内外子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协作,增强与内外循环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企业的良好互动。

以融促产投资支撑板块。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积极融入江苏以及长三角产业高端化进程,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贸易类子公司联合保险、银行、期货等金融合作伙伴,通过专业化服务、协同化发展、集约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等手段,将自身打造成为垂直产业链生态圈“链主”企业。合理运用商品期货、外汇远期等,对内赋能价格风险管理体系,协助进行对冲套保,有效降低价格波动风险,对外为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提供定制咨询、长周期锁价保供等服务,发挥保供稳价、促进流通作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明确三家贸易类上市公司战略定位、产业方向和业务规划。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以提升经营质效、夯实资产质量为核心内涵实现市值提升。加速业务板块整合、资源优化布局进程,实现新业务、新业态和新品种的创新突破,提升上市公司在各自领域核心竞争力。结合各上市公司业务发展、盈利能力和市盈率水平,适时开展定增、增发等资本运作,扩大资本规模,提升资本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