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做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形成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成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2024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期间与社区居民交流时,做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重要论断,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民生反映和体现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况,是人民群众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的有机统一。民生为大,以意蕴深长而又简洁明了的话语,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要求,表明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决定资源配置及工作安排轻重缓急的行为法则。“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18;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回应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以民生为大的世界之问;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立党宗旨,党的宗旨和使命及其自觉引领的历史主体特质,回应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能够以民生为大的历史之问;“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2]5—13的历史经验,回应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能做好以民生为大的实践之问。
一、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以民生为大的世界之问
现代化是快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所滋生和孕育的理论范畴。20世纪以来,后发国家习惯于用实现现代化表达对经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渴求。将现代化视为工业化引发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学界共识,隐含西方利用工业化的先发优势制定现代化的评估标准并用其评估现代化实践成效,以引诱后发国家步入西方预设轨道的祸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18,既体现了对“生产力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等现代化共同特征的深刻认识,又体现了对“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高度重视,还体现了中国现代化“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3]484的气度和警觉。西方资本驱动的现代化必然以资本家发财致富为大,结果是形成社会财富增长与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和社会撕裂的反差;中国式现代化既重视资本的积极作用,又竭力防止和避免资本野蛮生长。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决定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以民生为大。
1.民生为大的理论意涵
民生为大是民生重要性和民生事项优先性的大众化表达。在国家生活中,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也取决于执政者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决策。民生为大作为一个实践要求,既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追求,也体现党对建立健全民生改善长效机制的期冀和努力,是对民生改善法则、民生改善机制的理论概括。
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民生改善法则。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建立在拥有并消费一定量的物质产品及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民生产品(服务)是满足人生存和发展诉求的物质载体,是民生投入的结果,也是衡量民生事业发展、政府公共服务的标尺。民生改善指政府通过民生产品(服务)供给,推动民生事业发展,以不断满足民生需求,改善民众生存和发展条件,提高民众的发展水平。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尽力而为”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现有条件下做出最大努力,尽可能地把能做的事情都做好;“量力而行”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切忌脱离实际谋求超越发展阶段和发展能力的事项。作为民生改善法则,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要求政府民生投入形成和支撑有效的民生供给,激发并保障个体发展能力的发挥;做现实条件下尽力可以做到的事情,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民生改善诉求植入国家治理体系,形成民生改善机制。人的发展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民生改善是政府为民众追求人生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搭建平台,以及民众利用良好环境与平台的有机统一。[4]252民生为大,本质是为民造福为大,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现实彰显和具体体现。民生为大,是把民生改善诉求全面植入国家治理体系,以民生需求拉动、民生供给推动民生改善,形成民生供需动态均衡的机理,并细化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各领域、全过程。民生为大,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改进国家治理方式、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过程中,把民生改善诉求全面高质高效植入经济社会发展,激发和释放民生改善的制度、经济、社会、文化动力,借助于经济社会发展惯性推动民生改善;政府民生供给优化,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动,政府和市场双轮驱使人的发展水平提升。
2.社会主义现代化蕴含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
现代化具有显著的制度属性。占领华尔街运动“反对0.1%的人占有社会99.9%的财富”的口号,体现和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背离和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要避免出现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根源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既顺应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国情,又彰显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质。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要求民生为大。人是现代化的实践主体,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个体的现代化和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有机统一,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资本逻辑宰制的现代化,割裂个体和社会整体现代化的联系,造成社会整体现代化对个体现代化的遮蔽,是少数个体人的现代化对绝大多数个体人现代化的遏制,是现代化的成果创造和成果分配的失衡。民生为大,强调以每一个个体发展活力的迸发,汇聚社会发展活力;强调以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形成和巩固个体与社会整体共发展,所有个体共同进步、公平共享现代化成果的格局。“我国十四多亿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1]18。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以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就是要应对这种艰巨性和复杂性。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民生为大。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追求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和静态结果的辩证统一。共同富裕的静态结果有上下限两层含义,下限含义是所有社会成员都拥有一定数量规模和质量的社会财富,生活水平都在取得社会共识的某一水平之上;上限含义是社会最富裕的成员和最不富裕成员之间的富裕程度极差不能超过某一水平。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一是指社会富裕程度下限的绝对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指社会弱势群体富裕程度更快提高,富裕程度极差不断缩小。[5]119—128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既以兜底性民生保障充实共同富裕静态结果,又以差异化的民生供给调控富裕程度极差。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重在以高质量民生供给回应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向往,引导人民群众在追求自我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二、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能以民生为大的历史之问
以民生为大,规避资本对现代化的宰制,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3]47。民生为大,是党的宗旨使命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的现实表达;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淬炼自觉引领的历史主体特质,重在与时俱进、全面落实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不断开创民生改善的新境界,续写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篇章,为世界上既想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和行为示范。
1.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是淬炼历史主体自觉引领性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视“现实的人”为历史主体。个体、群体和人类社会,是“现实的人”的三种存在方式。“现实的人”之间存在差异,历史主体也因此表现出不同的属性,被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历史主体探究和运用历史规律的差异,历史主体有自觉和自为之分。前者主动探究和运用历史规律,后者被动接受历史规律安排。依据历史主体在历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承载的使命,历史主体存在引领和追随之别。前者发起、组织、领导历史活动,后者在前者的影响、示范、带动下参与历史活动。自觉引领型历史主体主动探究和运用历史规律,团结带领历史剧中人创造历史,并将对历史规律不断深化的认识转化为引领历史发展、创造历史辉煌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依据时代主题淬炼历史主体自觉引领性。自觉历史主体对历史规律的探究和运用,体现在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和把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6]3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党积极主动探究历史规律,依据时代主题,在履行历史使命的进程中,淬炼历史主体自觉引领性的历史。回望过去百余年,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淬炼成自觉引领民族解放的历史主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淬炼成自觉引领站稳行远的历史主体,在改革开放中淬炼成自觉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主体,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淬炼成自觉引领、沉着应对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历史主体。
坚持民生为大使中华民族凝聚成走向伟大复兴的自觉历史主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要义;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改变世界现代化的版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严谨的理论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3]13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迟滞和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所不用其极;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做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3]347。中国式现代化以民生为大,凝聚着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坚持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要把激活每一个“现实的人”的发展活力作为引领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中华民族凝聚成具有强大历史创造能力的自觉历史主体。
2.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贯彻落实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
历史主体特质形成于并彰显在历史进程中。勇于并善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形塑自觉引领历史主体特质的成功密码。现代化是由科技进步、工业化发展引发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式现代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使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体现并落实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各领域。
党的自我革命清除贯彻落实民生为大实践要求的主体性障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牢固树立民生为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没有一以贯之地坚持民生为大的思想自觉,就难以不折不扣、始终如一地贯彻落实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党员干部对民生为大的认识不深,坚持民生为大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将民生为大的理念转化落实到具体行动的能力不足,是落实民生为大实践要求的主体性障碍。党的自我革命首先是一场清扫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清算有违宗旨使命要求的思想革命;是党作为自觉引领型历史主体,克服和消除思想制约,不断深化对历史规律认识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党的自我革命清除贯彻落实以民生为大实践要求的思想障碍,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主观条件。
社会革命克服贯彻落实民生为大实践要求的现实性制约。现实的人总是受有形的正式制度规范、无形的非正式制度的约束。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社会革命的本质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制度变革,旨在提高人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制度变革的同时也是一场利益调整,是新的利益格局的形塑。民生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民生改善又总会遭遇旧的制度安排的掣肘和制约。落实和践行以民生为大的实践要求,既需要制度的规范和保障,又需要破除对丧失合理性和有效性的旧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消除不合适时宜的旧制度的制约。无论是新制度的供给,还是旧制度的破除,都需要有推进社会革命的勇气和定力。民生发展释放制度需求,国家治理提供制度供给;民生制度需求和民生制度供给的矛盾运动,贯穿制度创新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过程;调适民生制度需求和民生制度供给,同样需要推进社会革命的勇气和定力。
三、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能实现
以民生为大的实践之问
中国式现代化以世界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新中国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起步的现代化实践,为现代化注入世界先进水平的核心要义。资本宰制的现代化,始终围绕和服务于资本利润最大化,哪些领域、在什么时候、以什么节奏用世界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和参照,都归结于是否有利于资本利润最大化,取决于资本意志。中国共产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立党宗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追求的世界最大政党;由于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的现代化能够全面持续地以世界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和实践参照,中国式现代化也因此能够与时俱进,始终坚持并实现以民生为大。
1.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开创新境界
以世界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实质是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后用几十年时间取得西方国家上百年发展的成就,正得益于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以世界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开放包容,始终以世界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和实践参照,不仅促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模式的转变,也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模式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可谓全面落后。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新中国开启现代化进程的原初动因。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在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是一种单一的全面追赶型现代化实践模式。以世界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既因学习效仿最佳范例而获得效率改进的先机,也因明晰和正视与努力追赶对象之间的差距而激发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科技创新做出的“在一些科技领域,我国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7]24的论述,实际上也是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模式的描述。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准,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一场在跟跑追赶的领域实现差距缩小,在同行保持的领域实现向引领的转变,在领跑引领的领域保持引领地位、扩大领先优势的社会运动;新时代已经实现现代化实践模式从全面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单一型,向追赶、保持、引领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合型转变。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文明是人类追求进步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追求文明进步,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的、共同的向往。西方中心主义贩卖并顽固推行“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在文明的旗帜下制造和上演了大量反文明的人间悲剧和惨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1]568中国式现代化以世界先进水平作为实践指引和实践参照,从不讳言和掩盖自己同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这实际上是用具体行动彰显对文明冲突论的扬弃和超越,把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各国和平共处的理念体现和落实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以世界先进水平作为实践指引,凸显和强化中国式现代化开放包容的特质;汇聚集成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事实,本身就是一种文明新形态。
2.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做到以民生为大
现代化是持续、广泛、深刻、系统的社会变革,能否自始至终在所有领域都以世界先进水平为实践参照和指引,日益成为衡量和检验治国理政效率的依据。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制度执行能力提升,以及二者耦合所形成的国家治理效能持续提高,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的强大反差,为论断“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贡献”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以世界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及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耦合与内嵌,为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民生为大提供坚实的保障。
为贯彻民生为大实践要求奠定物质基础。民生改善,终归建立在坚实的技术支撑、充实的物质基础之上。中国式现代化以世界先进水平为实践指引,我国民生改善所需的物质技术条件,都能以最优的方式得以满足,民生需要都能用完备的民生供给得以回应;中国式现代化做好以民生为大,具有坚实的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在民生改善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国际友人誉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这充分彰显了中国运用世界先进的物质技术条件保障民生的国际影响。无论是5G基站、特高压、高速铁路,还是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国际领先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都使我国民生改善得到世界先进的通信服务、优质的电力供应、便捷的交通出行的支撑。
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贯彻民生为大实践要求奠定最坚实的政治保障。民生改善,终归是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成就,是国家治理的成果。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的诸多领域,快速走过了“从无到有”的阶段,进入“从有到优”的新阶段。新时代以来,我国基本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取得西方发达国家无法企及的反贫困成就,见证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做好民生为大的强大支撑和保障。不断深化和完善民生制度建设,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将人民需要的民生清单转变为人民共享的幸福榜单,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常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完善做好民生为大的政治保障,激发每一个“现实的人”的发展活力,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深刻回应了如何做好民生为大的实践之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杜黎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实践根基研究[J].兰州学刊,2023(11).
[3]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4]杜黎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改善长效机制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5]杜黎明.新时代超越于西方的经济理性研究[J].党政研究,2020(5).
[6]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