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混合痔患者采取自动痔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MMH)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肛管血流动力学、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淮安市淮安医院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MMH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RPH联合MMH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随访观察1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手术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前1 d和术后1个月肛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与术前1 d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肛管最小峰值流速(EDV)和最大峰值流速(PSV)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对混合痔疾病的治疗,采取RPH联合MMH治疗方案,临床治疗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肛管血流动力学。
【关键词】混合痔 ; 自动痔套扎术 ; 外剥内扎术 ; 肛管最小峰值流速 ; 肛管最大峰值流速
【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7.0088.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7.028
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的肛肠疾病,指齿状线上直肠黏膜下的血管性衬垫病理性扩张或增生,内痔、外痔相连形成一整体的隆起性组织,该病与饮食问题、心理压力、不科学生活方式、便秘等因素密切相关,以肛门肿物、异物感及便血为主要表现症状。既往针对混合痔疾病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为外剥内扎术(MMH),该术式以血管增生和静脉曲张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切除痔核能达到治疗目的,对于存在单发或孤立混合痔效果显著,但MMH对肛垫组织和表层黏膜破坏较大,容易出现肛门收缩疼痛、切口水肿等多种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1]。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是在传统的胶圈套扎术基础上改良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其利用负压吸引装置将痔核和痔核上的黏膜组织吸入到套扎枪管中,再采用弹力线结扎基底部,促使痔核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手术操作流程较为简便,且手术产生的损伤小,联合MMH治疗,能同时剥离外痔、结扎内痔,达到治疗目的,利于改善患者预后[2]。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6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RPH联合MMH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淮安市淮安医院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1~53岁,平均(42.13±2.15)岁;病程2~5年,平均(3.25±0.31)年;BMI 18~25 kg/m2,平均(22.35±1.42) kg/m2;内痔分期[3]:Ⅱ期10例、Ⅲ期15例、Ⅳ期5例;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或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有3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8~55岁,平均(42.1le7mQKBbNCULsE/WNZ6npg==8±2.19)岁;病程1~6年,平均(3.28±0.34)年;BMI 18~25 kg/m2,平均(22.39±1.45) kg/m2;内痔分期:Ⅱ期9例,Ⅲ期有14例,Ⅳ期有7例;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或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有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 [4]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⑵经常规体格检查、肛肠指检等检查确诊;⑶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排除标准:⑴合并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⑵合并肛门或直肠其他病变;⑶合并认知或精神障碍;⑷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本研究经淮安市淮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MMH治疗:术前需完善系统性检查,并做好术前禁食、禁饮等肠道准备工作,准备好手术器械开展手术治疗,患者选取膀胱截石手术体位,实施腰 - 硬联合麻醉处理,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铺巾后进行扩肛处理,待扩肛暴露痔核后,置入电子肛门镜(江苏立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型号:BX-2100B)进行观察,用组织钳钳夹外痔组织向肛门外牵拉,暴露痔核,明确具体痔核数量,确定切除范围;从外痔外缘向肛管内作“V”型切口,锐性分离痔核组织至齿线上方0.5 cm,将已游离的外痔提起,并用血管钳钳夹对应内痔基底部,让其保持平整并呈放射状,在血管钳帮助下作“8”字缝合,双重结扎,对搏动性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肛门内塞入凡士林纱条,塔形纱布压迫固定。
研究组患者接受RPH联合MMH治疗:术前处理方法同对照组一致,扩肛处理完毕后,置入电子肛门镜观察齿状线及内痔痔块分布,对肛管、直肠下段进行清洁消毒,先进行RPH治疗,利用一次性弹力线肛肠套扎吻合器(常州安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AKYGA-32),使用套扎枪对痔核进行吸收并吸入套扎管内,控制压力在-0.08~0.10 mPa,扳动板轮释放套圈,并于痔核根部利用弹力线进行固定后对内痔结扎处理,较大内痔的套扎部位选择在痔核脱出或出血明显的痔上黏膜处,较小内痔可直接行痔块基底部套扎;处理对应位置外痔部分,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进行抗感染、中药熏蒸、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等综合干预,并随访观察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治疗总有效率:术后随访1个月,根据痔核萎缩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痔核完全萎缩,且患者肛门肿物、异物感及便血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评价为治疗显效;痔核有部分萎缩情况且临床症状有得到改善评价为有效;痔核未能消失,且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缓解或有加重情况视为无效[4]。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⑵围术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观察术后24 h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5]评价患者疼痛变化,0~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重]。⑶肛管血流动力学:观察对比两组术前1 d、术后
1个月肛管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采用内镜用超声探头(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型号:MAJ-1720)进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观察肛管最小峰值流速(EDV)、最大峰值流速(PSV)。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等级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W法检验证实均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肛管血流动力学比较 与术前1 d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EDV和PSV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痔疮疾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以静脉曲张学说及Thomson肛垫下移学说较为常见,以齿状线为分界,临床将痔疮疾病分为内痔、外痔与混合痔三种类型,其中混合痔兼有内、外痔症状与体征,疾病治疗难度较大[6]。传统MMH手术方案是治疗混合痔的常用方式,其以静脉曲张学说为基础,通过外剥皮下曲张静脉丛,内结扎痔核,使局部血供阻断,促使痔核缺血、坏死,从解剖学上将痔切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该手术操作复杂,手术时间较长,且肛周组织具有丰富的局部神经末梢,痛觉十分敏感,MMH术中会对部分齿状线、肛垫结构造成破坏,术中创面大,出血多,导致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创面愈合缓慢,肛缘水肿明显,还易造成后期肛门狭窄、排便困难等情况,影响患者术后肛肠功能恢复,因此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十分必要[7]。
RPH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案,利用负压吸引装置将痔核和痔核上的黏膜组织吸入到套扎枪管中,然后使用弹力线对基底部进行结扎,通过阻断痔核血供并上提肛垫达到治疗目的,但此术式只能对内痔部分进行治疗,对于一些痔核较大的脱出症状治疗效果有限[8]。而MMH手术方案能对外痔进行科学处理,通过对外痔部分剥离剔除并最终靠创面生长而达到瘢痕愈合的治疗效果,而对于内痔处理则需要依靠线圈的结扎来阻断痔核血供,并促使其脱落形成一个创面,而后让瘢痕纤维组织覆盖达到治疗效果[9]。RPH能够避开肛周、肛管区域,形成的创面小、出血少,故而患者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时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RPH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通过套扎器将痔疮基底部套扎起来,使痔疮缺血坏死,行MMH手术时只需要针对较大痔核进行手术处理,进一步增强手术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0]。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这提示采取RPH联合MMH治疗方案,有助于提升混合痔的临床疗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EDV、PSV能够直接反映患者肛门直肠功能,混合痔患者因存在肛垫病理性肥大、下移等表现症状,痔体肿胀,肛垫动静脉吻合的血流量骤增,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会发现EDV、PSV水平有升高现象;且手术治疗期间会损伤患者的肛门功能,导致EDV、PSV升高,其水平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严重[11]。本研究中,与术前1 d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EDV和PSV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RPH联合MMH治疗方案能改善患者肛管血流动力学,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分析其原因为,RPH治疗方案依据负压原理对痔区黏膜进行套扎,利用勒割作用使痔组织缺血坏死,改变痔区动静脉吻合的走行,使血流重新疏布,减少肛垫血流淤积,促进血液回流,进而缩小肛垫体积,改善血流情况;同时RPH还可避免破坏肛管的解剖结构,有效避免对肛垫组织和表皮黏膜的破坏及对齿线的损伤,较好地保护肛管的各种功能[12-13]。
综上,针对混合痔疾病的临床治疗,采取RPH联合MMH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肛管血流动力学,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高红梅, 何燕平.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分析[J]. 贵州医药, 2023, 47(7): 1093-1094.
钟志强, 曾繁增, 朱蔷. RPH联合外剥内扎术与PPH治疗对重度混合痔患者应激指标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 2020, 49(5): 106-107.
王琪, 经芳艳, 邓永键. 内痔粘膜及血管上皮细胞VEGF/FGF2的表达与内痔分期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 37(4): 409-41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 26(5): 519-533.
詹宜, 王炜.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闭合性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的改善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 2021, 45(6): 938-939.
马勇, 杨建栋, 高建军. 痔的现代外科治疗进展[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9, 40(4): 251-255.
马勇, 吴伟强, 杨建栋, 等. 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临床分析[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9, 40(1): 29-34.
王环,陈战斌,李海玲.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新疆医学, 2022, 52(1): 43-45.
刘高朋. 自动痔疮套扎术结合外剥内扎术对重度混合痔患者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3, 43(3): 550-555.
崔洁琼, 任鑫虎.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疼痛及预后的影响[J].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3, 31(3): 29-31.
佟瑶, 沈艺, 刘磊, 等. 内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对Ⅱ - Ⅳ期混合痔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症状及肛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 20(23): 4522-4525.
宋俊. RPH联合外剥内扎术对混合痔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 22(17): 62-64, 75.
江军建, 甘松海. RPH联合外剥内扎术对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研究[J]. 浙江创伤外科, 2020, 25(1): 101-102.
作者简介:赵杭勇,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普外科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