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挑战杯”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江苏历届“挑战杯”竞赛成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近五年总成绩蝉联全国冠军,相关工作经验获全国推广。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挑战杯”竞赛的牵引作用,因地制宜地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还需梳理打通一些难点堵点,关注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让高水平竞赛切实成为江苏高校提升大学生科研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一、“挑战杯”竞赛正成为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手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的重要要求。作为教育大省,江苏高校数和大学生数量均全国领先。自1989年竞赛首次举办以来,“挑战杯”在引领和激发全省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热情、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挑战杯”让广大学生的优秀科技创新作品实现从学校走向社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储才蓄能。“挑战杯”竞赛不仅能锻炼青年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还能搭建起校园科技创新与社会转化应用的桥梁,推动学生科技成果和市场、资本等要素实现更加紧密有效的结合,进而在产研结合中迭代升级,力求将“挑战杯”打造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平台。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正是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参加了“挑战杯”竞赛并斩获全国一等奖,从此走上领先中国语音识别产业的辉煌道路。他坦言:“如果当年没有‘挑战杯’精神的指引,就没有科大讯飞和中国语音识别产业的今天。”南京大学药学博士程宇豪就是在“挑战杯”竞赛的引导和激励下走上创业道路,打造了自主可控的医用氟碳产业链,开发了人造血液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战备需求和人民群众临床需求的医疗产品。这些从“挑战杯”起步投身国家科技创新事业的人才与其他许多“挑战杯”获奖学生一样,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了青春根基。
“挑战杯”让一批“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实现从“0”的突破到“1”的进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做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党和国家的需求就是青年学生的科研方向。青年学生不仅要深刻认识科技世界新领地,还要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为此,“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第十七届开始,设置特别竞赛单元,举办“揭榜挂帅”专项赛,秉承“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竞争协同机制为手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思路,聚焦“卡脖子”技术,瞄准社会重大课题及现实问题,力求将“挑战杯”打造为大学生投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阵地。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来自全国各高校的青年学子积极响应“揭榜挂帅”的号召,共提交近2000件参赛作品,聚焦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科技发展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面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二十三所发布的太空识别领域关键技术难题,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团队依靠自主研发的“火眼金睛”一举揭榜夺擂,成功与研究所签署合作意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发榜的赛题吸引众多国内顶尖高校角逐,最终南京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针对国外技术垄断提出分层、分频段协同设计新方法,以一块“平平无奇”的“塑料板”赢得满堂彩,双方迅速展开合作洽谈。江苏高校大学生在科研创新的浩瀚海洋中奋楫笃行,极大地增强了以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青春自信。
“挑战杯”让江苏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从“有高原”到“既有高原又有高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引路示范。作为公认的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赛事规模之大、覆盖面之广、参与度之高、影响力之强均属国内学生科创赛事之最。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共吸引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赛事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参赛高校数和学生数均创历史新高,江苏再次以总得分12060分位居全国第一。在江苏512件国赛获奖作品中,主体赛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占比分别为15%、13%、8%、4%,高奖次占比尤为突出,呈现出“高原上面有高峰”的可喜态势。更加令人振奋的是,在江苏省勇夺桂冠、七所高校捧得“优胜杯”的同时,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南京大学也分别成为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办和承办单位,将于2025年在江苏大地上举办一场无与伦比的“挑战杯”竞赛。届时,来自全国高校的青年学子将带着各自最新成果大显身手,江苏省也将以此为契机,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为以新质生产力引路示范汇聚青春动能。
二、“挑战杯”竞赛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仍有提升空间
优质项目供给与科技创新需求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优质项目供给呈现乏力态势。高校师生的参赛激情未被充分释放,优质项目数量“大小年”现象频繁出现,少数高校甚至出现“项目枯竭”“新瓶装老酒、项目重复参赛”的情况。二是科创氛围不够浓郁。高校各类科创活动邀请科创名家专家进校园较少,向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专项征集竞赛选题缺乏,引导大学生瞄准“卡脖子”难题开展科技攻关项目不多,涉及战略导向的体系化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研究相对不足。
体制机制支撑与激励奖励需求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大。省级层面缺乏普惠性的政策引领资金和基金扶持,办赛经费及项目培育经费多以高校自筹为主,且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机制不健全。“唯比赛、唯奖项、唯名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真实科研兴趣、产业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导致成果落地转化缺少政策和平台支撑,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评价考核机制不尽完善。
配套服务保障与成果转化需求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缺乏对获奖项目成果转化的持续跟踪指导。经费保障停留于校内科技创新基金、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数目较小,未有效整合接入校外创投机构、社会行业资源,导致项目难以获得高水平、专业化的落地扶持指导,法律、金融、咨询等专业配套服务也相对缺位。据不完全统计,江苏“挑战杯”竞赛的成果转化率仅维持在15%左右。
三、以“挑战杯”竞赛为抓手,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聚焦路径贯通,推动“星火燎原”。首先,加强科创氛围营造。建议引导高校多措并举加强科创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开展“挑战杯学子高校行”“挑战杯导师会客厅”等系列活动,分享创新创业故事,吸引青年学子热情参与。鼓励高校坚持线下开展“挑战杯”优秀项目路演、公开展示,线上采用短视频、微记录、云分享等方式开展日常宣传,对典型参赛学生、作品、指导教师进行专题报道,营造良好的科创氛围,让“锐意创新、迎接挑战”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其次,打通科创实践之路。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不断完善“省—校—院”三级竞赛体系,让全省大学生都能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鼓励高校立足实际广泛开展低门槛、高参与度的微创意、微创新展示活动,组织以科技项目实验设计、科创训练营为代表的实践活动,依托学生社团开展“科创嘉年华”“科技文化节”等科技创新系列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感受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舞台。最后,推动项目质量提升。紧扣当下江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社会发展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大力支持高校强化实践派专家资源的运用,引入专业化项目辅导服务,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推动项目选题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契合多样化应用场景,持续提高研究成果质量。
聚焦机制建设,释放“聚合动能”。一是健全财政保障机制。结合江苏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摆在育人工作的突出位置,深度对接科技人才政策,争取更大财政支持力度。以浙江为例,近年来每年拿出1000万元支持孵化约2000个科技创新项目。截至目前,浙江专项累计投入超1亿元,立项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种子项目3万多个,覆盖10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而江苏虽然成绩领跑全国,但是牵引性资金扶持目前尚处于空白,经费支持以重点科研单位的在职青年科技人才为主要对象。二是完善创新激励体系。在教师激励方面,引导高校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科技创新激励体系,将竞赛成绩纳入指导教师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和评先评优等。在学生激励方面,推动将科技创新与专业学习挂钩,将创新创业内容学分化,完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将参赛情况作为评奖评优以及“青马工程”培养、选调生选拔的重要评价因素。三是建立跟踪支持机制。梳理“挑战杯”竞赛历届获奖项目,建立项目数据库,构建“省—校—院”三级跟踪支持机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保障,帮助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倡导“鼓励创新、允许尝试、宽容失败”的导向,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对发表论文、取得专利和经济效益等的硬性要求,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减压赋能。
聚焦配套保障,培育“万亩良田”。要构建长效服务网络。坚持需求导向,充分整合校友、企业家等资源,实施省校两级联动的创新创业导师领航工程,吸纳高水平导师入库,提供持续、专业的项目指导服务。推动高校普遍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有效对接学校科研资源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发挥科研资源的培育指导功能。要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接入。构建全链条、全周期服务体系,打通地方招才引智需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对接渠道,提供更多的“赛马场”和“点将台”。整合省内企事业单位、高新园区、产业园区优质资源,设立转化基金,建立产教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中心,为“挑战杯”竞赛项目提供场地、资金、金融等全方位转化服务。要加快优势产业融合对接。依托江苏健全的产业体系和优质的创新资源,一方面,遴选竞赛特等奖、金奖的指导教师到创新产业集群头部企业兼任“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另一方面,举办“名优产业名校行”等活动,面向“挑战杯”学子进行宣讲,深化产教融合,让更多“千里马”在江苏科技创新肥沃土地上竞相奔涌,各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