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褪黑素(MT)预处理应用于挤压综合征(CS)大鼠对其海马体中一氧化氮(NO)合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Sprague Dawley(SD)雄性大鼠30只,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0只)、对照组(10只)、褪黑素组(10只)。褪黑素组大鼠尾静脉推注10 mL/kg体质量褪黑素溶液,空白组和对照组大鼠均无处理。给药30 min后建立CS大鼠模型。3组大鼠均进行麻醉处理,将对照组和褪黑素组大鼠双侧后肢根部用卡式止血带压迫4 h后恢复血流灌注,其中空白组大鼠麻醉后不进行任何处理。
3组大鼠均饲养至再灌注4 h。比较3组大鼠再灌注4 h后海马体中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NO含量、iNOS含量、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再灌注4 h后,对照组和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中的iNOS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中的iNOS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与空白组比,再灌注4 h后,对照组和褪黑素组大鼠的海马体中NO与iNOS含量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中NO与iNOS含量均降低;与空白组比,再灌注4 h后,对照组和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中丙二醛(MDA)含量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中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均P<0.05)。结论 CS大鼠应用MT预处理能够抑制其海马体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并调节iNOS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iNOS的含量,抑制NO合成,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关键词】挤压综合征 ; 缺血再灌注损伤 ; 褪黑素 ; 海马体 ; 一氧化氮 ; 氧化应激
【中图分类号】R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7.0024.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7.008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 CS)主要是由富含肌肉的四肢或躯干受到外界持续挤压而引起,以酸中毒、高钾血症、急性肾损伤等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受挤压肢体突然解除压迫后能够重新获得血液灌注,再灌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等,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IRI)。CS对原位器官与远隔器官都会造成损伤,若治疗不及时,会引起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和多器官衰竭等,最终导致患者死亡[1]。目前,关于CS对远隔器官造成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肾脏和心脏,而其他部位较少[2]。海马体是大脑的重要结构,主要与学习、记忆、认知功能等相关,其损伤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这可能是CS引起脑组织损伤,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研究表明,当肌肉组织受到长期挤压后,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水平上升,会催化一氧化氮(NO)大量合成,导致NO含量增加,从而加重IRI [3]。褪黑素(MT)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调节激素,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调节昼夜节律等作用。研究表明,MT能够抑制iNOS表达,降低NO的含量,有效减轻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线粒体凋亡,进而减轻IRI[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MT预处理应用于CS大鼠,对其海马体中NO合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prague Dawley(SD)雄性大鼠[湖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鄂)2020-0018],大鼠6~8周龄,平均(7.1±0.6)周;体质量220~250 g,平均(228.90±8.46) g。饲养于牡丹江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在恒温(22~26 ℃)且湿度适宜(40%~47%)的受控环境中,确保无噪音和光线干扰,同时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以满足其生理需求。大鼠均按清洁级标准饲养,适应性饲养1周。本研究经牡丹江医学院动物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褪黑素(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规格:1 g/瓶);10%水合氯醛溶液(上海原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格:100 mL/瓶);二喹啉甲酸(BCA)试剂盒(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NO测定(硝酸还原酶法)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科技研究所);丙二醛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迷你双垂直电泳仪(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YCZ-24DN);多功能凝胶图像分析系统(上海天能生命科学有限公司,型号:2500R GIS);全自动酶标仪(美国伯腾仪器有限公司,型号:Cytation5);高速冷冻离心机(力康生物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型号:Neofuge 15R);低温保存箱(三洋贸易株式会社,型号:MDF-436)。
1.3 研究方法
1.3.1 动物分组和干预 取健康SD雄性大鼠30只,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10只)、对照组(10只)、褪黑素组(10只)。取100 mg褪黑素粉末溶于4 mL无水乙醇中,利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持续电磁力搅拌至粉末完全溶解,配制成褪黑素溶液。褪黑素组大鼠于5 min内尾静脉推注10 mL/kg体质量褪黑素溶液,空白组和对照组大鼠均无处理。给药后30 min造模。
1.3.2 CS大鼠模型构建 空白组大鼠只进行麻醉处理,对照组和褪黑素组大鼠均进行造模处理。采用10%水合氯醛溶液以3 mL/kg体质量对每组大鼠行腹腔注射麻醉后,对照组和褪黑素组大鼠参考Murata[5]的造模方法加以改进,使用卡式止血带对大鼠的双后肢根部进行挤压,压力相当于3 kg重物,当观察到大鼠的足趾由红润变为苍白呈缺血状,表示造模成功。对大鼠双侧后肢压迫4 h后,松开止血带,恢复血流灌注。再灌注4 h后,快速对3组大鼠进行断头取材。
1.3.3 大鼠海马体中iNOS蛋白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测定 取大鼠海马体于-80 ℃冰箱中备用,使用低温超声裂解,离心(4 ℃,12 000 r/min,20 min)获取蛋白上清液。利用BCA法测定iNOS、NF-κB蛋白浓度。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NOS、NF-κB蛋白表达水平,蛋白样品经加热变性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并转移至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上;加入一抗iNOS、NF-κB(1∶500)和β-肌动蛋白(β-actin),以及标记有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二抗,通过化学发光法显色,利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记录图像。通过分析图像中蛋白条带的灰度值,以目的蛋白/β-actin蛋白的强度比值表示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
1.3.4 大鼠海马体中NO含量的测定 将大鼠海马体组织与生理盐水按1 g∶9 mL的比例混合,并通过机械搅拌制成10%组织匀浆液,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匀浆液中NO的含量。取适量10 %组织匀浆液,以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300 μL上清液。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制备反应混合液,静置10 min,以3 500~4 000 r/min离心15 min,取适量上清液,向其中加入显色剂混匀,室温静置15 min后,在550 nm波长下使用酶标仪测定各孔的光密度(OD)值,测定NO的浓度。
1.3.5 大鼠海马体中iNOS含量的测定 10%组织匀浆液制备方法同上文1.3.4。取0.5 mL 10%组织匀浆液于离心管,将离心管置于液氮中10 min,室温放置,反复冻融3次。在冰浴条件下,超声3 s,间歇4 s,共4次。离心(12 000 r/min,4 ℃,30 min)后取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海马体组织中iNOS的含量。
1.3.6 大鼠海马体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10%组织匀浆液制备方法同上文1.3.4。取适量匀浆后分别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测定MDA含量、SOD活性。MDA含量=[(样品管OD值-对照管OD值)/标准管OD值]×标准品浓度/匀浆液中蛋白浓度;SOD活性=[(对照管OD值-样品管OD值)/对照管OD值]/50%×(反应液总体积/匀浆液取样量)/匀浆液中蛋白浓度。
1.4 观察指标 ⑴大鼠海马体组织中iNOS蛋白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组大鼠再灌注4 h后海马体组织中iNOS蛋白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⑵大鼠海马体中NO与iNOS含量。再灌注4 h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鼠海马体中NO含量;利用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体组织中的iNOS含量。⑶大鼠海马体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分别测定3组大鼠再灌注4 h后海马体组织中MDA含量与SOD活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大鼠海马体组织中iNOS蛋白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与空白组比,再灌注4 h后,对照组和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组织中的iNOS蛋白、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组织中的iNOS蛋白、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图1、表1。
2.2 3组大鼠海马体组织中NO与iNOS含量比较
与空白组比,再灌注4 h后,对照组和褪黑素组大鼠的海马体中NO与iNOS含量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中NO与iNOS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3组大鼠海马体组织MDA含量与SOD活性比较
与空白组比,再灌注4 h后,对照组和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内MDA含量均增加,SOD活性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中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CS又称为横纹肌溶解症,通常发生在地震、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和战争、踩踏等人为灾害中,死亡率较高,是仅次于直接灾害的第二大死亡原因[6]。CS治疗以补液为主要措施,早期输液可以治疗高钾血症,预防患者休克和急性肾衰竭,但很难对IRI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等起作用。在血液再灌注过程中,氧自由基水平升高,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因子的参与,以及NO大量合成等均会加重缺血组织损伤,甚至导致器官衰竭。
MT是一种激素和自由基清除剂,主要在松果体中合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等。研究表明,MT可以减轻CS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并提高大鼠的存活率[7]。MT作为活性氧清除剂,可以保护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抑制炎症反应,有助于减轻血液再灌注导致的组织损伤,增加机体MT含量可能成为改善IRI的有效方法[8]。
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传递分子,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反应。在病理状态下,iNOS被激活,能够催化NO大量合成,诱导氧化应激反应,造成脑组织损伤。NF-κB是一种核转录因子,被激活后可调节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加重缺血组织的损伤,还可促进氧自由基的释放,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9]。NF-κB是NO合成过程中的转录调节因子,在NO的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激活后的NF-κB会上调iNOS的表达,并诱导机体合成大量NO,可能加速神经元的损伤或死亡[10]。在本研究中,与空白组比,再灌注4 h后,对照组和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组织中的iNOS蛋白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组织中的iNOS蛋白与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这提示MT预处理能有效抑制大鼠海马体中iNOS蛋白与NF-κB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原因可能为,CS大鼠双侧肢体解除压迫后,血流再灌注导致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大量产生,通过血液循环诱导大鼠海马体中的NF-κB的蛋白表达,上调iNOS蛋白表达。MT可以阻断NF-κB的转录过程,进而抑制其蛋白表达,并降低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再灌注4 h后,对照组和褪黑素组大鼠的海马体中NO与iNOS含量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中NO与iNOS含量均降低。这提示MT预处理可以降低大鼠海马体中iNOS的含量。分析其原因为,iNOS是NO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在催化NO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而MT预处理降低大鼠海马体中iNOS含量,影响NO合成过程,进而导致NO含量降低。
SOD是一种关键的抗氧化酶,能够通过歧化反应清除细胞内的超氧自由基,其活性升高能有效减轻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MDA是自由基与脂质发生氧化反应的终产物,其含量升高反映了氧化应激损伤加重。在本实验中,与空白组比,再灌注4 h后,对照组和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内MDA含量均增加,SOD活性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褪黑素组大鼠海马体中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这提示MT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海马体中的氧化应激反应程度。
综上,MT预处理可以抑制CS大鼠海马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并通过下调iNOS蛋白与NF-κB蛋白表达,降低iNOS的含量来影响NO的合成,降低NO含量以减轻IRI,发挥保护海马体组织的作用。但本研究仍存在考察指标较少、褪黑素最佳给药剂量不明确的局限,后续应针对给药剂量开展深入研究,并增加相应的考察指标。
参考文献
LI N, WANG X, WANG P, et al. Emerging medical therapies in crush syndrome-progress report from basic sciences and potential future avenues[J]. Ren Fail, 2020, 42(1): 656-666.
王晋祥, 董宇新, 赵一博, 等. 挤压综合征相关急性肾损伤的诊疗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15): 1914.
邢兆国, 王彦志, 贾东昭, 等. 黄芩苷对挤压综合征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 31(9): 1204-1211, 1217.
ABOLHASANPOUR N, ALIHOSSEINI S, GOLIPOURKHALILI S, et al. Effect of melatonin on endoplasmic reticulum-mitochondrial crosstalk in stroke[J]. Arch Med Res, 2021, 52(7): 673-682.
MURATA I, OOI K, SASAKI 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systemic and histologic injury after crush syndrome and intervals of reperfusion in a small animal model[J]. J Trauma, 2011, 70(6): 1453-1463.
LV 6kHzNDwgHv+3rvGAJ9zhjA==Q, LONG M, WANG X, et al. The role of alpha-1-acid glycoprotein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rush syndrome-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J]. Shock, 2021, 56(6): 1028-1039.
胡敏, 於四军. 褪黑素对大鼠挤压综合征模型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临床研究, 2021, 29(2): 1-4.
金学磊, 录亚鹏, 邸雪睿, 等. 褪黑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3, 28(12): 1409-1414.
GAO Y, LI Z T, JIN L, et al. Melatonin attenuates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 by inhibiting NF-κB signaling pathway[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 2021, 20(6): 551-560.
李艳, 侯梓杰, 阮中繁. 基于NF-κB-iNOS-COX-2信号通路探究瑞芬太尼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 43(13): 3232-3235.
高摇, 林杰, 范振磊, 等. 基于NF-κB信号途径的褪黑素对SD大鼠肾脏热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J]. 重庆医学, 2020, 49(11): 1726-1732.
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编号:2021-KYYWF-0511)
作者简介:王兆宇,2021级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临床麻醉。
通信作者:张月顺,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E-mail:zhangyueshun1968@163.com