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养胃健脾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盐城市中医院就诊的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养胃健脾方,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消化不良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QOLRAD)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自拟养胃健脾方结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用药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养胃健脾方 ; 马来酸曲美布汀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炎症因子 ;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7.0106.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7.034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上腹痛、上腹部饱胀不适、早期饱足感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发现,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胃痉挛、胃黏膜对酸的高敏感性、小肠细菌过度增殖、脑 - 肠轴紊乱、炎症反应亢进等病理改变[1]。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一线治疗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和前列环素类促动力药,如马来酸曲美布汀,可以缓解患者上腹部疼痛与胃排空延迟等症状[2]。但质子泵抑制剂仅作用于胃酸相关症状,前列环素类促动力药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率不高;而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并不理想,复发率高、不良反应多。因此,临床上亟需探索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中医学理论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胃痛”“胃痞”范畴,其发病与饮食失常、情志内伤、肠胃湿热、气机郁滞等多种病因密切相关,病机复杂多样[3];而脾胃是后天之本,其气血运化功能失常则影响整个消化系统。故以健脾养胃为治则,通过祛除病邪、调理脾胃可以从根本上治疗和预防功能性消化不良。自拟养胃健脾方由党参、茯苓、陈皮等组成,旨在补脾养胃、健运脾胃[4]。但目前关于自拟养胃健脾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报道尚不多见。故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拟养胃健脾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盐城市中医院就诊的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3例;年龄19~58岁,平均(41.83±8.3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20~59岁,平均(43.25±8.9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⑴西医符合《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解读:诊断和评估》 [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年)》 [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辨证为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泛吐清水、食少或纳呆、疲乏、手足不温、便溏、舌苔偏厚或厚腻;⑵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⑶治疗前2周未服用过制酸药和促胃动力药物。排除标准:⑴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⑵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⑶对本研究药物曲美布汀、养胃健脾方中任一味药物过敏。本研究经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盐城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713,规格:0.1 g/粒),2粒/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养胃健脾方,药方组成:苍术、法半夏、甘草各6 g,党参、茯苓、炒白术、炒白芍各10 g,陈皮、枳壳各12 g,鸡内金、焦山楂、焦六曲各15 g。湿热证者加炒黄芩10 g,炒山药、炒薏仁各30 g;气滞证者加香附10 g、厚朴12 g、紫苏梗15 g;血瘀证者加丹参、桃仁、赤芍各10 g;食积证者加莱菔子、炒麦芽、炒稻芽各10 g,上述药材水煎服400 mL,1剂/d,早、晚饭后2 h各200 mL。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痊愈:上腹痛、上腹饱胀、食欲不振、嗳气等临床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有效:临床症状显著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效:症状及生活质量无改善或加重[5]。总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⑵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评估患者上腹痛、上腹饱胀、食欲不振、嗳气4个项目,按无、轻、中、重分别评分为0、1、2、3分,总分0~12分,积分越高代表患者症状越严重[7]。⑶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消化不良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QOLRAD)[8]评估患者生活质量。QOLRAD量表包括5个领域共25个条目,分别评估情绪健康、睡眠状况、饮食状况、生活习惯及体力活动5个方面,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差。⑷炎症因子。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另取3 mL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Corporation,型号:XN-1000)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等级资料(临床疗效)以[例(%)]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炎症因子水平)经S-W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及外周血WBC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患者会发生恶心、嗳气、腹部不适等临床症状,马来酸曲美布汀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调节患者胃肠道蠕动,改善患者胃排空功能,但炎症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马来酸曲美布汀对改善患者炎症反应效果不明显,需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中医学认7820993413c5cd1b4e4898bebb4b1e11bc636cc966fb8bd3e09e0d88b8922df6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主要由情志不遂、饮食失常、肠胃湿热、气血瘀阻等致病因素所致。其发病与脾胃气虚、肝郁气滞、中焦湿热等有关[9]。从中医整体观点来看,调理脾胃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键。脾为后天之本,主气血生化,通过健脾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胃为水谷之海,健运胃气可以改善消化功能。自拟养胃健脾方通过补益脾胃的固本培元之品如党参、白术、茯苓等,能够扶正培本、增强正气;通过疏肝解郁的香附、厚朴等,能够舒肝理气;通过苍术、枳壳等燥湿化痰之品,能够化湿祛痰;通过焦山楂、焦六曲等消积导滞之品,能够消除胀满,起到消食作用;通过生姜、半夏等理气化痰之品,能够和胃降逆。诸药合用,从多途径多环节调理脾胃阴阳气血,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这提示自拟养胃健脾方结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后生活质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存在低度慢性炎症状态,这可能是导致胃肠道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IL-6作为重要的促炎因子,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水平往往升高,可能参与胃肠黏膜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胃肠道敏感性;WBC升高反映了机体存在炎症反应,而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可能与胃肠道局部炎症相关;hs-CRP是反映全身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其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升高提示存在慢性低度炎症[11]。自拟养胃健脾方通过调节这些炎症因子,可能发挥了抗炎和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从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从药理学角度分析,自拟养胃健脾方中多味中药具有抗炎作用,例如,党参含有皂苷类成分,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12];白术中的挥发油成分可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13];茯苓多糖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14],这些药物可能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信号通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减少炎症因子释放等多种机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此外,方中的理气药如陈皮、枳实等可改善胃肠动力,减少局部刺激,间接降低炎症反应[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及全血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自拟养胃健脾方结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综上,自拟养胃健脾方结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升治疗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王治铭, 伍丽萍, 孙晓滨, 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2021, 50(6): 161-164.
李稳, 丁媛媛, 刘晨晨, 等.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莫沙比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5-HT NO SP与胃肠激素的作用研究[J]. 河北医学, 2020, 26(5): 740-744.
陈欢, 吕金枝, 王嘉琪, 等.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现状分析[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 19(1): 28-35.
柴俊梅. 健脾养胃方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 23(23): 103-106.
肖英莲, 陈旻湖.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 上海)解读: 诊断和评估[J].中华消化杂志, 2016, 36(4): 236-237.
张声生, 赵鲁卿.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32(6): 2595-2598.
周玉群, 朱静娟. 四磨汤口服液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 2022, 41(8): 4-5.
孙昌仙, 林征, 林琳, 等. 中文烧心版本反流和消化不良生活质量量表的信效度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28): 53-56.
梁兰琪, 黎丽群, 胡鑫, 等. 基于脑肠互动理论探讨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 2024, 19(4): 619-623.
王迪, 曾松林, 蒋士生. 健脾益胃方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J]. 湖南中医杂志, 2021, 37(4): 55-57.
程华尧, 江雪梅, 徐藴杰, 等. 逍遥散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对胃肠激素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1, 32(9): 1380-1385.
蒙洁, 陈冬梅, 刘佳佳, 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党参干预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 27(1): 80-85.
严海冬, 缪文清, 许巧欣, 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白术 - 白芍配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 21(6): 671-677.
陈庆. 茯苓质量控制及药理学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 16(8): 154-157.
许姗姗, 许浚, 张笑敏, 等. 常用中药陈皮、枳实和枳壳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 中草药, 2018, 49(1): 35-44.
作者简介:卞冬雪,硕士研究生,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脾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