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传统发展模式很难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传统发展模式的最显著特征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当经济达到一定规模以后,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会持续下降,发展将进入瓶颈期。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发展史都证明了这一规律。因此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94年提出了“东亚无奇迹”,认为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共同点是依靠大量的资本投入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本,从长期来看,大量廉价的外部要素投入无法支撑经济高速增长,最终会陷入低增长通道。事实上日本和韩国在经济增速超过10%高点后,经济增长持续下行,日本在1968年之后、韩国在1988年之后经济都进入了长期下行通道。经济增速的趋势性下行体现了经济转型期的规律。当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出现边际收益下降时,亟须寻求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来替代传统的要素投入型发展模式,否则伴随着经济发展增速的下降,经济发展会从高速低质的追赶区域落入质量尚未提升、增速却已经下降的转型区域。有学者认为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路径分为吸引直接投资、企业技术模仿、技术基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四个阶段。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外商直接投资和企业技术模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资本大量投入使得成熟技术产品规模化,外商的技术外溢使得国内外技术差距快速收敛,但依靠外商投资和技术模仿无法把本国经济带入高质量发展区域。只有通过创新从而掌握关键技术,才是实现经济转型成功的关键。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跨越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在经济发展中,当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带来边际效益下降时,开始关注和追求更为高效、创新的新质生产力。首先,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支撑从传统的互联网技术转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机器人、6G技术、量子技术、新材料、生物科技等一系列原创性技术的突破,成为新质生产力区分传统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其次,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发展从传统的一、二、三产业分工发展转向技术、制造、服务的产业融合发展。过去,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在过程上相互分割,产品上彼此独立,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从过程到产品都相互嵌入、相互融合,很难说清楚这是一项产品还是一项技术。知识经济把产品和技术融合为服务产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再次,新质生产力对现代经济发展有着多重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搭建起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要素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极大地改变了过去通过资本和土地的大规模投入获得收益的经济增长路径,不仅节约了社会资源,而且为实现生产方式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可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适应大国竞争的需要。历史上每一轮科技革命均推动大国竞争,大国竞争反过来又推动产业革命,进而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国家为争夺贸易和殖民地而进行的海上探险和扩张活动,推动英法两国长达百年的战争,英法之间的竞争巩固了英国的全球领先地位,催生出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德国在电力技术和化工技术领域快速发展对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构成挑战,英德两国都大力发展电力技术、钢铁冶炼和化工技术。英德之间的竞争客观上催生了以电力、化工、钢铁为产业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核武器及太空探索等多个方面进行高强度技术竞争,推动了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及空间技术等领域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带动了计算机、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政治学角度看,国际竞争的重点已发生变化,一国的科技水平成为决定国际地位的关键要素之一。面对汹涌而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各国力争在科技领域形成技术壁垒,以期实现“一家独大”的优势,率先享受经济快速发展的红利。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全方位打压中国,其中提高关税壁垒、封锁核心技术、阻碍关键零部件出口成为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交叉融合创新和集成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5G通信、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正逐渐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和美西方之间在5G、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竞争愈加激烈,一些国家甚至采取制裁、“脱钩断链”“去风险”等极端的手法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中国要在大国竞争过程中获得优势,关键是顺应时代的变化,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以创新为核心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切入点是提升人的科技素养
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发展的三大实体性要素,管理、科技和知识通过对三大实体要素的渗透而发挥作用。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已经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参与到生产力作用中来。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人不仅直接作用于劳动工具,改造劳动对象,而且主动构造和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动科技、管理和知识向生产力其它要素渗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懂现代化企业管理、拥有高科技研发能力、擅于利用新质生产力的高水平人才。当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走上社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传统教育注重大学阶段的知识灌输而忽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和科技迭代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为了应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必须进行创新。首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要把培养自由精神和创新意识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方向。其次,教育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技能、积累经验。
企业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推动力。企业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着先导性作用。企业家是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推动者和开拓者,只有通过企业家把当代科学技术发明应用到经济发展中,才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企业家是管理者,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让企业更具有竞争力。企业家是决策者,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企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都服从于企业家的决策。企业家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企业家是创新精神的传播者,在残酷的商业竞争环境中,把奋斗、创新、服务的理念传播给整个社会,促进了整个社会理念、知识和技术的提升。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突破点是构建新型生产关系
要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塑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相呼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国内生产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两个层面来阐释。
构建和大国竞争关系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国的日渐崛起引起美西方的遏制和打压,产业政策成为大国竞争的一个重要抓手,提高进口关税、扩大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出口管控成为大国竞争的主要手段。为了应对大国竞争,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加紧构建与大国竞争关系相适应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加紧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理解新发展格局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把握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优化发展路径。要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确定我们发展的基本路径。这是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引擎、重大战略,不是临时措施,也不是被动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权宜之计。二是促进国内循环。要畅通国内的生产、分配、需求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循环,打通堵点,清理淤点。这个循环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经济循环,不是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要变成国内循环为主体。三是扩大对外开放。要构建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使之相互促进,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国内循环。以国内循环为主体,不是要减少出口的总量,而是要加大出口,推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构建和“人工智能+”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就是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包括社会治理的内容,也包括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的组织方式。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需要着重构建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相适应的立法、伦理、秩序等各个方面的保障,需要发展和人工智能发展相适应的新产业、新模式,重点是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系。首先,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其次,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统一大市场是我国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统一大市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平台的数字经济亟须统一大市场的支撑。再次,要改革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体制存在诸多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地方,亟须改革和完善。要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促进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立自强。要通过改革新型科技创新体制,完善科技项目管理与成果评价机制、成果应用和转化制度。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与融合,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